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磁共振
  • 3篇动脉
  • 3篇心脏
  • 3篇起始部
  • 3篇椎动脉
  • 3篇椎动脉起始部
  • 3篇成像
  • 2篇心肌
  • 2篇体外循环
  • 2篇外循环
  • 2篇线圈
  • 1篇对线粒体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转流
  • 1篇心室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磁共振
  • 1篇心脏手术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0篇胡平
  • 4篇廖伟华
  • 4篇周高峰
  • 2篇何争鸣
  • 2篇许蓼梅
  • 2篇周晖
  • 2篇孙兰英
  • 2篇王小宜
  • 2篇周漠玲
  • 1篇聂吉林
  • 1篇彭娴婧
  • 1篇韩再德
  • 1篇雷凯波
  • 1篇陈荣
  • 1篇周志凌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03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桥本脑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病理机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桥本脑病(HE)的常规及功能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并基于功能MRI表现初步探讨其病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30例HE患者的临床资料、磁共振常规及功能影像,其中15例患者行增强MRI,16例行弥散加权成像(DWI),8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2例行氢质子波谱成像,1例同时行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7例有临床和MRI随访资料。观察病变的分布、信号及功能影像特点。结果颅脑MRI检查正常者8例(8/30),异常者22例(22/30);异常病例中,脑小血管病样改变9例(9/22),非特异性改变13例(13/22),非特异性改变以大脑半球白质区(12/13)、多发(11/13)病灶为主,少数病例合并小脑萎缩(2/13);病变为局灶性或融合性的斑点状或小片状长或等T1长T2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高信号,增强后大多数不强化(12/15)。7例患者(7/16)出现DWI异常,其中3例急性发病者DWI呈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值减低,4例亚急性或慢性发病者DWI呈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值升高。3例颅内动脉局限性狭窄(3/8)。2例氢质子波谱成像中,病变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峰明显降低,胆碱峰升高,出现乳酸峰或脂质峰。7例随访资料的患者中,3例前后无变化,4例出现变化,其中2例病灶软化(2/4),1例出现复发缓解表现(1/4),1例首次MRI阴性表现、随后出现快速进展的脑萎缩(1/4)。结论常规MRI结合功能成像能从多角度反应HE的影像特点,HE常规MRI主要特点为累及白质为主的多灶融合性病变,多无强化,功能成像则提示HE急慢性期缺血及脱髓鞘改变的病理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可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杨帅王小宜廖伟华肖海清周高峰胡平彭娴婧
关键词:桥本脑病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功能成像
头颈动脉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在隐匿性卒中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头颈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对隐匿性卒中病因精准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过临床评估及血管腔评估不能确定病因或不能确定治疗方案,而行HR-VWI的卒中患者共21例进行分析,观察HR-VWI对血管壁病变的诊断能力。结果HR-VWI发现颈动脉蹼2例,在行HR-VWI之前怀疑心源性卒中的头颈动脉夹层4例,成人型烟雾病(MMD)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烟雾综合征(AS-MMS)4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7例(其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3例,巨细胞动脉炎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桥本脑病1例),均行HR-VWI后明确病因并确定治疗方案。其中,对比MMD,AS-MMS在HR-VWI中出现偏心性斑块更多、强化更明显,狭窄处外壁面积更大[(0.0925±0.0220)cm2 vs(0.0461±0.0291)cm2],重构指数更高(0.51±0.10 vs 0.36±0.15)。结论HR-VWI在隐匿性卒中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鉴别价值,能表现各类血管壁病变的典型特征,可在血管标准评估及高级评估之后尽早执行。
杨帅王小宜胡平欧洁琳韩再德廖伟华
关键词:高分辨率缺血性卒中病因诊断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壁成像的磁共振扫描方案探讨
聂吉林廖伟华周高峰杨帅胡平石巍
磁共振T1、T2 mapping技术定量评价左心室不同区域心肌初始T1、T2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检验磁共振T1、T2 mapping技术扫描获得的左心室短轴心肌不同区域和短轴全部心肌的初始T1值、T2值的差异,比较短轴层面测量间隔壁和全部心肌两种方法的差异。方法对26例健康者进行3.0 T心脏磁共振T1 mapping和T2 mapping扫描。分别测量间隔壁、前壁、侧壁、下壁和包括短轴层面整体心肌的初始T1值、T2值,比较不同区域和短轴全部心肌的初始T1值、T2值的差异。结果基底层、中间层不同区域心肌初始T1值不全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84、2.641,P=0.001、0.037),间隔壁心肌T1值高于前壁和侧壁(P=0.005、0.023)。基底层、中间层和心尖层不同区域心肌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层、中间层、心尖层短轴全部心肌初始T1值和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壁与短轴全部心肌的初始T1值、T2值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者左心室心肌初始T1值存在区域差异,心肌T2值无明显区域差异,测量心肌T1值、T2值时应考虑到区域性差异的影响并规范测量方法。
吴仪周晖唐海雄李文韬胡平周漠玲周高峰雷凯波
关键词:心肌
ConSept法和SAX法测量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肌初始T_(1)值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_(1) mapping)可以无创性定量心肌初始纵向弛豫时间(T_(1)值),在钆延时强化灶(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心肌纤维化信息。但传统的测量T_(1)值的方法由于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需包括短轴全部心肌(the whole short axis,SAX),操作复杂且耗时,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研究拟对比中间层间隔壁(conservatively within the midventricular septum,ConSept)法和SAX法获得的初始T_(1)值诊断心肌弥漫性病变的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采用3.0T心脏磁共振扫描的38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NIDCM)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者。根据NIDCM患者是否存在LGE分为LGE阳性组和LGE阴性组。将ROI分别放置在ConSept或SAX进行初始T_(1)值测量,比较两种方法区分病变心肌和健康心肌的能力以及两种方法测得的心肌初始T_(1)值的差别。结果:NIDCM组采用ConSept或SAX法测得的初始T_(1)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LGE阳性组的初始T_(1)值均大于LGE阴性组(均P<0.05)。ConSept法和SAX法测得的中间层T_(1)值与基底层、心尖层T_(1)值无明显差别(均P>0.05),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concordanc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C)=0.954]。结论:与SAX法相比,ConSept法是一种等效且更简便的测量心肌初始T_(1)值的方法,适合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胡平周晖唐海雄李文韬周漠玲陈荣周高峰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
脑脊液~1H-MRS对线粒体脑病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1H-MRS对线粒体脑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材料与方法选取经线粒体脑肌病标准评分系统确诊的13例线粒体脑病(mitochondrial disorders,ME)患者及17例临床上疑似线粒体脑病但最终确诊非线粒体病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常规MRI和~1H-MRS检查,选取MRI异常信号区(脑内无明显病变者,选取左侧基底节区为感兴趣区)、正常脑组织区及脑脊液区为感兴趣区,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相应区域乳酸(Lac)峰的差异。结果脑脊液区~1H-MRS显示,10例(10/13)ME脑脊液区可见Lac峰;3例(3/17)对照组脑脊液区见Lac峰。脑内病变区~1H-MRS显示,5例(5/12)线粒体脑病患者病变区可见Lac峰,7例(7/12)病变区未见Lac峰,无病变者左侧基底节区未见Lac峰;6例(6/16)对照组病变区可见异常升高的Lac峰。脑脊液区~1H-MRS出现Lac峰诊断线粒体脑病的灵敏度、正确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符合率均优于病灶区。联合脑脊液区与病灶区~1H-MRS诊断线粒体脑病分析,相比于单独脑脊液区~1H-MRS结果,串联试验的灵敏度降低,特异度升高;并联试验灵敏度不变,特异度降低。串联、并联试验的正确指数及符合率均低于脑脊液区。结论线粒体脑病NAA峰降低、Cho峰升高无特异性,与其它非线粒体脑病难以鉴别;脑脊液区~1H-MRS出现Lac峰对线粒体脑病的诊断价值优于脑内病变区,有助于对脑脊液乳酸水平的检测。
周志凌陆洁艳郉妩胡平廖伟华
关键词:线粒体疾病脑疾病磁共振波谱学
4通道特殊用途线圈椎动脉起始部高分辨黑血成像
胡平
再次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2002年
目的 :总结 2 2例再次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bypss,CPB)管理休会。方法 :正中切口经升主动脉插管和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CPB18例 ,右前外侧切口经股或髂动、静脉插管建立CPB 4例 ,6例室颤下手术 ,1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 ,其余病例均采用中度低温下手术。心肌保护采用 4∶1含血冷停跳液。结果 :本组CPB时间 >12 0min 6例 ,心脏自动复跳 13例 ,采用心内外联合除颤 3例。其中 3例试停机后 ,心脏胀满 ,血压下降 ,左房压高 ,立即行左心转流 10~ 2 0min ,再缓慢停机。术后 1例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再次心脏手术患者均具有病程长 ,心功能明显受损、CPB时间长等特点。因此 ,加强CPB管理以提高手术效果显得至关重要。
何争鸣许蓼梅孙兰英胡平
关键词:再次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心肺转流
4通道特殊用途线圈椎动脉起始部高分辨黑血成像
胡平
连续19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无早期死亡的体外循环经验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总结连续 19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无早期死亡的体外循环经验。方法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6月 ,连续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198例 ,术中体外循环采用中度低温、中度稀释 ,灌注流量 6 0~ 80ml/kg·min ,维持灌注压 6 0~ 90mmHg ,心肌保护采用 4∶1含氧晶血灌注 ,以低压顺灌为主 ,主动脉瓣置换和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置换采用冠状动脉持续灌注 ,部分采用温一冷一温灌注和逆灌。鼻咽温复至 37℃ ,生命体征平稳停机。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 4 2~ 16 7min ,平均 93min ,辅助 /阻主时间比平均为 0 .3,开放升主动脉自动复跳率90 % ,无 1例早期死亡 ,均顺利出院。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死亡率降低与体外循环管理密不可分 ,术中体外循环应注意转流平稳 ,组织灌注良好 ,尽量缩短转流时间 ,并严密监测电解质 ,由其是对心肌的认识和保护与处理要有正确、科学的观念。
孙兰英许蓼梅何争鸣胡平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