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道源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上饶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活结缝线结扎法在眼外伤手术中应用
- 2013年
- 眼外伤创伤的缝合方法和技术对治疗效果及后遗症密切相关。为使眼外伤创口缝合尽可能合适,我们对有的伤口施行活结缝合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眼科住院的机械性眼外伤86例(88眼)。男52例(54眼),女34例(34眼)。年龄5~64岁,平均(34.6±5.65)岁。致伤原因:爆炸伤17眼,异物溅伤10眼,锐器伤38眼,挫伤23眼,其中角膜全层裂伤55眼,巩膜全层裂伤33眼。
- 蒋道源万春泓
- 关键词:活结眼外伤手术
- 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方案优化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优化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案,以减少抗菌药物用量并观察用药效果。方法分别抽取本院2007、2012年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058、1857例,对比抗菌药物的给药方式、平均用药时间、用药总费用及术后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 2012年眼科疾病的全身抗生素使用率、用药总费用均低于20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仅2007年有1例发生术后感染。结论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应全身应用,应局部应用,其安全有效,且用药总费用低。
- 蒋道源孙涛万春泓
- 关键词:围术期抗菌药物
-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眼表面损伤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并评价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各种眼表面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眼表损伤患者167例,随机分成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组45例,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组55例,联合应用组67例。分别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白天每2h1次(6次/d),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组白天每2h1次(6次/d),晚上睡前滴眼1次,联合应用组同时按上述方法两药间隔5min点眼治疗。结果: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4%和83.6%,玻璃酸钠滴眼液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88.9%,联合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6%和97.0%。单独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在各种眼表面损伤的有效率优于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而联合应用组治疗各种眼表面损伤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组(P<0.05)。观察过程中未见局部刺激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较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各种眼表损伤更有效,但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各种眼表面损伤疗效更确切,应用安全。
- 蒋道源万春泓
- 关键词:玻璃酸钠
- 超高度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厚度与视觉诱发电位测定分析
- 2012年
- 目的检测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并与正常人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选择残疾鉴定工作中超高度近视患者20例(40眼)和正常对照组20例(40眼),用综合验光法验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测量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分析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中心凹部神经上皮层厚度及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关系。结果超高度近视眼平均眼屈光度数为(18.30±4.6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中心凹平均神经上皮层厚度为(158.54±6.82)μ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EP各波的反应潜伏期N75波为(85.26±2.95)ms,P100波为(120.97±10.58)ms,N145波为(153.66±9.03)ms,P100波振幅(5.12±2.03)uv,同对照组相比,各波反应潜伏期明显延迟,振幅低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眼相比,眼屈光度数越大,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变薄,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明显较正常眼差,提示视网膜神经上皮通路功能明显受损。
- 蒋道源
- 关键词:超高度近视眼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视觉诱发电位
- 激光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及施图伦滴眼液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黄斑病变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比较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内服、施图伦滴眼液外用点眼与单纯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寻找简便有效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方法,弥补单纯激光治疗的不足。方法:对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或眼底彩照检查确定为糖网病黄斑病变的患者104例(156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80眼),行全视网膜光凝同时加服复方血栓通胶囊外滴施图伦滴眼液。对照组52例(78眼),单纯行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组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行全视网膜光凝术,观察治疗后1、3、6个月、半年以上的情况。冶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视力、视觉电生理、视野视敏度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检查。结果:治疗后1个月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25%,对照组为69.23%,两组均有较好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7.9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25%,对照组为53.85%;治疗后半年以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25%,对照组为41.02%。3个月后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加复方血栓通胶囊内服联合施图伦滴眼液外用,在改善黄斑病变,提高视觉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 何丽琴毛羽佳蒋道源王雪林
- 关键词:激光中成药黄斑病变
-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100例住院患者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眼发生浅前房27眼,发生率为24.5%,浅前房发生时间在术后1到6d,其中房水滤过过强19眼,结膜瓣渗漏4眼,脉络膜脱离3眼,恶性青光眼1眼;手术治疗3眼,其余24眼保守治疗。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为房水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脉络膜脱离,大多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 常嘉泰万春泓曹凤霞蒋道源
-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