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龙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血管瘤18例诊断及外科治疗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脾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18例脾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仅3例有临床症状,其余均为体检发现。术前7例行B超检查,13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提示脾血管瘤分别为1例、4例、2例。15例患者行开放脾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术后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脾血管瘤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发现脾血管瘤主要依赖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脾血管瘤有赖于病理检查,直径大于3 cm的脾血管瘤主张行脾切术治疗。
- 林斐颛屠金夫杨继安王明蔡龙蒋飞照
- 关键词:脾血管瘤脾切除术
- 肠系膜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35岁.因"体检发现右中腹腔肿块1周",于2011年12月29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腹平软,右中腹可触及一大小约12 cm×8 cm肿块,质偏硬,境界清,活动可,无压痛.腹部B超:右中腹腔低回声团块;腹部CT示:右中腹软组织占位,盆腔少量积液,首先考虑恶性间质瘤.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2.7μg/L,癌胚抗原(CEA) 1.8 μg/L,糖链抗原19-9(CA19-9) <2.0 U/ml.初步诊断:腹腔巨大肿块,考虑恶性肿瘤.于连硬+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无明显腹水,肿块位于右中腹,为大网膜所包裹,肿块来源于肠系膜根部,滋养血管曲张增粗,与肝胆、肠管、胃等周围脏器无粘连,无明显转移结节,沿肿块包膜离断网膜及周围滋养血管,完整切除肿块,出血约500 ml.患者术后7d拆线出院.病理检查:肉眼观:肿块大小约15 cm×12 cm ×11 cm,类圆形,系有包膜的分叶状软组织肿瘤,有大量曲张血管滋养肿块,肿块实性,质地偏硬,切面呈灰白、黄白色相间.
- 王明阮小蛟陈祥建暨玲蔡龙郑晓风
- 关键词:肠系膜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腹腔肿块血管曲张滋养血管周围脏器
- 腹腔镜脾切除术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由我院同一治疗小组在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完成的39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种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1例,脾血管瘤5例,脾囊肿4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酒精性肝硬化脾亢、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淋巴瘤各1例。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中转手助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脾长径(14.2土5.0)cm,手术时间(i00.3士50.3)min,术中出血量5~i500mL(平均118.8mL)。均留置脾窝引流管,术后24h引流量10~1000mL(平均164.7mL),拔管时间(3.64±2.12)d,术后住院时间(6.26±2.i7)d。l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止血,术后康复。无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膈下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多种需行脾脏切除的疾病,而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一次手术行多部位病变切除而不需增加手术切口长度的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 王明蔡龙郑晓风蒋飞照屠金夫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脾脏疾病
-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已从动物实验进入初步临床应用阶段,然而NOTES进入临床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现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回顾。
- 蔡龙郑晓风
- 关键词:外科手术微创手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