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林杰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理
  • 5篇细胞
  • 5篇免疫
  • 4篇肿瘤
  • 4篇组织化学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肉瘤
  • 3篇临床病理
  • 2篇血管
  • 2篇乳腺
  • 2篇细胞肿瘤
  • 2篇临床病理观察
  • 2篇淋巴
  • 2篇瘤样
  • 2篇免疫组化
  • 2篇病理观察
  • 2篇病理学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机构

  • 14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杭州医学院
  • 1篇嘉兴妇幼保健...

作者

  • 14篇许林杰
  • 9篇滕晓东
  • 2篇孔梅
  • 2篇孙柯
  • 2篇任国平
  • 1篇唐秋苏
  • 1篇尤启汉
  • 1篇徐黎明
  • 1篇王艳丽
  • 1篇余心如
  • 1篇来茂德
  • 1篇肖飞盈
  • 1篇王照明
  • 1篇陈东
  • 1篇姚洪田
  • 1篇王丽君
  • 1篇丁伟
  • 1篇高赟
  • 1篇杨春伟
  • 1篇陈健

传媒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病理形态观察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临床病理表现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进行常规 HE 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法)观察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最大特征是在纤维硬化间质中形成多个血管瘤样结节。结节为单个或多个融合,周围为增生纤维组织包绕。结节中央可见裂隙样或不规则形或略为扩张的血管腔构成,内衬肿胀的内皮细胞。血管腔隙之间为梭形细胞和卵圆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结节内为 CD34阳性表达的小血管及少量 CD8阳性表达的窦性腔隙,CD31阳性表达的内皮细胞数量多,并构成复杂的网状结构,局灶性内衬细胞 CD68亦为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成簇分布在血管腔隙之间,结节间梭形细胞局灶性肌动蛋白阳性,但结蛋白、CD21、CD35阴性。结论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有其特征的临床病理表现,应注意与脾脏其他类型肿瘤及瘤样病变鉴别。
滕晓东余心如王桂华许林杰来茂德
关键词:脾疾病血管瘤免疫组织化学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 HE、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 法)染色方法,观察5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免疫学表型,并对其中4例进行了随访。结果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0~53岁,平均年龄35岁;肿瘤位于膀胱顶底部3例,左侧壁2例,临床上表现为尿痛、血尿等症状。组织学表现为黏液丰富区和富于细胞区,梭形和星芒状肿瘤细胞散在或束状排列,间质可见大量纤细扩张的小血管网形成,各种炎细胞包括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瘤细胞 AE1/AE3、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alponin 全部阳性,3例钙结合蛋白、4例结蛋白和4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1)阳性。随访4例目前均存活,无复发。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少见的中间型具恶性潜能的肿瘤。
孙柯王照明许林杰滕晓东姚洪田任国平
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
几种免疫组化检测系统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每种检测系统相对应的一抗稀释比都不相同,对使用即用型抗体的用户特别要注意,不能随意更换检测系统。而使用浓缩型抗体的用户,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根据组织的来源、抗体表达的部位、抗体的强弱,选择一些敏感度较强的检测系统,同时必须根据检测系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体的稀释比和处理方法,才能做出更完善的免疫组化结果。
江晓红徐黎明许林杰
关键词: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肺假血管肉瘤样鳞状细胞癌一例
文章综述了一例因“反复咳嗽伴右肩背痛”的男性患者的临床表现,经病理检查、CT造影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诊断为肺假血管肉瘤样鳞状细胞癌(PASC)。探讨了PASC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指出该病的诊断需排除血管肉瘤、癌肉瘤...
孔梅孙柯许林杰滕晓东
关键词:发病机制
中医诊断与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方法相结合的优势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中医诊断方法与现代医学诊断方法相结合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医学服务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诊断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疾病诊断参考临床病理学相关标准、现代医学诊断标准等进行综合判断。观察组患者疾病诊断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医诊断学的具体管理方案,结合八纲辨证、病性辨证、病位辨证等方法综合判断病情发生发展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状态识别、整体审查、病证结合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用的管理方案在综合管理质量提升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观察组病因判断、预后判断、精确治疗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疾病诊断理念更擅长以主症为中心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有利于病情资料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通过对主症的辨析,可确定病变位置,提示诊断的大致方向。
肖铭许林杰杨春伟
关键词:中医诊断疾病管理医院管理整体观
P16/MIS1蛋白及PC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P16/MIS1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91例食管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P16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P16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3.85%(49/91),其表达与肿瘤高分化成正比,与淋巴结有转移成反比;PCNA过表达率为59.34%(54/91),其过表达与肿瘤分化差、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P1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16蛋白表达提示食管癌高分化,而PCNA过表达是分化差及易转移的重要指标,P16蛋白的失表达与PCNA过表达在食管癌发生及转移过程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蔡宜玲袁马驰陈瑾许林杰
关键词:食管癌P16蛋白PCNA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 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方法 对6例DSRCT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进行研究,并复习了有关文献.结果 6例DSRCT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9~44岁,平均29.8岁.发生于腹腔4例,其中2例同时有盆腔累及,以腹痛伴触及腹块就诊,1例发生于肺部,1例发生于睾丸及精索.肿瘤最大径范围5~10 cm,平均7.8 cm.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巢状排列,大的瘤巢中央可见坏死,肿瘤细胞核小而深染,胞质稀少,界限不清,核分裂象多,瘤巢之间为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免疫组化显示所有病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AE1/AE3、VIM及desmin,部分病例尚表达EMA、NSE、CD56、CGA、SYN、S-100及PLAP,无1例表达LCA及MyoD1.随访结果4例术后4~15个月(平均11个月)内死亡,2例分别带瘤生存1个月、20个月.结论 DSRCT为罕见、侵袭力强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年轻男性,大部分发生于腹腔及盆腔.瘤细胞具有神经、间叶和上皮标记复合表达,预后差.
尤启汉滕晓东许林杰王丽君任国平
关键词: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缔组织
ER、PR、P53及CerbB2蛋白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不同组织学分级中ER、PR、P53及CerbB2蛋白表达情况。方法收集8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标本,参照Van Nuys分类方法,对8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按核的分级、有无坏死进行组织学分级,并对所有标本行ER、PR、P53及CerbB2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低级别ER、PR、P53及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90.00%、85.00%、55.00%、25.00%;中级别ER、PR、P53及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88.50%、80.80%、46.20%、50.00%;高级别ER、PR、P53及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35.30%、29.40%、67.60%、82.40%。统计学分析ER、PR及CerbB2蛋白在低级别与高级别组,中级别与高级别组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R、PR和CerbB2蛋白在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判断肿瘤分级较好的指标。
肖飞盈许林杰高赟
关键词:乳腺肿瘤ERPRP53CERBB2
小肠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伴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伴淋巴结转移的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c—kit基因突变情况,以及对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Glivec)的治疗反应。方法对2例发生在小肠伴发淋巴结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志及基因突变分析并随访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结果2例均为小肠浆膜面肿块,镜下观察肿瘤均以梭形细胞为主,伴有少量上皮样细胞,呈多结节状,并出现大片凝固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标志肿瘤细胞CD117阳性,基因突变检测发现均存在c-kit基因第11号外显子的突变。例1显示第11号外显子559~569位点杂合性缺失,伴570、571位点TACATA杂合性突变为GACAGA;例2显示第11号外显子559~565杂合性缺失。结论小肠胃肠道间质瘤伴淋巴结转移是一种少见病变,需要同发生在此处的其他恶性软组织肿瘤鉴别;该肿瘤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取决于c—kit基因的具体突变类型。
孔梅王艳丽许林杰滕晓东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小肠肿瘤淋巴转移肿瘤治疗方案
男性绒毛膜癌1例
2007年
陈健许林杰滕晓东
关键词:绒毛膜癌病例报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