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开明

作品数:13 被引量:141H指数:4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带状疱疹
  • 4篇疱疹
  • 2篇带状疱疹后
  • 2篇带状疱疹后遗
  • 2篇带状疱疹后遗...
  • 2篇药疹
  • 2篇窄谱
  • 2篇窄谱中波紫外...
  • 2篇窄谱中波紫外...
  • 2篇中波紫外线
  • 2篇中波紫外线治...
  • 2篇神经痛
  • 2篇皮炎
  • 2篇皮质激素
  • 2篇重症
  • 2篇重症药疹
  • 2篇紫外线
  • 2篇紫外线治疗
  • 2篇疱疹后遗神经...
  • 2篇免疫

机构

  • 13篇粤北人民医院

作者

  • 13篇谭开明
  • 8篇李伟权
  • 7篇陈宏辉
  • 5篇刘矗
  • 3篇李雪娇
  • 2篇李伟玲
  • 2篇唐增奇
  • 1篇何凤屏
  • 1篇吴平
  • 1篇王箭
  • 1篇刘芳珍
  • 1篇钱春艳
  • 1篇胡春梅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反复发作及预防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并观察治疗1个月、3个月、半年后HSP复发、HSPN发生的情况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血清补体C3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经治疗1个月、3个月、半年后过敏性紫癜复发、紫癜性肾炎发生的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1),血清IgA、补体C3水平于治疗1个月后趋于正常,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过敏性紫癜复发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
刘矗谭开明李伟权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被引量:34
2004年
目的 总结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比近年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为主治疗的 9例 (治疗组 )与常规方法治疗的 19例 (对照组 ) ,分析起效时间及其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组重症药疹起效快 ,平均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t=19.3 3 ,P <0 .0 1)。治疗 3天后 ,治疗组总体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Z =3 .45 8,P =0 .0 0 1)。结论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疗效可靠 ,平均缓解时间短 ,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刘矗谭开明李伟权李雪娇陈宏辉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药物性皮炎皮质激素重症药疹静脉滴注
67例重症药疹的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总结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比近年采用的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法、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与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分析起效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治疗重症药疹起效快,平均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其他治疗组(q=3.87,P<0.01)。治疗3 d后,总体疗效也明显优于其他治疗组(χ2=34.1,P=0.000);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组起效时间,平均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重症药疹疗效可靠,平均缓解时间短。
刘矗谭开明李伟权李雪娇陈宏辉
关键词:重症药疹
静脉封闭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静脉封闭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分为3组,60例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上同时加用盐酸利多卡因静脉封闭及窄谱中波紫外线局部皮损照射和60例对照组1常规药物治疗上加用盐酸利多卡因静脉封闭,60例对照组2在常规药物治疗上加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局部皮损照射,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来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1的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2的有效率为58.33%,治疗组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静脉封闭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价廉、易操作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陈宏辉李伟权李伟玲谭开明
关键词:静脉封闭紫外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129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糠枇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糠秕孢子菌和(或)卵圆型糠秕孢子菌所引起的毛囊炎性病变。自1973年Porter等正式报道确认为一独立疾病以来,国内已有较多报道。本病常发生在毛囊、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较为多见。对我科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门诊收集的129例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谭开明刘矗
关键词: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炎性病变皮脂腺
氨苯砜治疗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的体会
2010年
氨苯砜联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23岁,未婚,农民,以"颜面、四肢起红斑,水疱伴发热、关节痛1月余"于2009年4月2日入住我院皮肤科。患者于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颜面、四肢起浸润性红斑,少许脱屑,散在大小不等的水疱疹,日光照射后皮疹增多,瘙痒明显。
陈宏辉谭开明李伟权
关键词: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氨苯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浸润性红斑
免疫治疗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白介素-4的影响。方法在符合特应性皮炎诊断的43例患者进行气传变应原皮内试验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血清总IgE(TIgE)、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检测,对血清IL-4高于正常且皮试结果(++)及以上的31例患者进行皮下注射特异性免疫治疗,并于特异性免疫治疗后1年及2年后再进行血清IL-4检测,对患者在治疗前后及不同治疗阶段血清IL-4值进行比较。结果 AD患者在特异性免疫治疗前表现为血清高IL-4值(429.19±79.04)pg/L,经过1~2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后IL-4水平分别降低为(167.09±52.90)pg/L和(101.46±44.15)pg/L。治疗前、治疗1年后与2年后IL-4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32和F=454.23,P均<0.01) 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可降低AD患者血清IL-4水平。
李雪娇钱春艳谭开明何凤屏吴平胡春梅刘芳珍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白细胞介素
静脉封闭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静脉封闭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分为三组。治疗组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加用盐酸利多卡因静脉封闭及窄谱中波紫外线局部皮损照射;对照1组60例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加用盐酸利多卡因静脉封闭,对照2组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加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局部皮损照射,10d为一疗程,2疗程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1组为73.33%,对照2组为58.33%,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静脉封闭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价廉,易操作,值得临床应用。
陈宏辉李伟权李伟玲谭开明
关键词:静脉封闭紫外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患病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调查1995年至2004年间住院患者中带状疱疹的患病现状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住院带状疱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5例带状疱疹患者中有原发病290例,有合并症154例,无基础疾病355例。住院患者中带状疱疹患者逐年增多,以60岁以上年龄段为多,且重症带状疱疹人数明显多于其他年龄段。结论带状疱疹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人及有免疫性疾病者发病率高,对有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是有效防治措施之一。
谭开明刘矗李伟权陈宏辉
关键词:住院病人流行病学研究带状疱疹
328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中支原体感染的检测被引量:80
2006年
目的了解粤北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中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及对药物敏感性的现况。方法对3 280例NGU患者的分泌物、前列腺液等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结果3 280例中支原体阳性1 221例,感染率为37.22%;Uu、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8.11%(922例)、2.77%(91例)、6.34%(208例);Uu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是交沙霉素(92.96%)、左氧氟沙星(88.21%),其次是司帕沙星(83.62%);耐药性最高的是环丙沙星(29.24%),其次红霉素(35.14%)、多西环素(42.83%)。结论粤北地区支原体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较高,对米诺环素、克拉霉素的耐药性也呈上升趋势;对于NGU患者原则上应当进行培养加药敏试验,指导临床治疗,最大限度地控制新耐药菌株的发生。
谭开明王箭
关键词:非淋菌性支原体感染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药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