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莉

作品数:33 被引量:758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康复
  • 7篇脊髓
  • 6篇关节
  • 5篇老年
  • 5篇脊髓损伤
  • 4篇韧带
  • 4篇术后
  • 4篇前交叉韧带
  • 4篇脱位
  • 4篇交叉韧带
  • 3篇吊带
  • 3篇悬吊
  • 3篇悬吊带
  • 3篇血运
  • 3篇韧带重建
  • 3篇手部
  • 3篇凝胶
  • 3篇前交叉韧带重...
  • 3篇外层
  • 3篇橡胶垫

机构

  • 33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33篇谷莉
  • 27篇周谋望
  • 17篇杨延砚
  • 11篇陈亚平
  • 10篇刘楠
  • 4篇胡志伟
  • 3篇李玳
  • 3篇张巧云
  • 2篇吕铮
  • 2篇段宁波
  • 2篇敖英芳
  • 2篇于长隆
  • 2篇葛杰
  • 2篇吴同绚
  • 2篇王慧
  • 2篇王文婷
  • 2篇李涛
  • 2篇邢剑
  • 2篇刘小燮
  • 1篇杨卫新

传媒

  • 1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2009年中...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痉挛患者家用水疗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痉挛患者家用水疗池,包括桶状的水疗池体,所述水疗池体为软质材料,水疗池体外壁上均匀设有若干垂直的支架槽,支架槽的一端设有插口,支架槽内通过所述插口穿设固定有支架,所述水疗池体的顶端和底端沿圆周方向设有固...
杨延砚周谋望谷莉胡志伟
文献传递
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粘连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粘连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50例膝关节粘连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于术后第1天即开始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松动术、推髌、止痛、物理因子治疗、肌力训练及关节牵伸等;待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90°时,可让患者出院在家中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12个月时发现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增加67.36°,以康复治疗1~6个月内改善幅度较显著;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进展,该差异逐渐缩小。患者髌上10cm处大腿周径较康复治疗前增加4cm;患者膝部肌群肌力随着关节屈伸角度增大而迅速改善。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提高膝关节粘连患者术后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能进一步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陈亚平杨延砚谷莉周谋望
关键词:膝关节康复
肌肉内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肢体挛缩的预防策略探讨
2020年
目的:探讨硬化剂注射治疗肌肉内或关节区静脉畸形后继发肢体挛缩的康复预防策略。方法:针对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易发生肢体挛缩的部位,制定预防性抗挛缩训练方案。对于病变位于肌肉内或关节附近的患者,预防性进行抗挛缩训练,观察硬化治疗后相关肢体挛缩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63例患者参与预防性抗挛缩训练,其中涉及肩、肘、腕、掌指、髋、膝、踝等关节,训练自硬化治疗后3d开始并维持至术后3~6个月,平均随访10.4个月,期间出现1例(0.6%)肩关节外旋位外展上举功能受限患者,随后通过加强功能训练后症状缓解。结论:预防性抗肢体挛缩训练可以有效预防硬化剂注射治疗静脉畸形可能带来的肢体挛缩并发症的发生。
马建勋夏有辰李长凤刘楠谷莉
关键词:静脉畸形康复锻炼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大骨节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状况的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对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大骨节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探讨康复干预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2月25日—3月3日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凤毛村、罗山村和九龙村的抽样调查数据,每村抽取病患组及对照组各25例。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定为WHO-DASⅡ分项目中残疾人活动参与评定数据,社会参与状况数据为参与量表社会参与受限程度得分。采用关节角度测量尺和徒手肌力检查法对大骨节病患者分别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与肌肉力量的测量,同时记录相关疼痛情况。结果:大骨节病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方面的等级差异均有显著意义(Z值分别为-9.459和-8.478);大骨节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及肌肉力量减弱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结论: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大骨节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局限。应加强三级康复网,建立社区康复服务,改变传统干预概念,帮助患者回归社会。
赵炳楠杨延砚谷莉陈亚平周谋望
关键词:大骨节病康复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参与
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被引量:65
2008年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31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以测压管连通导尿管,使患者可以直视膀胱内压的变化,根据患者排尿障碍的不同进行不同模式的视觉反馈膀胱训练。训练前后记录安全容量、基础膀胱内压、最高膀胱内压、自排尿量、残余尿量、排尿时程等数据。结果:经过2—8周训练,患者的平均最大膀胱内压由30.372±12.957cmH2O增至63.378±19.313cmH2O,尿潴留、无自主排尿者(16例)中有12例可以自主排尿,且残余尿量<100ml,4例目前尚无自主排尿,但可明确感知膀胱充盈;有自主排尿,但残余尿量≥100ml者(14例)中有12例残余尿量降至100ml以下,2例残余尿量仍在150—200ml;有自主排尿,但排尿时程延长的1例患者控制膀胱内压能力有所提高,但排尿时程仍较伤前长。结论: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膀胱内压,为膀胱功能的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
陈亚平杨延砚周谋望刘楠谷莉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视觉反馈
节段性神经肌肉疗法阻滞治疗肌筋膜痛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节段性神经肌肉疗法(SNMT)阻滞治疗用于肌筋膜痛综合征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肌筋膜痛综合征患者,其中12例患者的疼痛与膝关节活动相关且影响了关节活动度训练的进度。所有患者进行SNMT治疗。SNMT治疗是对患者进行椎旁阻滞,有的患者加局部浸润。SNMT治疗后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每例患者在SNMT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周、4周、3个月及6个月进行0—10数字分级量表(NRS)评定;与疼痛相关膝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在SNMT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定。结果:SNMT治疗前NRS评分平均为(7.57±1.18)分,治疗后即刻降至(3.75±1.93)分,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治疗后1周、4周、3个月及6个月的平均NRS评分分别为3.68±1.86,3.48±2.03,3.20±1.64及2.55±1.70分,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与疼痛相关膝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在SNMT治疗前PROM平均为97.50°±30.11°,治疗后即刻即增加为107.92°±29.11°,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6个月时为135.83°±7.02°,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SNMT对肌筋膜痛综合征所致神经肌肉骨骼性疼痛具有迅速且较持久的疗效;对疼痛所致膝关节活动受限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杨延砚周谋望李玳刘楠李涛谷莉
关键词:疼痛肌筋膜痛综合征
一种简易手部血运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手部血运仪,包括第一盒体和盖板,所述盖板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转动块,所述第一盒体和盖板之间通过转动块合页连接,所述盖板朝向第一盒体的一侧设有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由底面朝开口依次填充设有橡胶垫...
谷莉周谋望杨延砚
文献传递
一种姿势矫正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姿势矫正器,包括第一耳机体和第二耳机体,所述第一耳机体与第二耳机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耳机体靠近第二耳机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耳机体远离第二耳机体的一侧安装有警报喇叭,所述第二耳机体靠近第...
谷莉周谋望
文献传递
盆底肌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盆底肌综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选取9例SCI后尿失禁或尿潴留伴尿失禁患者,对其进行系统化盆底肌治疗,包括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运动疗法、行为干预等,5次/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不自主排尿频率及盆底肌肌电压值进行比较。结果经2~10周治疗后,发现患者平均不自主排尿频率由治疗前8.70(3~14)次/日减少至3.22(1~6)次/日,平均盆底肌电压值由治疗前(7.86±4.02)μV提高至(20.43±7.63)μV。结论联合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运动疗法及行为干预对SCI后尿失禁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亚平杨延砚刘楠谷莉周谋望
关键词:脊髓损伤尿失禁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行为疗法
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功能的临床认识被引量:23
2008年
前交叉韧带作为膝关节被动稳定性装置为膝关节提供保护、保证其功能完整性,这一作用早已被人们熟知并认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最初目的即在于恢复其解剖结构和机械力学稳定机制:
谷莉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稳定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