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红亮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腺病
  • 3篇腺病毒
  • 2篇血管形成
  • 2篇重组腺病毒
  • 2篇微颗粒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基因
  • 2篇促血管形成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管生成素1
  • 1篇生成素
  • 1篇生物材料
  • 1篇他汀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作者

  • 6篇贾红亮
  • 5篇吕海涛
  • 5篇孙凌
  • 3篇严文华
  • 3篇曹磊
  • 3篇盛伟华
  • 3篇谢宇锋
  • 3篇张建敏
  • 3篇杨吉成
  • 2篇丁粤粤
  • 2篇朱伯会
  • 1篇缪竞成
  • 1篇黄洁
  • 1篇井莹莹
  • 1篇刘铁连
  • 1篇杨向军
  • 1篇沈月平
  • 1篇胡志清
  • 1篇周万平
  • 1篇钱为国

传媒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管生成素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促血管形成作用
2011年
目的 构建携带人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其感染QBI-293A靶细胞后目的基因的表达及其促血管新生的效应。方法 以骨髓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Ang-1基因片段,于BglⅡ、Sal Ⅰ酶切位点亚克隆至pAdTrack-CMV,构建pAdTrack-CMV-Ang-1重组转移质粒。然后pAdTrack-CMV-Ang-1重组转移质粒与pAdEasy-1腺病毒骨架质粒同源重组后,再经QBI-293A细胞包装、扩增和纯化获得高滴度的Ad-Ang-1重组腺病毒。RT-PCR和ELISA检测腺病毒介导的外源性Ang-1基因在QBI-293A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将鸡胚随机分成3组:Ad-Ang-1重组腺病毒组、Ad空载体腺病毒组、生理盐水(NS)组,观察鸡胚绒毛膜尿囊膜(CAM)新生血管形成。结果获得了高滴度的Ad-Ang-1重组腺病毒,其病毒效价可达3×1010 pfu/ml。Ad-Ang-1感染后,QBI-293A细胞中的Ang-1含量(47522.53±3685.57) ng/L较QBI-293A细胞对照组(2490.86±550.95) ng/L和Ad空病毒感染组(2323.20±260.55) ng/L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Ang-1重组腺病毒组有效地促进了二、三级分支血管的生成。结论 成功获得了携带人Ang-1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开展Ang-1基因修饰干细胞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孙凌谢宇锋杨吉成杨向军盛伟华贾红亮吕海涛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1腺病毒基因载体血管形成
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NKI等国内外大型专业数据库及相关儿科学杂志,初筛文献,经全文浏览确定最终纳入文献。通过Meta分析,比较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退热时间、CRP水平的变化及治疗无反应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初筛得到22篇文献,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7篇将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用于川崎病的初始治疗,4篇将糖皮质激素用于对丙球无反应患儿的治疗即追加治疗。经Meta分析,①追加治疗组、激素联合初始治疗组急性期、治疗1个月随访后与丙球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热程比较:激素原发治疗组比丙球组热退时问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治疗无反应率的比较;在川崎病原发治疗时,激素联合丙球与单用丙球相比,治疗的无反应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激素联合丙球用于川崎病初始治疗或追加治疗时,与常规丙球治疗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方面无差异.且可缩短热程,使炎症指标(CRP)下降更快,并可降低治疗无反应率或需丙球再治疗率。目前仍无单独应用激素作为川崎病初始治疗的依据,但对耐丙球或高危川崎病患儿可选择性慎用。要进一步验征激素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
朱伯会吕海涛孙凌张建敏曹磊贾红亮严文华沈月平
关键词:川崎病糖皮质激素META分析
VEGF165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促血管形成作用
2010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VEGF165),并观察其感染QBI.293A靶细胞后目的基因的表达及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以含有VEGF165基因片段的pSV-K3-VEGF165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获得的VEGF165目的片段(XhoI、EcoRV)亚克隆至GFP标记的pAdTrack—CMV载体中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AdTrack.CMV.VEGF165,行PCR、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将测序正确的pAdTrack—CMV.VEGFl65质粒经PmeI线性化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获得同源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1.pAdTrack-CMV.VEGF165(pAd.VEGF165),再经PacI线性化后用脂质体转染QBI.293A包装细胞,通过多轮扩增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获得Ad.VEGFl65重组腺病毒。RT.PCR和ELISA检测腺病毒介导的外源性VEGFl65基因在QB|.293A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将孵育8d的生长状态良好的鸡胚随机分成Ad空载体腺病毒组、Ad—VEGFI65重组腺病毒组、NS组。采用鸡胚尿囊膜(CAM)法检测VEGF165重组腺病毒促进尿囊膜血管形成活性。结果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pAdTrack.CMV—VEGF165重组转移质粒,并获得了高滴度的Ad.VEGF165重组腺病毒,其病毒效价可达2×10^10pfu/mL。Ad-VEGFl65感染后,QBI.293A细胞中的VEGF165含量较QBI.293A细胞对照组和Ad空病毒感染组均明显升高(P〈0.05)。Ad-VEGF165组与Ad.空载体组和NS组比较,CAM三级分支血管生长更旺盛,毛细血管更丰富(P〈0.05)。结论成功获得了携带人VEGF165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具有明显的促CAM血管形成活性,为进一步开展VEGF165基因修饰干细胞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贾红亮谢宇锋杨吉成盛伟华孙凌吕海涛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
再生丝素膜对Ad-VEGF_(165)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08年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实再生丝素膜可促进pcDNA3.0-VEGF165转染的L929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目的:进一步观察再生丝素膜对经腺病毒介导的人VEGF(Ad-VEGF165)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细胞基因工程实验,于2007-11/2008-04在苏州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再生丝素膜由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李明忠教授提供。方法:将Ad-VEGF165腺病毒感染培养在再生丝素膜、聚氯乙烯膜及聚乙烯膜上的QBI-293A人胚肾和WI-38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以空载体Ad-GFP腺病毒和未接种病毒的PBS组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通过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材料对成纤维细胞VEGF mRNA转录的影响;ELISA法检测其对VEGF、血管生成素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再生丝素膜组成纤维细胞VEGF mRNA呈高水平表达,但聚氯乙烯膜组转录水平明显下降(P<0.05)。再生丝素膜组Ad-VEGF165转基因293A细胞及WI-38细胞不仅目的基因VEGF细胞因子的分泌呈高水平表达,并可促使血管生成素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而且再生丝素膜还可使成纤维细胞自身分泌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呈现正常表达水平。结论:再生丝素膜不仅利于VEGF目的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呈现高效表达,并促进血管生成素1基因的表达,而且能维持成纤维细胞自身分泌的与组织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的正常表达。
刘铁连谢宇锋盛伟华缪竞成单云波胡志清井莹莹贾红亮杨吉成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腺病毒转基因生物材料
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释放微颗粒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微颗粒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在内皮保护剂作用下,内皮细胞释放内皮微颗粒的情况。方法用10ng/mlTNF-α作用于内皮细胞,经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保护剂作用后,在倒置光学显微镜下...
贾红亮吕海涛孙凌张建敏严文华朱伯会曹磊周万平丁粤粤
文献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促进CD62E^+、CD31^+内皮微颗粒的释放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不同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体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TNF-α所致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培养上清中CD62E+、CD31+内皮微颗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释放水平,并初步探讨内皮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内皮微颗粒形成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倒置光学显微镜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TNF-α作用于内皮细胞24h后细胞形态和核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上清中CD62E+EMPs、CD31+EMPs的释放水平;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情况.结果 TNF-α可致内皮细胞形态和细胞核改变;随着TNF-α刺激浓度的增加,其培养上清中CD62E+EMPs释放水平越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上清中CD31+EMPs释放水平也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CD62E+ EMPs /CD31+EMPs比值明显增大(P〈0.01);随着TNF-α刺激浓度的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升高越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TNF-α致损内皮细胞的程度不同,随着TNF-α刺激浓度的增加,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更明显,CD62E+EMPs和CD31+EMPs释放量也相应增加,尤以CD62E+EMPs增加为甚,推测CD62E+EMPs释放水平可用来预测内皮损伤程度;推测ROS途径可能参与了内皮微颗粒形成与释放的过程.
贾红亮孙凌张建敏黄洁丁粤粤钱为国曹磊陈烨吕海涛严文华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细胞损伤内皮微颗粒活性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