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遥

作品数:54 被引量:24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7篇肝炎
  • 27篇病毒
  • 21篇干扰素
  • 17篇乙型
  • 16篇慢性
  • 15篇丙型
  • 13篇肝炎病毒
  • 13篇丙型肝炎
  • 12篇乙型肝炎
  • 11篇细胞
  • 11篇干扰素Α
  • 9篇慢性丙型
  • 9篇慢性丙型肝炎
  • 7篇利巴韦林
  • 6篇毒性肝炎
  • 6篇血清
  • 6篇病毒性
  • 5篇亚群
  • 5篇聚乙二醇
  • 5篇聚乙二醇干扰...

机构

  • 3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济南市传染病...
  • 2篇石家庄市第五...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三...
  • 1篇北京急救中心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日友好...

作者

  • 54篇路遥
  • 50篇李明慧
  • 43篇谢尧
  • 41篇张璐
  • 29篇申戈
  • 21篇邱国华
  • 19篇徐道振
  • 17篇成军
  • 17篇吴淑玲
  • 15篇吴云忠
  • 13篇宋淑静
  • 13篇华文浩
  • 12篇胡蕾苹
  • 10篇刘顺爱
  • 9篇常敏
  • 9篇张丹
  • 7篇杨民
  • 7篇庄立伟
  • 7篇张书凤
  • 7篇穆彩琴

传媒

  • 26篇中华实验和临...
  • 6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中华传染病杂...
  • 5篇中国肝脏病杂...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难治性丙型肝...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3
  • 1篇200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SVR率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及其影响SVR的相关因素。方法①对129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根据患者体重予15mg/kg/d。定期监测HCVRNA,SVR率作为疗效评价主要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②以SVR为因变量,性别、年龄、RNAlog值、肝硬化分期、是否初治、是否RVR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①共123例完成抗病毒治疗,85例获得SVR,38例无SVR。总SVR率为69.11%(85/123),代偿期肝硬化SVR率为74.51%(76/102),失代偿期肝硬化SVR率为42.86%(9/21)。SVR组基线RNAlog值6.11±1.01拷贝/ml,无SVR组基线RNAlog值6.53±0.92拷贝/ml,t=-2.194,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非条件Logistics回归方程的x2=20.673,P=0.000〈0.001,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为RNAlog值、是否失代偿肝硬化、是否RVR。结论①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SVR率为69.11%,代偿期肝硬化SVR率74.51%高于失代偿期肝硬化SVR率42.86%。②HCVRNA定量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无RVR是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疗效的危险因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是否初治与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SVR率无明显相关。
穆彩琴张璐路遥吴淑玲申戈胡蕾苹常敏李明慧吴云忠杨民谢尧华文浩宋淑静成军徐道振
关键词:肝炎丙型肝硬化持续病毒学应答聚乙烯二醇类利巴韦林
干扰素治疗获得HBsAg消失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基线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通过干扰素治疗获得HBsAg消失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基线因素特征。方法从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前瞻性临床观察队列中收集治疗期间发生HBsAg消失患者的人口学、病毒学和血清学基线因素,包括年龄、性别、HBVDNA含量、HBsAg/抗HBs水平、HBeAg/抗HBe含量和HBsAg消失发生的治疗时间,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进行统计描述。结果2018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329例患者发生HBsAg消失,201例初治患者,128例核苷类似物在治疗患者,年龄31(25,37)岁,ALT水平261.28±435.20U/L;HBVDNA阳性患者的HBVDNA水平5.16±1.83log10 IU/ml,高病毒含量(HBVDNA〉10 6IU/m1)患者的ALT水平为337.00±414.87U/1,52例HBVDNA〉10 7IU/ml患者中的25例(48.08%)联合NA治疗。HBsAg基线水平2.92±1.15log 10 IU/ml,50.8%的患者HBsAg〈1500IU/ml,HBsAg消失的治疗时间90.2±63.0周,69.9%的HBsAg消失发生于48周疗程以上。HBsAg消失发生时间与基线HBsAg水平、HBeAg含量和ALT水平有独立相关性(P=0.000,P=0.035和P=0.014)。结论经干扰素治疗获得HBsAg消失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年轻、高ALT水平和低HBsAg水平特点,高HBVDNA含量伴高ALT水平者需加用NA联合治疗,多数患者需要治疗48周以上疗程。
谢尧李明慧张璐靳丽张丹路遥吴淑玲申戈刘如玉胡蕾苹常敏宋淑静张书凤华文浩成军徐道振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肝炎病毒乙型聚乙烯二醇类
循证医学在病毒性肝炎教学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理念的普及和迅速发展,其在医疗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循证医学渗透至病毒性肝炎中是一次临床教学的新型模式探索,这样既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对学生的循证思维培养,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科研创新的能力.
李明慧张璐胡蕾苹路遥申戈吴淑玲常敏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循证医学临床教学医疗教学思维培养
肝病患者血清补体C3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血清补体C3水平与不同类型肝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1060例肝病患者的血清补体C3浓度,按其病情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细胞癌组、肝硬化组和重型肝炎组,其补体C3水平依次降低。急性肝炎组补体C3水平在正常值范围内,重型肝炎组的补体C3水平最低。肝细胞癌组补体C3水平较肝硬化组增高。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补体C3水平较未合并SBP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补体C3水平与肝病类型密切相关,可以预测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邱国华高媛娇申戈路遥张璐王琳李明慧谢尧
关键词:补体C3肝炎肝炎肝炎肝细胞
干扰素治疗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的适应性进化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titis B,CHB)患者干扰素-α(IFN-α)治疗早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适应性进化。方法对16例进入免疫清除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IFN-α抗病毒治疗,治疗12周有6例取得完全病毒学应答,3例部分病毒学应答,7例无应答。分别采集治疗前和治疗12周的患者血清,提取HBV DNA后扩增HBV全基因组,进行分子克隆后测序,对病毒基因组4个开放读码框进行适应性进化分析,并研究适应性进化与IFN-α抗病毒效果的关系。结果用最大似然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3组患者HBV基因组的正选择位点,一共检测到28个密码子位点。治疗前无应答组检测到的正选择位点(16个)多于完全应答组(9个)和部分应答组(8个),治疗12周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的正选择位点数量减少。对检测到的正选择位点进行抗原表位定位,发现28个正选择位点中有18个位于已知的抗原表位区。治疗后新出现的正选择位点S-ORF188位密码子位点、P-ORF 213位密码子位点以及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治疗12周都未消失的正选择位点X-ORF144位密码子位点突变可能与干扰素应答不良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各个基因都存在适应性进化,且检测到的正选择位点大部分位于免疫表位区。HBV基因组的正选择作用可能与氨基酸突变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应答有关,SORF188位密码子位点、P-ORF213位密码子位点以及X-ORF 144位密码子突变可能与干扰素-α治疗早期应答不佳相关。
任玉莲张璐路遥申戈吴淑玲常敏刘如玉胡蕾苹郝红晓吴云忠谢尧李明慧
关键词:干扰素-Α适应性进化
新生儿脐带血调节性T细胞和pDC频数及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中CD4+CD25+CD127tow调节性T细胞和pDC频数和功能。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VDNA阴性(〈100IU/m1)孕妇所生新生儿脐带血以及正常成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测定两组全血样本中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占CD4+细胞比率以及pDC频数和表面分子水平;采用Luminex技术分别检测两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FN—a、IFN-t、IL-6、IL-10、IL-17A、Fh-3L水平。结果新生儿脐带血CD4-I-CD25+CD127lowTreg细胞频数(7.34±1.54)与正常成人组(8.14±1.1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Linl-HLA—DR+CDl23+pDC细胞频数及其表面功能分子CD80、CD83和CD86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正常成人组(P=0.000),而TLR-9表达阳性率(21.30±22.50)与成人(34.27±1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脐血中细胞因子IFN-r及IL-17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成人组(P=0.003,P=0.010),而IFN-a、IL-10、IL-6及Flt-3L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pDC频数、成熟度低于成人可能与新生儿感染HBV易慢性化有关。
刘莲陈晓雪张璐路遥刘梦张丹申戈吴淑玲胡蕾苹常敏李明慧华文浩宋淑静谢尧刘顺爱成军徐道振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新生儿肝炎病毒乙型
快速病毒学应答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对疗效的预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3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给予标准干扰素(IFN)或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IFN-α3~5MU隔日注射1次;PEG—IFNα-2a击者135~180μg,或PEG-IFNα-2b 50~80μg,每周注射1次。并根据患者的体质量给予600~1500mg/d的利巴韦林,在治疗的0、4、12周和以后每间隔12周、治疗结束后的24周进行HCVRNA含量检测,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病毒学应答情况给予24~72周的疗程,以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作为疗效的评判指标。根据资料不同采用并。检验或f检验。结果132例患者完成了全程观察,其中4例治疗无效(3.0%),12例复发(9.1%),获得SVR有116例(87.9%)。120例在治疗4周时检测了病毒学指标,101例(84.2%)获得了RVR,治疗前病毒载量为(5.883±1.246)培拷贝/ml,19例无RVR,治疗前病毒载量为(6.502±0.693)lg拷贝/ml,两组比较,t=2.15,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例完成全程观察的RVR患者中,88例(90.7%)获得SVR,17例无RVR的患者,14(82.4%)例获得了SVR,X^2=0.371,P=0.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的RVR为80.7%(46/57),非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的RVR率为92.6%(25/27),两组间比较,X^2=6.00,P=0.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治患者的RVR率为87.8%,干扰素再治疗者的RVR率为65.0%,两组比较,X^2=4.651,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较高的RVR获得率。RVR的获得与治疗前HCVRNA载量和患者是否为初次治疗相关,与基因型无关,RVR的获得可预测SVR的获得。
李明慧陈利军邱国华路遥谢尧徐道振
关键词:肝炎丙型慢性干扰素类病毒载量
急性乙型肝炎血清学、病毒学某些指标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通过对急性乙型肝炎(AHB)临床特征、病毒学动态变化及病理特征的分析,探讨AHB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确诊的155例AHB患者的血清学、病毒学资料及22例AHB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AHB发病以男性多见(男与女性比为1.87∶1),高发年龄段为20~ 49岁(81.2%),81.9%传播途径不明,11.0%与HBV患者或携带者有性接触史,7.1%有乙肝家族史、吸毒史、看牙史或纹身史,100%无乙肝疫苗接种史.患者入院时ALT、AST、TBiL及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IgM)的0(χ)±s分别为1531.56±790.764 U/L,698.64±499.844 U/L,102.04±70.194 μmol/L,23.70±8.427S/CO. ALT、AST、TBiL、HBsAg、乙肝E抗原(HBeAg)、HBV DNA定量恢复正常时间的M分别为30 d、30 d、30 d、30 d、7d、7d.结论 AHB的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性接触可能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AHB的预后好,但仍有部分会发生慢性化;绝大部分患者2个月内转氨酶及黄疸恢复正常,3个月内HBsAg转阴;对3个月时HBsAg仍未转阴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能改善其转归.
胡居龙胡蕾萍张璐穆彩琴陈晓雪刘梦路遥申戈吴淑玲常敏杨民吴云忠李明慧谢尧成军徐道振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肝炎乙型病毒标志物
北京市急性乙型肝炎病毒经血和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急性HBV经血和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家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中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301例,采用1:2配对方法选取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居住街(乡)相同的健康者602名作为健康对照。对所有病例和对照进行感染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HBV经血和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目前北京市急性HBV经血和性接触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半年以上医疗机构注射药物史(X2=5.45,p=0.03)、手术史(X2=6.94,P=0.01)、龈上洁治术(X2=4.21,P=0.05)、捐献成分血(X2=4.43,P=0.04)、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史(X2=8.19,P=0.01)、修足(X2=4.41,P=0.04)、刮痧(X2=6.94,P=0.01)、拔罐(X2=8.94,P=0.00)。多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危险因素带入方程中,结果发现半年以上医疗机构注射药物史(OR=3.44,95%CI:1.31~9.01)、手术史(OR=4.03,95%CI:1.44~11.30)、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史(OR=3.17,95%CI:1.32~7.65)和拔罐(OR=1.87,95%CI:1.03~3.40)是目前北京市急性HBV经血和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将所有危险因素变量带入方程中,结果发现手术史(OR=1.45,95%CI:1.45~26.84)和文眉、文眼线、文身等创伤性医学美容史(OR=6.83,95%CI:1.06~44.16)是目前北京市急性HBV经血和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急性HBV经血和性接触传播危险因素为半年以上医疗机构注射药物史,手术史、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史、拔罐和创伤性医学美容史。
王怀李明慧张璐路遥吕敏白霜邱国华高培陈维欣庞星火马安林谢尧吴疆
关键词:性行为病例对照研究
73例重型肝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73例重型肝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总结73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按病因、发病性质分组,回顾性分析肝功、肾功、电解质、PTA等生化指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腹水、腹腔感染等合并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上述因素与预后关系。结果(1)73例重型肝炎中单独HBV感染占65.75%,酒精性肝病5例(6.85%),药物性肝损伤6例(8.22%),戊型肝炎2例(2.74%),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2.74%),重叠病因7例(9.59%),其他因素3例(4.11%);按发病速度、严重程度和基础肝病情况分亚急性12例(16.43%),慢性肝炎基础上11例(15.07%),肝硬化基础上重型肝炎50例(68.49%);无肝性脑病表现占41.10%,有肝性脑病表现占58.90%;(2)重型肝炎死亡率,以酒精性肝病和重叠因素基础上为66.67%,其次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占50%,HBV相关重型肝炎死亡率为18.75%;73例重型肝炎总体病死率为28.77%,其中肝硬化组死亡率(40%)高于非肝硬化组(4.3%),P=0.00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无肝性脑病重型肝炎死亡率3.33%,有肝性脑病组死亡率46.51%,肝性脑病Ⅲ、Ⅳ期死亡率72.73%;(3)独立样本t检验筛选出可能与死亡相关的9个因素,分别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血肌酐、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血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性脑病,血肌酐水平是死亡的危险因素,ALB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肝性脑病,血肌酐水平是重型肝炎死亡的危险因素,ALB为保护性因素。核苷酸类似物的应用,是重型乙型肝炎死亡率低至18.75%的丰要原因之一.
赵俊梅张璐杜庆玮穆彩琴任玉莲胡蕾平申戈庄立伟路遥邱国华孙庆丰吴云忠杨民李明慧谢尧成军徐道振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白蛋白凝血酶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