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宏伟
- 作品数:11 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英德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诱因、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及血清中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诱因构成比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PaCO_2、PaO_2、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PaCO_2、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aO_2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控制炎症,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陈辉赖连娣邓宏伟
- 关键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与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各40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与85.0%,对比发现,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何辉罗志宏邓宏伟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效
-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性上再加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方法,而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沙丁胺醇。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并记录下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两组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症状、体征消失以及肺功能改善所用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唾液黏滞等并发症。结论:在常规治疗上再加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能够尽可能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肺部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赖连娣邓宏伟陈辉陈怡
- 关键词: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诊断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54例COPD合并支气管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54例单纯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咳、声音嘶哑、胸膜腔积液及骨痛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胸痛、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及肺不张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鳞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小细胞癌及其他非小细胞癌类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照组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 COPD合并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COPD患者出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或伴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影像学表现时,应高度警惕合并肺癌可能,尽早进行初筛检查。
- 陈怡邓宏伟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癌
- 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曲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有效,且治疗成本低,值得借鉴。
- 陈怡邓宏伟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头孢曲松头孢克肟
- 血浆C-反应蛋白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2006年
- 目的观察血浆C-反应蛋白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126例住院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做心电图、常规生化、C-反应蛋白(hs-CRP)与肌钙蛋白T(TNT)检测,通过病历记录或门诊、电话随访。结果与hs-CRP正常组比较,hs-CRP增高组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TNT增高的患者比例较高,均p<0·05;反复心绞痛发作住院、非致死心肌梗死、非致死心力衰竭、复合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比例较多,均p<0·01,心脏性死亡的患者比例也高,p<0·05。结论hs-CRP作为炎症标志物之一,被认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CRP水平越高,预示患者的临床预后越差。
- 邓宏伟
- 关键词:C-反应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
- 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AECOPD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吸氧、化痰、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调节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 h后的血浆NT-pro BNP水平、动脉血气指标(pH、PaO_2、Pa CO2)变化,对所有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与动脉血气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浆NT-pro BNP、Pa CO2水平高于对照组,pH、Pa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 BNP、Pa CO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H水平高于治疗前,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血浆NT-pro BNP浓度与Pa CO2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pH、PaO_2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T-pro BNP表达高于单纯AECOPD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降低血浆NT-pro BNP表达,能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制定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 陈辉朱少文邓小琴赖连娣邓宏伟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血气分析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
- 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1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抗生素应用、二重感染、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可规范抗生素使用,判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缩短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间。
- 赖连娣邓宏伟陈怡
- 关键词:降钙素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英德市人民医院确诊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气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均得到了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气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缩短治疗时间。
- 陈辉朱少文邓小琴赖连娣邓宏伟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治疗临床体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以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以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氧张力、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两组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较理想,能够使患者的临床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赖连娣邓宏伟安良敏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