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瑞昶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阻抗
  • 4篇心阻抗图
  • 4篇阻抗图
  • 3篇心输出量
  • 3篇血压
  • 2篇振动
  • 2篇振动法
  • 2篇损伤性
  • 2篇套式
  • 2篇阻抗
  • 2篇阻抗法
  • 2篇左室
  • 2篇无损伤
  • 2篇无损伤性
  • 2篇可靠性
  • 2篇病理
  • 1篇电击
  • 1篇电击伤
  • 1篇电烧伤
  • 1篇电生理

机构

  • 1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陆瑞昶
  • 5篇王关炎
  • 4篇周泽汉
  • 4篇金正均
  • 2篇黄文红
  • 2篇张小忆
  • 1篇顾天华
  • 1篇沈卫峰
  • 1篇谢国斌
  • 1篇金永安
  • 1篇秦宗和
  • 1篇石秀萍
  • 1篇孙仲琴
  • 1篇黄文红
  • 1篇石秀萍

传媒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心功能杂志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二届全国心...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抗法无损连续心功能监测技术及可靠性研究
1990年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同时显示所记录的波形,又能打印出波形与参数值,并在波形中明确标志着各特征点,对判断计算机自动测量的正确性提供生理性的客观依据。在处理较复杂心阻抗图时,可在操作人员的参与下,经光标处理实施静态数据处理,提高了电脑处理心阻抗图结果的可靠性,在软件编制中,设计可供多种选择的分析功能。
陆瑞昶王关炎周泽汉金正均
关键词:心功能心阻抗图可靠性研究心输出量连续监测法
影响阻抗法心输出量值正确性因素的分析
1990年
许多生理性的变异可影响心阻抗图讯号的特征改变,使由此计算得到的心输出量值的正确性受影响,例如肺部潮气量和液体的改变,胸膜间液体的增加,异常瓣膜病变,异常的传导阻滞,心脏肌肉的收缩特征性改变以及前负荷的变化。至今:通过与侵入性方法的比较研究,证明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误差可来自于(1)
陆瑞昶
关键词:阻抗法心输出量影响因素
(dz/dt)max波型双峰的意义及其病理因素有待于深入研究
心阻抗图的(dz/dt)max 波峰和用电磁流量计测定升枝动脉处的最大血流的速度所发生的时相一致.Kubicek 曾报导(dz/dt)max 呈双峰可从第一心音的分裂得到证实.因此,一般认为(dz/dt)max 双峰是左...
陆瑞昶
文献传递
石氏伤膏镇痛药效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采用小白鼠甩尾法对石氏伤膏的镇痛药效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石氏伤膏Ⅲ组在用药2h产生镇痛效应;石氏伤膏Ⅱ组在用药3h出现镇痛作用;阳性对照药关节镇痛膏在用药3h的镇痛药效的P值接近显著差别,但未达P≤0.05。提示:石氏伤膏Ⅱ组、石氏伤膏Ⅲ组均具有明显镇痛效应,关节镇痛膏的镇痛效应低于石氏伤膏Ⅱ组和石氏伤膏Ⅲ组。另外,石氏伤膏Ⅱ组和石氏伤膏Ⅲ组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实验观察用药4h未见石氏伤膏Ⅰ组出现镇痛效应。
詹育梅谢国斌陆瑞昶俞传刚戴继红金正均
关键词:镇痛药效
指套式光电容积振动法与动脉内导管法测压的比较
1992年
血压是循环系统重要的生理参数,无损伤性监测血压的方法研究在80年代以来获得较大进展。日本杏林大学第二生理学教室利用光电容积振动方法研制成具有多种校正因素,适用于不同手指直径的UV—101指套式血压监护装置。
陆瑞昶金正均周泽汉王关炎顾天华沈卫峰黄宗明
关键词:血压
无损伤性心阻抗图测定左室功能被引量:2
1996年
胸腔生物电阻抗基本原理是记录由于心脏收缩.主动脉射血所致胸腔阻抗变化。利用生物阻抗波形的一次微分峰值(dz/dt)max可提供无损伤性的反映左室泵功能参数.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
陆瑞昶
关键词:无损伤心阻抗图左室功能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生物电阻抗
整体阻抗法与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的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整体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7例多发性外伤患者,经床边应用热稀释法和整体阻抗法同步测定心输出量,每次每种方法均测定3次后取均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热稀释法与整体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线性相关,相关性良好;热稀释法与整体阻抗法所测心输出量数值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体阻抗法检测心输出量稳定、可靠且无创伤性,可作为临床重危病人长期连续监测的手段。
黄文红张小忆陆瑞昶石秀萍秦宗和孙仲琴
关键词:热稀释法心输出量
家兔高压电击伤后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探讨家免电击伤后早期坐骨神经的病理和肌电生理变化及其规律。 方法 建立高压电实验装置 ,采用微型数字储存式记录器 ,经计算机回放分析获得测定电流值 ,并进行肌电生理与病理学检测。 结果  5 0Hz时神经组织的平均等效电阻值为 (5 .99± 0 .88)kΩ ,电流密度平均值为 83.5mA/cm2 。肌电生理及病理学检查显示 ,坐骨神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结论 高压电击伤后 。
陈国华吴亚莉朱维平严根荣忻向荣王关炎陆瑞昶
关键词:电烧伤坐骨神经损伤肌电生理病理学
无创伤测量手指动脉血压初探
1993年
本文提出用手指套光电传感器无创伤测量人体手指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的方法,设计了仪器的线路,指出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在修正了动脉收缩压、平均压和舒张压三者之间关系后,可得到与水银血压计比较接近的测量值。这是一种安全、简单、易行,能自动间歇测量的血压计。
周泽汉顾培堃陆瑞昶马巧妹金永安
关键词:动脉血压无创伤
缺血预处理对高血脂大鼠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通过高血脂大鼠离体心肌缺血预处理模型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左心室收缩压 (L VSP)、左室收缩压最大变化速率 (dp/dt) max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丙二醛 (MDA)的影响。发现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相比 L VSP、(dp/dt) max明显下降 (P<0 .0 5 ) ;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缺血预处理组 L VSP、(dp/dt) max、GSH- Px、SOD值均明显升高 (P<0 .0 5 ) ,且接近于对照组 ,(dp/dt) max- L VSP环在重复灌注后 ,可见环体的收缩成分面积增加 ,MDA含量则下降。提示高血脂大鼠经心肌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缺血 /再灌注对高血脂大鼠心功能的损伤 。
张小忆黄文红石秀萍陆瑞昶
关键词:高脂血症缺血预处理SOD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