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历明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9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翻译
  • 4篇新诗
  • 4篇音乐
  • 3篇诗歌
  • 2篇音乐化
  • 2篇音乐性
  • 2篇文体
  • 2篇互动
  • 2篇互动生成
  • 2篇改写
  • 2篇白话
  • 1篇低俗文化
  • 1篇新月
  • 1篇新月派
  • 1篇徐志摩诗歌
  • 1篇徐梵澄
  • 1篇续写
  • 1篇雅文化
  • 1篇意象
  • 1篇意象主义

机构

  • 17篇华侨大学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闽南科技学院

作者

  • 17篇陈历明
  • 1篇李钢

传媒

  • 3篇文艺理论研究
  • 3篇华侨大学学报...
  • 3篇外国语文
  • 2篇外国语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外语研究
  • 1篇人民音乐
  • 1篇人民周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莎剧最早的汉译本:《海外奇谭》被引量:7
2016年
作为莎士比亚作品最早的汉译,《海外奇谭》于光绪29年(1903)由上海达文社率先出版,无译者署名,底本是根据英国散文家兰姆姐弟改写的《莎士比亚故事集》。此译本的出版时间还早于林纾的《吟边燕语》(1904),但一直少为学界所知,更无专文研究。然而,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译者从语言、文体与叙述方式的选择与误读等方面与晚清读者接受的相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章回小说的套路,在改写与再现、归化与异化之间取得了一个较好的平衡,在叙述结构、情节安排等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蓝本。此外,《海外奇谭》还无意中开了短篇小说译介之先河,其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陈历明
关键词:莎士比亚改写小说翻译
MIT的教学中,文学翻译何为?
翻译硕士的培养普遍重实用,这并没有多大问题,但因此忽略文学(翻译)却是一个歧途。因为文学(翻译)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代表一个民族语言纯度和人文素养的试金石。在MTI教学中加强文学翻译,不仅是培养学生...
陈历明
欧化白话与传教士的事功被引量:7
2013年
近一个世纪以来,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欧化)白话文的诞生肇始于"五四"前后以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然而,通过梳理传教士16世纪以来在中国传教时留下的各类历史文本,可以发现欧化白话并非起源于清末民初,而是明末清初,并与传教士的翻译和写作有着极深的渊源。现可见最早的天主教义白话译本是晚明期间西方传教士罗儒望的《天主圣教启蒙》,随后才有马礼逊的《华英词典》,宾威廉的译本《天路历程官话》、《续天路历程官话》,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和吴启太、郑永邦的《官话指南》等。近代传教士在使用汉语翻译基督教经典时,已经多次尝试运用欧化白话文了,这种不乏欧化色彩的白话语言,并非中西语言之间的生搬硬套,而是经过中国本土传统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化欧为己。但这些尝试一直没有进入我国文学史家的视野,其彰显的现代性,有意无意地为历史所压抑或遮蔽。事实上,传教士们以其目标明确的翻译和写作,(有意)无意间促成了欧化白话的生成,并因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开了先河。
陈历明
关键词:传教士欧化翻译白话文
鲍勃·迪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之流变
2023年
鲍勃·迪伦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蜚声欧美,但直到80年代初,中国才有零星译介;改革开放以来,迪伦在中国的译介趋向相对多元;迪伦于2016年以诗人歌手的身份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后,迪伦译介进入了相对繁盛期。检视这半个世纪以来迪伦在中国的旅行可知,社会变迁与抒情传统的底蕴驱动构成了外国文艺的中国译介。梳理迪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可以管窥特定时期的文艺政策如何影响外国文艺在中国的接受与流变,借此阐明其翻译与接受之嬗变的社会文化成因。
马双陈历明
关键词:鲍勃·迪伦歌曲文艺政策审美
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与翻译——以徐志摩为例被引量:6
2017年
自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1959年)一文发表以来,海内外学界就不乏对影响研究(有意)无意的误读或误释。就中国现代诗歌而言,避谈影响及其转化便无法厘清其逻辑生成机制。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徐志摩的诗歌写作与翻译的内在联系,管窥中国现代诗歌的生成,阐明现代诗人将"影响之焦虑"化为革新之动力,通过自己多方位的创作与翻译,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等方面创造性地转化了西方诗体,不仅使现代(白话)新诗收获了文体的繁荣,也极大扭转了新诗的非诗化发展趋势,找回了它应有的艺术气质。诗人以其独特的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对此给出了足堪垂范后人的答案,尽管仍未完全成熟。对于郭沫若、闻一多、冯至、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诗人翻译家亦当如是观之。
陈历明
关键词:互动生成翻译
胡适译诗《关不住了》的版本考辨被引量:1
2019年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白话新诗的第一本个人诗集,其译诗《关不住了》被其目为“‘新诗’成立的纪元”,成为自己的得意之作。但此诗在胡适亲自审定的由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出版的《尝试集》,以及后来的两套大型文集中都出现了较大的疏漏,与其1919年最初发表于《新青年》的同名版本大异其趣,乃至以讹传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胡适白话诗学的研究。本文特此考辨正之,并旁证胡适白话诗学受到美国意象派的影响。
陈历明
关键词:《尝试集》版本考辨新诗
音乐化:徐志摩的诗歌美学被引量:1
2018年
五四以来的白话新诗一直多受诟病,除了因语言的俗白透明而缺乏意境深度外,很重要的不足就是音乐性问题,与古典诗歌相比则更为彰显。但徐志摩却是一个例外,他通过阅读、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将中外诗歌的音乐化(主要包括音节、音韵、律动与再现等音乐写作手法)呈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性转化。如果说徐志摩的诗歌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富于音乐性,那么,其音乐性最突出地表征为音乐再现艺术的运用,主要体现为完全再现、部分再现和变奏再现及其综合运用。本文通过实例分别阐明其音乐性的师承以及音乐诗学的内涵,将其置于中外诗歌音乐性探求的纵横坐标中,借此为新诗的音乐性正名并予以反思。质言之,徐志摩为新诗的艺术化与音乐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石,促成了新诗的文学性与音乐性本质的回归,值得后来者总结继承并光大之。
陈历明
关键词:音乐化
续写文学翻译史——《牛津英语文学翻译史》的启示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通过评述《牛津英语文学翻译史》来反思我国翻译文学史的写作,认为这种写作更应该将历时的纵向描写与共时的横向展开相结合,探讨翻译文学之所以发生、发展的文化理据,并进一步阐述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如何参与目标语文学/文化的构建与生成,由此提出续写中国文学翻译史。
李钢陈历明
关键词:翻译文学重写
庞德的音乐诗学探颐被引量:1
2021年
庞德始终关注并强调诗歌与音乐的相互关系,并依此构建了独特的音乐诗学。为了反抗表征为五步抑扬格的“节拍器序列”的僵化传统诗律,他依据情感的“音乐序列”提出了“绝对节奏”,以期在音乐节奏的“固定元素和可变元素”中求得平衡。为了发掘语言与音乐的互动效果,增强自由诗歌的艺术性,他创新了“音诗”理论,以期“通过言语的声音和节奏来诱发情感的交互作用”;同时,为了融合东西方跨越语言文化的多主题、多声音,他创造性地使用赋格的手法统筹《诗章》的文体结构,使碎片化的诗歌主题皆有法可依。庞德的音诗理论为欧美现代新诗的批评与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诗歌的本质,并反思中国诗歌中的自由与格律等诗学本体问题。
陈历明
关键词:音诗赋格
徐志摩诗歌创作与翻译的互动生成被引量:5
2018年
徐志摩通过自己多元化的创作与翻译,尝试并创造性地转化了众多西方诗体,在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中找到了良好的平衡和契合点,极大丰富了现代(白话)新诗的文体形式,也较好地避免了新诗伊始广为诟病的非诗化之弊端,促成了其音乐美学艺术气质的回归,值得后人发扬光大。五四以来的闻一多、戴望舒等现代诗人翻译家(或译者诗人)亦可如是观之。就中国新诗而言,外来影响是新诗现代性生成的条件与结果,无需回避,借此反思学界对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的误读。
陈历明马双
关键词:文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