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艳
- 作品数:17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核因子-κB在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以核因子-κB(NF-κB)为核心的信号转导系统是目前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NE—κB对肝细胞功能的调节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也可通过激活肝星形细胞和枯否细胞及肝内浸润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参与肝内炎症的发生。目前,对于肝衰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肝脏衰竭以及衰竭后肝细胞再生的机制。本组资料主要检测了急性肝衰竭大鼠静脉血及肝脏中NF-κBp65的表达,以了解NF-κBp65在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陈立艳颜炳柱毕蔓茹杨宝山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 外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肝再生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保护组。模型组和保护组一次性腹腔注射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保护组于造模前60min给予VEGF腹腔注射,而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分别注射同等体积的0.5%氯化钠溶液作为对照,给药后6h分别留取血清、肝组织标本。检测肝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保护组小鼠血清ALT[(328.44±38.26)U/L比(754.55±89.58)U/L]和AST[(345.94±53.86)U/L比(812.66±72.68)U/L]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保护组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减轻。保护组小鼠血清HGF水平[(1.31±0.09)ng/L比(0.56±0.05)ng/L]和肝组织中PCNA表达阳性率[(30.34±2.58)%比(11.63±1.08)%]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外源性VEGF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关。
- 颜炳柱王晓韧康岚陈立艳李凤竹杨宝山
-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肝再生
- Keap1-Nrf2-ARE抗氧化通路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肝脏是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仅参与机体生长、提供营养、提供能量,还有助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新陈代谢、胆汁的分泌以及维生素的储存[1]。肝脏由实质细胞(肝细胞)和非实质细胞组成,后者包括肝星状细胞(HSC)、肝窦内皮细胞(SECs)、巨噬细胞(KCs)等[2],这些细胞都能以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的方式,在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和进展中起到调节作用。
- 杨战杨宝山颜炳柱毕蔓茹陈立艳
- 关键词:肝脏疾病抗氧化肝窦内皮细胞细胞组成肝星状细胞
- 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45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保护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和保护组一次性腹腔注射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保护组于造模前30min予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CA-074me)腹腔注射,而模型组、对照组分别注射同等体积的0.5%氯化钠溶液作为对照,给药后6 h分别取血清、肝组织标本。检测肝功能变化及凝血酶原时间(PT),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细胞色素c表达,RT-PCR检测肝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另取75只小鼠按上述方法分组处理,每组25只,比较各组小鼠24 h存活率。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保护组小鼠24 h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分别为76%(19/25)和36%(9/25)(x^2=8.12,P<0.05);保护组小鼠血清ALT[(568.50±45.68)U/L比(1394.55±78.58)U/L]、AST[(755.16±51.14)U/L比(1 488.72±64.62)U/L]、TBil[(22.82±2.04)μmol/L比(52.08±4.10)μmol/L]和PT[(14.26±.32)s比(17.40±0.30)s]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保护组小鼠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减轻,凋亡指数明显下降[(18.4±2.6)%比(30.4±2.8)%,P<0.05];保护组小鼠肝组织中细胞色素c[(0.19±0.02)比(0.33±0.05)]和Caspase-3[(0.18±0.03)比(0.34±0.0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 CA-074me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肝细胞炎性反应、坏死和凋亡,降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CA-074me下调细胞色素c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 颜炳柱陈立艳康岚毕蔓茹王晓韧杨宝山
-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细胞凋亡细胞色素C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
- 早期肾脏损害不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早期肾脏损害不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分析首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哈尔滨地区早期肾脏损害不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首诊误诊原因。结果共收集318例患者病例资料,以中度发热为主(66.04%);仅35.22%患者有"三痛","三红"(24.84%)和"三肿"(21.70%)并不多见;恶心、呕吐(61.94%)和腹痛、腹胀(44.97%)常见;实验室检查提示肝脏、心肌损伤为主;血白细胞多数正常或稍低(72.96%),血小板降低仍常见(87.42%);越期现象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约8.17%;首诊误诊率约34.59%。结论需重视早期肾脏损害不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减少首诊误诊率。
- 颜炳柱陈立艳毕蔓茹康岚周晓玲杨宝山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
- 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二科住院和门诊复查的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应用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共25例,单一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共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的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以及HBe Ag定量。结果:治疗半年后,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HBe Ag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可以有效的降低HBe Ag量,促进e抗原转阴,减少病毒复制。
- 王晓韧陈立艳毕蔓茹颜炳柱康岚杨鹏飞李文松杨宝山
- 关键词:胸腺肽Α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HBEAG
- 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1μmol/L的住院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及TBIL、ALT、γ-GT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4.12%vs 76.32%,P<0.05);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和肝功能(TBIL、ALT、γ-G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TBIL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ALT和γ-GT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颜炳柱陈立艳康岚毕蔓茹王威杨宝山
- 关键词:前列地尔腺苷蛋氨酸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s)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数量、免疫抑制功能的变化,探讨CD4+CD25+Tregs参与AIH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例AIH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Tregs数量的百分比及绝对数量;采用共同培养方法检测AIH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的免疫抑制功能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检测AIH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中FoxP3mRNA的表达。结果:AIH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数量明显低于HCs(p<0.01);混合淋巴细胞共同培养结果显示,AIH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抑制功能明显低于HCs组(p<0.01);AIH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的FoxP3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与HC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D4+CD25+Tregs细胞的数量的减少和Foxp3表达的降低所造成的CD4+CD25+Tregs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受损可能是AIH发病的一个因素。
- 周慧朱丽影王威颜炳柱陈立艳
-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
- 肝功能衰竭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HF)在临床研究中,因为病情复杂、影响因素多、缺乏对照,往往难以确切的判断疗效。建立理想的HF模型,是进行研究的基础。Terblanche和Hickman曾提出理想HF模型的标准:(1)可逆性:
- 陈立艳段钟平周莉颜炳柱毕蔓茹马英骥
- 关键词:四氯化碳
- 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评价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17例分为两组:抗病毒治疗组58例,服用小剂量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疗程12mo;对照组59例,服用一般护肝、降酶药物.结果:抗病毒治疗组治疗12moHCVRNA转阴率为93.1%,对照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抗病毒治疗后随着HCVRNA的转阴ALT均下降到40U/L以下,而对照组ALT水平经降酶治疗后可暂时降至正常,停药后又会出现升高.抗病毒治疗组中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2例(3.3%)因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结论: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陈立艳周莉马英骥颜炳柱毕蔓茹杨宝山王威
-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