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明

作品数:26 被引量:9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关节
  • 8篇关节置换
  • 6篇置换术
  • 6篇膝关节
  • 5篇韧带
  • 5篇手术
  • 5篇全髋
  • 5篇人工韧带
  • 5篇骨折
  • 4篇全膝关节
  • 4篇全膝关节置换
  • 4篇全膝关节置换...
  • 4篇全髋关节
  • 4篇髋关节
  • 4篇膝关节置换
  • 4篇膝关节置换术
  • 4篇交叉韧带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前交叉韧带
  • 3篇全髋关节置换

机构

  • 20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厦门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姜堰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6篇黄建明
  • 20篇康一凡
  • 13篇沈锋
  • 7篇眭杰
  • 7篇林志金
  • 5篇刘好源
  • 5篇汪滋民
  • 5篇陈奇
  • 4篇陈峰嵘
  • 3篇陈智
  • 3篇扶晓明
  • 3篇叶志扬
  • 3篇王谦
  • 2篇贾一鑫
  • 2篇陈小林
  • 2篇徐天睿
  • 2篇黄哲元
  • 2篇陈瑞松
  • 2篇曹烈虎
  • 2篇王进

传媒

  • 6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临床与病理杂...
  • 2篇第十一届全军...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骨科
  • 1篇2013年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筛眼技术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结合筛眼技术治疗髋臼骨质严重硬化性髋关节骨关节炎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21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筛眼技术治疗髋臼骨质严重硬化性髋关节骨关节炎。男性1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7岁。平均随访时间3年(24~60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对结果进行评估。术前及随访时进行摄片观察。根据全髋置换预期目标实现调查表评估患者术后随访满意度。结果:所有植骨块均获得愈合。无植骨块塌陷和髋假体松动。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51分增加到88分。根据全髋置换预期目标实现调查表,患者术后满意度为89%。结论:结合筛眼技术加自体股骨头骨泥植骨重建髋臼侧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质严重硬化性髋关节骨关节炎可获得良好结果。该方法髋臼固定可靠,可保留髋臼的骨量。
刘好源黄哲元黄建明陈峰嵘徐天睿叶志扬陈小林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骨关节炎
股骨矩替代型翻修型股骨柄假体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 骨折的早期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估Mallory-Head系列股骨矩替代型翻修型股骨柄假体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股骨矩替代型翻修型股骨柄假体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其中女12例,男4例,年龄在72~91岁,平均79岁。结果:手术时间45~65 min,平均52 min;出血量为140~350 mL,平均180 mL;住院时间14~19 d,平均15 d。术后16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根据Engh等标准,16例股骨矩替代型翻修型股骨柄均为骨性固定;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65~91分,平均87.8分;其中优12例,良3例,差1例。结论:Mallor y-Head系列股骨矩替代型翻修型股骨柄假体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早日下地行走,提高生活质量。
陈峰嵘刘好源陈瑞松黄建明陈小林谢德胜
关键词:髋骨折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人工韧带的临床研究与技术应用
黄建明康一凡刘好源陈峰嵘简国坚
项目简介在运动医学领域里,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已可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交叉韧带损伤的重建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移植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始终是充满争议的话题。自体和同种异体移植物都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材料来源有限,且临床...
关键词: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人工韧带
肩袖冈上肌骨-肌腱结合部损伤愈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旨在建立与人肩关节骨-肌腱结合部损伤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通过在SD大鼠肩关节冈上肌与肱骨骨腱结合部造成损伤与重建手术,分别于术后7、14、21 d处死大鼠,切取冈上肌腱远端以及与其相连的肱骨骨块为一个完整的BTJ样本,并取未手术肩袖冈上肌的正常BTJ样本为对照,并通过HE染色,观察比较愈合过程不同时间BTJ中瘢痕组织的形成和转归特点及纤维软骨的分布及其与正常BTJ的差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不同时间BTJ组织内TGF-β1、AR-Smads(包括Smad 2和3)的分布及其与正常BTJ的差别。[结果]HE染色肌腱纤维、软骨以及骨组织层次清楚,细胞排列整齐。术后7、14 d梭形成纤维细胞满视野。术后21 d成纤维细胞内可见散在少量软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正常对照组的TGF-β1、AR-Smads呈低表达;术后7、14、21 d时TGF-β1和AR-Smads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在14 d时达到高峰。[结论]该大鼠肩关节骨腱结合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较好的模拟了BTJ损伤后的愈合过程,是一种新型、可靠、理想的动物模型。
陈奇眭杰陈智黄建明刘欣伟汪滋民康一凡
关键词:动物模型冈上肌
全髋置换两种不同手术入路髋臼假体前倾角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分析后外侧和直接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前倾角的差异。方法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86例90髋采用直接外侧入路40例42髋,后外侧入路46例48髋。术中测量髋臼假体安放时的前倾角,术中髋关节屈伸角度及术后脱位发生率。结果直接外侧入路术中髋臼假体放置的前倾角为8~20°,后外侧入路中髋臼假体放置的前倾角为15~30°,术中髋关节中立位的最大屈曲角度分别为95~120°和90~110°,最大后伸角度分别为10~25°和20~35°。外侧入路组术后未出现髋关节脱位,后外侧入路组术后出现2例髋关节后脱位。结论不同手术入路对髋臼假体前倾角的放置有不同的要求,直接外侧入路中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应当比后外侧入路中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小。
陈为民黄建明康一凡
关键词: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髋臼假体前倾角
GEMINI PS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初期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GEMINI PS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初期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采用LINK公司的膝关节假体GEMINIPS行TKA治疗膝关节疾患28例(32膝),术前及术后应用膝关节HSS评分、疼痛评分、膝关节屈曲度及活动度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9.8个月,术后3周与术前HSS评分、疼痛评分、膝关节屈曲度及活动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S评分:优24膝,良8膝,短期优良率100%。结论 GEMINI PS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改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并且能在术后短期内提升膝关节活动度,达到高屈曲状态。其手术效果取决于适应证的选择,假体的设计改良,成熟的手术技术以及良好的术后康复。
陈奇陈智眭杰黄建明汪滋民康一凡
关键词:GEMINIPS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下肌损伤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下肌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肩胛下肌损伤的关节镜治疗,男18例,女12例;年龄29~72岁,平均(52.9±13.3)岁;Lafosse III型16例,II型11例,IV型3例;术前术后采用ASES评分和UCLA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7.3)个月;ASES评分:术前总分(46.8±9.8)分,末次随访(89.7±5.6)分(P=0.001);UCLA评分:术前(16.3±3.3)分,末次随访(30.2±3.2)分(P=0.000);优良率为90%。[结论]关节镜下修复肩胛下肌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术中如何正确辨认逗点征及正确处理肱二头肌长头腱和喙突成型,对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效果可能存在重要影响。
黄建明李跃叶志扬汪滋民康一凡刘好源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治疗肩关节
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伴后外侧韧带结构损伤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评价应用LARS人工韧带在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并有限切开重建后外侧韧带结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1月-2008年9月,采用LARS人工韧带同时重建12例后交叉韧带伴后外侧韧带结构损伤。男10例,女2例;年龄19~43岁,平均26.5岁。交通伤10例,重物砸伤2例。病程4~12周,平均6.4周。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按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标准均为D级,Lysholm评分为(53.2±3.1)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60个月,平均32.2个月。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均为A级,Lysholm评分为(91.5±2.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T-1000检查提示患膝前向及后外向松弛度差异均<3mm。结论应用LARS人工韧带在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同时有限切开重建后外侧韧带结构,术后膝关节可获即时稳定,利于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林志金贺伶沈锋黄建明曹烈虎陈凤梅康一凡
关键词:LARS人工韧带后交叉韧带
BetaCup^(TM)髋臼系统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BetaCupTM髋臼系统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方法采用BetaCupTM髋臼系统对髋关节疾病74例(84髋)进行THA治疗。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术前评分(40.5+9.5)分,最后随访时评分(92.6+8.7)分。采用t检验(SPSS 13.0)比较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值(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Harris评分:优67髋,良13髋,可4髋,优良率为95.2%。未发现髋臼松动。结论 BetaCupTM髋臼系统应用于THA,有较好的活动范围和较低的脱位率,为关节置换提供了理想的选择。
眭杰康一凡沈锋黄建明
关键词:髋关节疾病THA
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大小直径股骨头的早期比较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应用不同直径的股骨头的临床效果,并作相应的比较。[方法]2008年9月~2009年10月,本院共施行136例(157髋)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59例(68髋),女77例(89髋),年龄27~81岁(平均61.3岁);均采用德国LINK BetaCupTM复合陶瓷界面非骨水泥压配固定髋臼系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诊断显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6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46髋,骨关节炎15髋,强直性脊柱炎11髋,类风湿性关节炎3髋,股骨颈骨折GardenⅣ型6髋。术中根据髋臼磨挫直径大小选择相应的股骨头假体(直径分别为28,32,36 mm),根据股骨头假体的直径大小分为3组,Φ28 mm组69髋,Φ32 mm组31髋,Φ36 mm组57髋,通过术前及术后的Harris评分了解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2个月),Φ28 mm、Φ32 mm、Φ36 mm股骨头术前Harris总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范围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Harris总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每组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股骨头直径越大术后活动范围改善就越明显(P<0.05)。[结论]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直径的选择对术后疼痛的缓解差异性并无影响,但在髋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方面大直径的球头要优于小直径的球头。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手术技术及患者自身条件的要求较高,不可盲目追求大直径而忽略髋臼的实际承载条件。
沈锋唐昊黄建明扶晓明眭杰刘碧峰林志金康一凡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人工关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