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霞

作品数:17 被引量:245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抗氧化
  • 5篇抗氧化能力
  • 3篇脂肪
  • 3篇小麦
  • 3篇苦味
  • 3篇饱和脂肪酸
  • 3篇不饱和脂肪
  • 3篇不饱和脂肪酸
  • 2篇多酚
  • 2篇厌氧
  • 2篇芍药
  • 2篇生物化学
  • 2篇生物化学教学
  • 2篇提取液
  • 2篇铁氧化物
  • 2篇自由基
  • 2篇邻苯
  • 2篇邻苯三酚
  • 2篇抗氧化活性
  • 2篇化学教学

机构

  • 15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5篇黄海霞
  • 4篇史国安
  • 3篇孙丽蓉
  • 3篇范丙友
  • 3篇李友军
  • 3篇吴金芝
  • 3篇郭秀璞
  • 3篇郭大勇
  • 2篇黄明
  • 2篇陈明灿
  • 2篇王旭刚
  • 2篇刘美佳
  • 2篇张晓彤
  • 2篇付强
  • 2篇陈晓
  • 2篇常圣鑫
  • 1篇刘领
  • 1篇郭香凤
  • 1篇付国占
  • 1篇高水平

传媒

  • 2篇土壤学报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黄海霞史国安郭秀璞范丙友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课实验教学改革数据处理能力生物化学教学
褐土中铁的氧化还原与碳素转化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泥浆厌氧恒温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光照对旱作褐土中氧化铁的厌氧还原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土壤中铁氧化物的还原-氧化过程与碳素转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旱作褐土中游离铁氧化物的55.31%可在厌氧避光条件下发生还原,厌氧光照条件下游离铁氧化物的还原率最大仅为38.90%,还原产生的Fe(Ⅱ)可能被蓝细菌中的鱼腥蓝细菌属光合过程产生的氧氧化,40 d培养后其游离铁氧化物还原率低至7.95%。厌氧避光条件下培养40 d后土壤中水溶性总碳、无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69%和246%,厌氧光照条件下水溶性总碳和无机碳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0 d培养后仅为反应前的47%和70%。水溶性总碳和无机碳含量分别与Fe(T)和Fe(Ⅱ)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孙丽蓉黄海霞王旭刚郭大勇王利朋刘素云
关键词:铁氧化物
牡丹嫁接品种活性成分的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旨在探究嫁接后牡丹体内活性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为开发牡丹在天然抗氧化剂和医药保健等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本研究以洛阳红、凤丹白和洛阳红嫁接品种、凤丹白嫁接品种的牡丹根为材料,研究了95%乙醇提取物在1,1-二苯-2-苦味肼(DPPH)自由基体系、卵黄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PUFA)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对比分析不同品种牡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嫁接品种提取液中芍药苷、牡丹酚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牡丹品种;其中,"凤丹白"的活性成分含量最为丰富。嫁接品种提取液抗卵黄脂蛋白PUFA过氧化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个牡丹品种,在高浓度下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强,且其抗氧化能力与提取液浓度之间呈现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效应,但其对O2-·的清除能力却明显弱于其他两个牡丹品种。[结论]牡丹根提取液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嫁接后,牡丹体内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黄海霞刘领齐欢欢张静张志新宋兵兵
关键词:嫁接抗氧化能力不饱和脂肪酸
芍药根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为开发芍药在天然抗氧化剂和医药保健等相关领域的应用价值,以粉绫红株、红茶花、赵园粉、玲珑玉和白玉盘5个品种芍药根为材料,研究了95%乙醇提取液在α,α-二苯-β-苦味肼(DPPH)自由基体系、卵黄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对比分析不同品种芍药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芍药根提取液均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对卵黄脂蛋白PUFA过氧化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升高抗氧化效果越好。芍药根提取液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黄海霞付强陈晓常圣鑫张晓彤刘美佳张涛
关键词:芍药抗氧化能力多不饱和脂肪酸邻苯三酚
厌氧条件下水稻土中铁硫循环与光照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恒温厌氧培养试验研究了黑暗、光照、黑暗转光照和光照转黑暗条件下水稻土中硫酸盐还原和铁的氧化还原。结果表明光照是调控土壤铁、硫生物化学转化的一个关键环境因素,光照对铁、硫还原的抑制作用体现在5 d后。黑暗培养30 d土壤游离铁的70.07%可被还原;光照培养时35.60μmol g-1Fe(III)先被还原后被氧化,30 d后仍有32.70%的游离铁被还原,转黑暗后被氧化的铁可再次被还原。黑暗时土壤中99.50%的水溶性硫酸盐(WSS)在可5 d内被还原,光照培养30 d有42.73%的WSS被还原。水溶性无机碳(WSIC)与体系中Fe(II)和WSS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无光照转换时水溶性有机碳(WSOC)与Fe(II)和WSS的转化速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黑暗条件下WSOC>7.89μmol g-1时,体系中Fe(III)和WSS还原;光照条件下WSOC>8.27μmol g-1时体系中Fe(III)还原,WSOC>8.40μmol g-1时WSS还原。
王旭刚徐晓峰孙丽蓉郭大勇黄海霞王发园
关键词:水稻土铁氧化物
牡丹籽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01
2013年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牡丹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油萃取率的3个因素(温度、压力和时间)进行了考察;以萃取率为响应值,以温度、压力和时间3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L934),对提取条件较为温和、对油脂抗氧化性成分破坏较小的超临界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DPPH法和亚铁离子(Fe2+)诱导的过氧化体系法,以油酸为对照,研究了压榨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两种工艺提取的牡丹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对萃取率影响最大,其次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萃取率影响最小;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牡丹籽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35℃、压力30 MPa、时间60 min,牡丹籽油的萃取率为28.86%;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90%,其抗氧化性质与脂溶性抗氧化剂类似;超临界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明显高于压榨油,而经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则低于压榨油,说明超临界CO2提取的牡丹籽油品质优于压榨油,建议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高附加值牡丹籽油。
史国安郭香凤金宝磊黄海霞王玮张淑霞王凤楼
关键词:牡丹籽油超临界CO2萃取脂肪酸组成抗氧化活性
小麦多酚氧化酶特性及褐变控制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小麦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及其褐变的控制方法,为提高小麦品质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对洛阳地区5个品种小麦籽粒PPO的催化特性、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抑制剂对PPO的褐变抑制作用。[结果]小麦PPO活性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6.0;柠檬酸、抗坏血酸、半胱氨酸等抑制剂均可有效抑制PPO的活性,且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大PPO活性降低越明显。[结论]可通过调节合适的温度、pH值和添加一定浓度的抑制剂有效地防止PPO褐变的发生。
黄海霞张真吴金芝
关键词:小麦多酚氧化酶抑制剂褐变
牡丹多糖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和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作用被引量:8
2017年
为探讨牡丹多糖抗氧化及其清除亚硝酸根离子的能力,对牡丹根进行脱脂、去蛋白等操作,建立了牡丹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同时测定牡丹根中主要物质组成;通过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多糖溶液对DPPH自由基、O_2·和NO_2的清除率,评价牡丹多糖清除自由基和亚硝酸根离子的活性。结果表明,牡丹根的物质组成大致为:粗脂肪含量为6%,蛋白质含量为12%,多糖含量较为丰富,约为29%。确定了制备牡丹多糖的去蛋白最佳方案为:Sevage试剂中氯仿与正丁醇体积比为3∶1,多糖提取液与Sevage试剂添加量体积比为4∶1。牡丹多糖对2种自由基和NO_2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逐渐增大,清除率变化趋势表现为先急剧增大,再缓慢升高,最后趋于稳定。对DPPH自由基、O_2·和NO_2达到较好清除效果的多糖质量浓度分别为2.5、2.5、1.0 g/L。牡丹多糖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黄海霞孙丽蓉司晓磊郁飞燕
关键词:多糖自由基亚硝酸根
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竞赛及其创新思维方法的思考被引量:1
2009年
回顾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背景与经过,分析了3组科学家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得失,论述了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史国安范丙友郭秀璞施江黄海霞高双成
关键词:DNA双螺旋结构诺贝尔奖创新思维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光合作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66
2008年
豫西旱地大田条件下,对一次深翻、免耕覆盖、深松覆盖、传统耕作4种耕作方式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后期,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能有效延缓小麦旗叶叶绿素降解,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改善旗叶光合性能,促进干物质积累,产量分别比传统耕作提高9.26%和10.2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传统耕作提高10.29%和15.57%。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覆盖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速率提高了5.48%,Fv/F0值提高了26.72%,Fv/Fm值提高4.88%,φPSⅡ值和1-qP/qN值与其它耕作方式相比差异不显著。
吴金芝黄明李友军陈明灿姚宇卿郭大勇黄海霞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光合作用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