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宝文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超声
  • 2篇耦合剂
  • 2篇腺癌
  • 2篇肝包虫
  • 2篇肝包虫病
  • 2篇包虫
  • 2篇包虫病
  • 2篇超声检查
  • 2篇超声科
  • 2篇虫病
  • 1篇单中心研究
  • 1篇胆碱酯酶
  • 1篇胆碱酯酶复活...
  • 1篇调温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诊...
  • 1篇心肌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机构

  • 14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作者

  • 14篇齐宝文
  • 4篇张利
  • 3篇吕娟
  • 2篇何惠丽
  • 2篇刘焱
  • 2篇张梦琪
  • 1篇马楠
  • 1篇马超
  • 1篇石亚妹
  • 1篇武丽君
  • 1篇于兰
  • 1篇田广磊
  • 1篇孟塬
  • 1篇宋巍
  • 1篇张杰
  • 1篇王凤霞
  • 1篇张月萍
  • 1篇陈雄
  • 1篇黄季江
  • 1篇马志刚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妇儿健康导刊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与CT诊断单囊型肝囊性包虫病的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经超声、CT对单囊型肝囊性包虫病的诊断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3年1月—2019年12月同时进行CT和超声检查的140例行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单囊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影像学特征,包虫大小与囊壁厚度之间的相关性,超声与CT检查的诊断效能。判断超声、CT对单囊型肝囊性包虫病的指导价值。结果:140例患者手术病理共确定155个病灶,单囊型肝囊性包虫病灶135个,非包虫病灶20个,超声检查的敏感度96.30%、特异性80.00%,准确率94.19%;CT检查的敏感度82.22%、特异性80.00%,准确率81.94%。超声、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Kappa值分别为0.747和0.436,一致性较好。测量单囊型肝囊性包虫的大小与囊壁厚度呈负相关(r=-0.870)。结论:单囊型肝囊性包虫病灶囊壁的双层壁是诊断的关键,超声的准确性要好于CT,可以更加精准地诊断单囊型肝囊性包虫病,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齐宝文张梦琪张利马志刚
关键词:超声检查CT肝包虫病
二维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二维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癌患者分别使用二维超声检查与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式检出率、超声指标。结果: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率远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阻力指数远大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周边声晕、微钙化、低回声、颈部淋巴结检出率远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结论:在诊断甲状腺癌时,建议首先采用二维超声,然后配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时确诊。
唐钰姣万静齐宝文
关键词: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癌
磁共振成像与超声检查在胎儿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检查在胎儿颅内出血(IC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检查中发现颅内结构异常的305例胎儿,后经MRI诊断为ICH的30例胎儿MRI和超声影像资料,对胎儿颅脑出血部位、出血面积、MRI分期、脑室扩张程度及颅内其他疾患进行统计,比较分析MRI、超声检查在不同出血级别中的诊断差异。结果MRI检出率为9.84%(30/305),超声检出率为6.56%(20/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Ⅰ级出血病灶检出率低,对比超声检查图像,MRI能更全面地评估胎儿ICH的脑内损伤情况。
古力斯坦·卡迪尔齐宝文刘焱何惠丽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产前超声检查
miR-221-3p靶向沉默PARP1对三阴乳腺癌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miR-221-3p通过PARP1调节三阴乳腺癌(TNBC)细胞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行肿瘤切除术的TNBC患者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癌旁组织、TNBC组织、TNBC化疗耐药组织和TNBC化疗敏感组织中miR-221-3p及其PARP1表达,取对数期MDA-MB-231细胞,将添加0.1μg/mL ADM的培养基加入细胞内,培养获得耐药的MDA-MB-231/ADM细胞。miR-221-3p inhibitor与inhibitor NC分别转染MDA-MB-231/ADM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实验分析肿瘤细胞内Bax、Caspase-3、Caspase-9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221-3p的潜在靶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221-3p与PARP1之间的关系,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下调miR-221-3p表达后PARP1、BRD7蛋白表达情况。PARP1 siRNA与siRNA NC分别转染MDA-MB-231/ADM细胞,分别利用CCK-8、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药物敏感性和凋亡情况。最后分析上调miR-221-3p通过PARP1对MDA-MB-231/ADM细胞药物敏感性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TNBC组织中miR-221-3p表达下调(P<0.01),PARP1表达上调(P<0.01);与TNBC化疗敏感组织相比,TNBC化疗耐药组织中miR-221-3p表达下调(P<0.01),PARP1表达上调(P<0.01)。下调了miR-221-3p表达抑制了MDA-MB-231/ADM细胞的药物敏感性,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miR-221-3p靶向PARP1,下调miR-221-3p促进了PARP1蛋白表达,而抑制了BRD7蛋白表达,PARP1 siRNA转染MDA-MB-231/ADM细胞后促进了BRD7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上调了细胞药物敏感性。而过表达miR-221-3p通过PARP1上调了细胞凋亡和药物敏感性。结论miR-221-3p靶向沉默PARP1增加TNBC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马楠齐宝文徐蓉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PARP1
6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农村基层医院常见急症之一,它发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抢救或救治不当,患者可迅速死亡。本研究目的为总结我院近年来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体会,为基层医院救治农药中毒患者提供更多救治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62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析病例的发病情况和救治方法,并评价不同中毒剂量和不同救治时间患者的预后。结果:62例患者中,中、重度中毒45例,其中救治成功56例,4例因中毒时间较长,毒量大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仔细观察患者症状,详细询问中毒途径及量,合理应用解毒药,维持呼吸功能,防止反跳,重视救治后的护理。
史先琴齐宝文张月萍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临床救治
肌肉骨骼超声与临床检查在疑似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一致性评估
石亚妹齐宝文武丽君
血清学指标联合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联合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65例)和良性组(111例),检测2组血清学指标,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以及糖类抗原125。观察比较2组患者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指标联合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以及糖类抗原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23±6)μg/L比(14±3)μg/L、(18±4)μg/L比(15±3)μg/L、(38±7) k U/L比(22±5) k U/L](均P <0. 05)。恶性组患者峰值时间明显短于良性组[(31±8) s比(44±10) s],峰值强度、增强速率、消退速率均明显大于良性组[(72±6) d B比(58±4) d B、(2. 1±0. 6) d B/s比(1. 1±0. 3) d B/s、(0. 134±0. 040) d B/s比(0. 083±0. 021) d B/s](均P <0. 0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达峰时间、峰值强度诊断肝脏恶性肿瘤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71、0. 623、0. 765、0. 701、0. 844,各指标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 903。结论血清学指标与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二者联合运用可有效提高对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齐宝文吕娟张利
关键词:肝脏肿瘤血清学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良恶性
新疆地区肝包虫病患者临床特征和诊疗模式及预后的十年回顾性分析:一项单中心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背景肝包虫病是我国西部地区严重威胁游牧民健康的高发病之一,随着肝脏外科精准化、微创化手术理念的发展,肝包虫病手术方式尤其是腹腔镜肝脏切除技术日渐成熟,因此肝包虫病在手术方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回顾过去10年间手术方式、诊疗模式的变迁对探讨肝包虫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近十年间新疆地区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模式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8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23例肝包虫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因2014年前后新疆地区逐渐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为方便统计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故以此为节点分为第一阶段(2009—2013年,324例)、第二阶段(2014—2018年6月,399例)。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手术方式、术后是否有C级胆漏、复发情况、发现疾病方式、入院时检查方式、术后是否坚持口服阿苯达唑及有无局部复发/转移。采用门诊、住院复查、信函及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以获得预后资料,患者术后3年内每隔3个月随访1次,3~5年每半年随访1次。结果不同阶段患者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患者行腹腔镜内囊和/或外囊次全切除、腹腔镜外囊完整摘除、腹腔镜下解剖性肝段切除者所占比例高于第一阶段,行开腹内囊和/或外囊次全切除及开腹外囊摘除者所占比例低于第一阶段(P<0.05)。第二阶段患者因不适症状发现疾病者所占比例低于第一阶段,普查或筛查发现疾病者所占比例高于第一阶段(P<0.05);第二阶段入院时行腹部彩超、腹部彩超低频+高频、腹部增强CT筛查者所占比例高于第一阶段(P<0.05);第二阶段术后坚持口服阿苯达唑者所占比例高于第一阶段(P<0.05)。第二阶段患者局部复发、C级胆漏、术后肝功能异常、术后腹腔感染、术中出血>775 ml发生率低于第一阶段
张杰齐宝文宋巍王锦国巴合提·卡力甫李玉鹏田广磊孟塬陈雄
关键词:疾病特征预后
超声介导细菌性肝脓肿置管引流术和单纯抽吸术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张利吴乃安周晓舟黄季江于兰齐宝文徐蕾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置管引流术超声介导抽吸术疗效脓肿引流术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耦合剂喷涂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科检查用耦合剂喷涂装置,包括储存本体、喷涂盘;所述喷涂盘通过输送管与储存本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超声科检查用耦合剂喷涂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节省时间,降低了实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齐宝文张梦琪冯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