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文广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理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吸附脱硫
  • 4篇酸性
  • 3篇分子
  • 3篇分子筛
  • 3篇表面酸性
  • 2篇脱硫
  • 2篇脱硫性能
  • 2篇光谱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2篇Y型分子筛
  • 2篇催化
  • 1篇阳离子
  • 1篇样品前处理
  • 1篇乙醛
  • 1篇异构化
  • 1篇英文
  • 1篇原位红外
  • 1篇原位红外光谱

机构

  • 8篇辽宁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抚顺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抚顺师范高等...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抚顺...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篇于文广
  • 8篇宋丽娟
  • 6篇秦玉才
  • 3篇张晓彤
  • 3篇董世伟
  • 2篇孙兆林
  • 2篇段林海
  • 2篇范跃超
  • 2篇王源
  • 2篇阮艳军
  • 1篇李怀雷
  • 1篇杨婷
  • 1篇王红
  • 1篇裴婷婷
  • 1篇王畅
  • 1篇颜佩芳
  • 1篇张青
  • 1篇武玉叶
  • 1篇邵建平
  • 1篇万海

传媒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性Y型分子筛对FCC汽油脱硫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I)Y、NiY、CeY分子筛,利用XRD、ICP/MS、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使用固定床技术和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SCD)偶联技术系统考查了改性Y分子筛对FCC汽油的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着重探讨了FCC汽油选择性吸附脱硫过程中硫化物的脱除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金属阳离子改性的Y分子筛对FCC汽油中不同硫化物选择性有所不同,对CeY分子筛:2-甲基-5-乙基噻吩<噻吩
董世伟秦玉才阮艳军王源于文广张磊范跃超宋丽娟
关键词:Y分子筛FCC汽油吸附脱硫
CuO-SBA-15的表面酸性对燃料油吸附脱硫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7
2012年
固相研磨法是将不同量的活性组分掺入到介孔材料上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采用该法以焙烧脱模前后的SBA-15为载体分别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CuO-SBA-15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等方法表征了吸附剂的物理性质.通过原位红外技术考察了改性前后介孔材料表面羟基的变化.借助吡啶-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py-FTIR)技术考察了吸附剂表面的酸类型及相对酸量.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评价了吸附剂对催化裂化(FCC)燃料油的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CuO是与SBA-15表面的Si―OH结合形成[Si-O-Cu-O-Si]交联从而达到分散的目的;以SBA-15介孔材料(APS)为载体能够有效抑制在焙烧过程中介孔材料表面羟基的缩合,且CuO负载量达到3mmo·lg-1时仍能够均匀分散在载体SBA-15上,而采用焙烧脱模的SBA-15(CS)为载体制备的CuO-SBA-15吸附剂却出现了活性组分团聚现象;吸附剂的酸性与脱硫性能均随着CuO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CuO负载量达到3mmo·lg-1时吸附剂具有最高的Lewis酸(L酸)酸量及最佳的脱硫性能;吸附剂的L酸酸量与其脱硫性能成正相关关系;另外吸附剂的L酸的形成是由于改性后Cu周围的电荷密度降低引起的.
邵新超段林海武玉叶秦玉才于文广王源李怀雷孙兆林宋丽娟
关键词:表面酸性吸附脱硫LEWIS酸
酸催化及竞争吸附对CeY分子筛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5
2014年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LPIE)法制备了CeY分子筛,并研究烯烃和芳烃对其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利用固定床穿透曲线技术研究吸附剂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烯烃和芳烃的存在均导致吸附剂吸附硫容量减少,然而,烯烃的影响明显强于芳烃.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研究噻吩、环己烯和苯的吸附行为,结果发现:烯烃和芳烃降低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实质分别为吸附剂表面酸性导致的酸催化反应和π-络合吸附的芳烃分子与硫化物分子的竞争吸附.另外,烯烃的影响取决于吸附剂的表面酸性,尤其是强B酸(Br?nsted酸)中心.这是由于B酸中心会导致烯烃和噻吩发生质子化反应,且质子化物种易于进一步发生低聚反应.生成的低聚物覆盖吸附活性中心导致吸附剂对其它噻吩分子的吸附能力降低.
秦玉才高雄厚段林海范跃超于文广张海涛宋丽娟
关键词:吸附脱硫质子化
NiY分子筛表面酸性影响其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的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以噻吩、环己烯和苯为模型探针分子,分别考察单一烃分子在NiY分子筛上的吸附与反应行为以及噻吩与烯烃、芳烃间的竞争吸附和催化反应行为。单一探针分子吸附研究发现,NiY分子筛中与Ni物种相关的Lewis(L)酸位是噻吩的选择性吸附活性位;噻吩和环己烯在NiY分子筛中Brnsted(B)酸位上发生的质子化和低聚反应明显弱于HY分子筛。双探针分子竞争吸附研究发现,环己烯二聚体在NiY中强B酸位上的强化学吸附与噻吩存在显著的竞争吸附行为。另外,苯和噻吩在NiY上的竞争吸附现象在373K时明显减弱。由此,在选择性吸附脱硫过程中,减少吸附剂表面B酸中心可降低烯烃对噻吩的竞争吸附,另外适当提高吸附体系的温度可以有效避免芳烃对噻吩的竞争吸附。
宋丽娟胡月婷秦玉才于文广张晓彤
关键词:原位红外光谱表面酸性吸附脱硫
频率响应法研究噻吩在Y型分子筛上的吸附扩散性能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频率响应技术考察了噻吩在NaY分子筛和两种分别采用液相和固相离子交换法制得的CeY分子筛上的吸附、扩散行为,并与TG/DTG曲线和吡啶红外等技术相结合来分析噻吩在分子筛上的吸附扩散机理。结果表明,L-CeY分子筛含有强B酸和弱L酸,S-CeY分子筛含有弱L酸和少量弱B酸。噻吩在S-CeY及NaY分子筛上只存在一种吸附过程,吸附作用相对较弱。而噻吩在L-CeY分子筛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吸附过程,吸附作用相对较强,其吸附作用模式是与L-CeY分子筛上不同酸性位作用的结果。
孙庆张苏宏赖君玲张晓彤于文广王红宋丽娟
关键词:频率响应分子筛扩散
Cu-MFI催化剂上Cu^(δ+)催化乙醇脱氢制乙醛
2023年
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产品,乙醇可用于制造乙醛、丙烯、正丁醇、1,3-丁二烯和芳香烃等高值化学品.对于大多数的乙醇催化转化过程,第一步是乙醇脱氢生成乙醛,因而该反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铜基催化剂因在乙醇脱氢反应中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然而,由于催化剂上铜配位结构较为复杂,价态多变,催化剂的关键活性位点目前仍难以确定.此外,铜的Tamman温度较低,在反应条件下因铜活性位容易烧结或团聚而导致催化剂失活,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铜催化剂的稳定性.构筑具有明确结构和高稳定性的铜基催化剂是获得高性能乙醇脱氢反应的关键,也是深入认识该反应中催化剂结构与性能构效关系的前提.本文首先采用蒸氨法制备了一系列的Cu-MFI催化剂,再通过酸处理将催化剂上不稳定的CuOx物种除去,留下与MFI载体强相互作用的Cu物种.通过优选Cu负载量和优化反应条件,发现在250°C和WHSV=0.64 h-1的反应条件,在最佳催化剂5%Cu-MFI-de Cu上实现了95%的乙醛选择性和约87%的乙醇转化率,且可稳定运行120 h.系统表征(氢气程序升温还原、高分辨扫描透射电镜、氘代乙腈红外光谱和X射线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稳定的Cu物种以(SiO)3Cu-OH的形式高度分散在载体上,在反应过程中被反应物或H2部分还原为[≡SiO-Cu]^(δ+)(1<δ<2).不同于之前广泛报道的Cu催化活性中心以Cu+和Cu0物种存在,本文中[≡SO-Cu]^(δ+)物种被证实是乙醇脱氢制乙醛反应的高活性位点.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结果表明,[≡SiO-Cu]^(δ+)数量与乙醇转化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吡啶红外光谱结果进一步表明,路易斯酸(LAS)密度与乙醇转化率之间也存在相似的线性关系.据此可知,5%Cu-MFI-de Cu催化剂上的LAS位点来自于高度分散在载体上的Cu^(δ+)物种.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与同时存在Cu^
李显泉庞纪峰赵于嘉吴鹏飞于文广颜佩芳苏扬郑明远
关键词:铜催化剂乙醛活性位点
Zn改性KL分子筛的正戊烷探针反应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浸渍法制备一系列负载Zn的Zn/KL分子筛,采用XRD、FT-IR等方法对Zn/KL分子筛进行表征。在微反固定床上以正戊烷的异构化和芳构化为探针反应,分别考察Zn负载量(w,下同)为0.5%,1.0%,3.0%的Zn/KL分子筛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60℃、常压、体积空速1.5h-1的条件下,Zn负载量为0.5%的Zn/KL分子筛的催化性能最好,异构化率为86.72%,芳构化率为12.19%。Zn负载量为0.5%的KL分子筛(0.5%Zn/KL)与Pt/KL及Pt/Al2O3的比较结果表明,0.5%Zn/KL的异构化性能最好,但芳构化性能弱于其它二者。
张小雨万海于文广宋丽娟
关键词:正戊烷异构化芳构化
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Y型分子筛表面酸性对吸附有机分子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吡啶原位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Py-FTIR)光谱对液相离子交换(LPIE)和固相离子交换(SSIE)法制备的CeY分子筛以及HY和NaY的酸性进行了测定.在原位条件下采用单探针分子噻吩、环己烯和苯对其在分子筛上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以噻吩和环己烯、噻吩和苯组成的双探针分子对吸附过程中存在的竞争吸附、催化反应以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HY和L-CeY分子筛表面强Brnsted(B)酸性位可导致吸附在其表面的噻吩发生低聚反应以及吸附的环己烯产生二聚环己烯碳正离子.低聚的噻吩和吸附的环己烯在分子筛上发生强的化学吸附,进一步抑制和阻碍噻吩硫化物与分子筛吸附活性中心发生作用,从而降低了吸附剂的选择性以及吸附硫化物的能力.吸附剂表面Lewis(L)酸中心是吸附的主要活性中心,大量弱的L酸,有利于噻吩吸附.并且,S-CeY分子筛表面弱的L酸对吸附噻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它受到环己烯的影响较小,NaY吸附剂对噻吩、环己烯和苯选择性较差,它只与吸附质作用的先后有关.
张晓彤于文广秦玉才董世伟裴婷婷王琳宋丽娟
关键词:表面酸性
CuY/Beta对燃料油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Y/Beta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N2吸附-脱附、吡啶吸附原位红外(Py-IR)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利用间歇静态法和固定床穿透曲线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考察吸附剂对真实燃料油催化裂化油(FCC)以及加氢脱硫油(HDS)的脱硫性能。实验研究表明,CuY/Beta吸附剂与本实验室前期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Y吸附剂相比,CuY/Beta吸附剂的表面Lewis(L)酸酸量增多,但其强度减弱。通过对其吸附脱硫性能考察发现,与NaY/Beta复合分子筛和CuY吸附剂相比,CuY/Beta吸附剂对以上两种燃料油表现出更好的吸附脱硫效果。
阮艳军秦波秦玉才孙兆林庄新玲于文广董世伟宋丽娟
关键词:BETA吸附剂吸附脱硫硫容量酸性
一种检测溶液中无机氰化物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溶液中无机氰化物含量的方法,属于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WD‑XRF),在液体测试模式下,通过检测溶液中阳离子的种类和含量,计算确定溶液中无机氰化物的含量,从而完成溶...
张青张世鑫邵建平王畅于文广徐斐斐杨婷杨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