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德骧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7例(49眼)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临床分析被引量:4
- 1997年
- 47例(49眼)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临床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610031)沈珂任德骧我院1984年12月——1991年12月共收治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54例(260眼)。手术治疗243眼,治愈好转率为86.93%,其中再次手术47例(49眼)...
- 沈珂任德骧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外科手术再手术
- 眼球穿孔伤2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1995年
- 眼球穿孔伤是致盲的重要原因.1986年5月~1993年5月,我科住院眼病患者2766例中眼球穿孔伤262例(265眼),占9.36%.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62例中男性213例,女性49例,男女之比约4.4:1.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78岁.眼球穿孔伤以16~45岁青年最多,共147例(占56.11%),其次为15岁以下少年儿童共69例(26.34%).45岁以上46例(17.55%).性别、年龄患病率与以往报道相似.2.农民最多,97例(37.02%),工人49例(36.34%),学生44例(16.79%),幼儿36例(13.74%),干部7例(2.675),其他(包括居民、待业及个体)9例(3.44%).
- 沈珂任德骧
- 关键词:眼球损伤穿孔
- 眼球周麻醉致麻醉剂颅内扩散一例被引量:5
- 1995年
- 眼球周麻醉致麻醉剂颅内扩散一例沈珂,任德骧,严耀眼球周麻醉是一种可应用于眼内手术的简便易行、麻醉效果令人满意的方法。一般认为该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国外已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国内亦逐渐普及。最近本院遇1例因眼球周麻醉引起麻醉剂颅内扩散、致呼吸抑制的患者...
- 沈珂任德骧严耀
- 关键词:眼科手术麻醉病例报告
- 不置异管的上泪道阻狭再通修复的临床研究
- 李福明任德骧邹红周勇何国由
- 该成果通过对大白兔耳后小静脉切断作1-5mm缺损吻合实验,得出上泪道小管阻狭段或缺损段≤4mm者可直接作小管-小管吻合术、小管-泪囊吻合术的科学结论并用于临床。该成果摒弃了上泪道手术必须置留异管的传统模式,采用显微外科小...
- 关键词: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动物实验
- 254例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 1994年
- 我院1984年12月~1991年12月共收治视网膜脱离患者254例(260只眼),现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 254例中,男性153例,女性101例,男女之比约1.5∶1,年龄10~78岁,其中21~60岁181例(71.26%)。本组右眼132例(51.97%),左眼116例(45.67%),双眼6例(2.36%)。13例双眼先后发病,间隔时间多为1~4年,双眼发病率为7.5%。有明确外伤史22眼,余无明显诱因。
- 沈珂任德骧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锯齿缘断离无晶体眼眼玻璃体
- PR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分析
- 1999年
-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对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采用UV20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183例(330眼)—6.00D以上近视患者施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对随诊1a以上的患者进行观察。术前等值球面镜屈光度为—6.00~—26.00D(—10.27±—3.87D),按屈光度分为3组:A组—600~—10.00D,199眼;B组—10.00~—15.00D,87眼;C组>—15.00D,44眼。结果术后1a时裸眼视力>0.5者276眼,占83.64%,M1.0者144眼,占43.64%;术后类固醇高眼压37眼,占11.21%;23眼(6.97%)的患眼有严重的角膜混浊,发生视网膜脱离3眼,眼底出血2眼。角膜曲率和中央角膜厚度在术后各时期无明显变化。结论PRK手术对高度近视是有效的.安全的。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大部分患者可明显减轻眼镜度数。
- 郭娟刘冬蓉任德骧
- 关键词:角膜切削术高度近视近视PRK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混浊的临床观察
- 1996年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治疗近视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正在不断发展,若术后发生严重的角膜混浊,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现报告我院126例(239眼)近视患者术后6月随访结果,并探讨角膜混浊对PRK手术效果的影响。
- 郭娟任德骧廖志强唐晓昭
- 关键词:角膜混浊激光角膜切削术准分子PRK手术角膜地形图屈光回退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混浊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2
- 1997年
- 对我院1995年2月-6月397例(738眼)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随访6-10月的126例(239眼)进行观察发现,术后角膜混浊2级以上影响视力恢复盲占3.77%。角膜混浊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屈光度和切削深度无关,可能与屈光回退,末使用皮质类固醇和个体差异有关。在术后随访6-10月,绝大多数角膜混浊逐渐减轻。本组病例PRK手术效果初步观察表明,这是治疗近视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 郭娟任德骧廖志强唐晓昭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角膜混浊P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