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液相色谱
  • 7篇液相色谱法
  • 7篇色谱
  • 7篇色谱法
  • 7篇相色谱
  • 7篇高效液相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血药
  • 5篇血药浓度
  • 5篇药浓度
  • 5篇药物
  • 4篇色谱法测定
  • 4篇生物利用度
  • 4篇缓释
  • 3篇药动学
  • 3篇体外
  • 3篇缓释片
  • 2篇代谢动力学
  • 2篇药物代谢

机构

  • 21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广东药科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茂名石化医院

作者

  • 21篇任斌
  • 14篇黎曙霞
  • 7篇钟诗龙
  • 7篇伍杰雄
  • 7篇唐蕾
  • 4篇邝翠仪
  • 4篇陈孝
  • 3篇吕伽林
  • 3篇吕明德
  • 3篇邓斌
  • 2篇申权
  • 2篇李芚
  • 2篇蒋学华
  • 2篇卢秉忠
  • 2篇胡继承
  • 2篇何林
  • 1篇彭惠霞
  • 1篇黄海玲
  • 1篇龙启才
  • 1篇伍玉甜

传媒

  • 5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广东药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广东省药学会...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癌症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2
  • 9篇2001
  • 7篇2000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拉司琼血药浓度
2003年
目的 :建立格拉司琼血药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以甲醇 0 .0 5mol·L-1醋酸钠缓冲液 (pH6 .0 ,含0 .2 5 %三乙胺 ) (83∶17)为流动相 ,激发波长为 30 5nm ,发射波长 36 5nm ,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后进样。结果 :格拉司琼在0 .2~ 15 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 (98.6± 7.4) % ,日内RSD≤ 4.9% ,日间RSD≤ 8.5 %。结论 :方法简便 ,准确 ,灵敏 ,可用于格拉司琼血药浓度测定。
任斌邓斌黎曙霞江连湖黄海玲唐蕾
关键词:格拉司琼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实验性肝癌瘤内穿刺高温化学治疗的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高温化疗是非常有效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目前普遍的模式是将温度调节在41℃~45℃间,高温主要是提高化学药物的疗效,直接灭瘤作用不明显。肿瘤局部治疗对癌灶加热可远远超过一般高温化疗时的温度,从而可有效地利用高温本身杀癌。
吕明德申权吕伽林任斌黎曙霞
关键词:实验性肝癌高温化学卡铂瘤内注射恶性肿瘤治疗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维菌素血药浓度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建立依维菌素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法。方法 :依维菌素与N 甲基咪唑、三氟醋酸酐经脱水反应生成荧光产物 ,该产物以HPLC进行分离。色谱柱为SuplecosilLC 18(15 0mm×4.6mm ,5 μm) ,乙腈 水 (96∶4)为流动相 ,柱温 5 0℃ ,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为 :λex =36 5nm ,λem =475nm。结果 :依维菌素血药浓度在 1~ 40 μg·L-1范围内 ,浓度与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最低检测浓度为 0 .5 μg·L-1。平均回收率为 (99.6± 7.3) %。日内RSD≤ 8.7% ,日间RSD≤ 11.2 %。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
任斌卢秉忠黎曙霞邹明智李碧虹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依维菌素血药浓度药物代谢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5-氟尿嘧啶血药浓度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5 -氟尿嘧啶的浓度。方法 :用硫酸铵作为蛋白沉淀剂 ,血浆样品用乙酸乙酯 -异丙醇(85∶15 ,V/V )提取 ,氮气吹干 ,残留物用流动相溶解后进样。色谱柱为DiamonsilC18 柱 (4 6mm×150mm ,5μm ) ,流动相为0 01mol/LKH2PO4(pH5 5) ,流速1 5ml/min ,紫外检测波长267nm ,5 -溴尿嘧啶为内标。结果 :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 025μg/ml ,线性范围为0 3~10μg/ml ,日内RSD≤5 0 % (n=5) ,日间RSD≤11 5 % (n=5)。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经济 ,可作为5 -氟尿嘧啶药代动力学研究时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邓斌任斌黎曙霞唐蕾彭惠霞洪晓丹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5-氟尿嘧啶血药浓度
RP-HPLC法检测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剂含量及溶出度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建立左旋甲状腺素钠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测定法 ,检测和比较 2种进口的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剂的含量和溶出度。【方法】用RP HPLC法测定 2种片剂中左旋甲状腺素钠含量 ,依照美国药典第 2 3版溶出度测定Ⅱ法测定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剂溶出度。色谱条件 :HypersilBDSC18柱 ;流动相 :0 85 (mL/ 10 0mL)磷酸溶液 甲醇 (4 0∶6 0 ) ;检测波长 :2 2 5nm ;流速 :1 5mL/min。【结果】 2种片剂含量占标示量百分率分别为 10 7 74%和 99 72 %。两种片剂溶出 5 0 %和6 3 2 %所需的时间及m值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两种进口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剂的含量无差异 。
伍杰雄任斌唐蕾
关键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剂溶出度RP-HPLC
依那普利制剂体外溶出度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以进口片剂为对照 ,对三种国产马来酸依那普利制剂溶出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那普利浓度 ,参照USP(ⅩⅩⅢ )溶出度测定Ⅱ法进行溶出度试验。结果 :三种国产制剂30min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为 85 2 %、10 1 9%和 2 6 3% ,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进口片剂 30min累积溶出百分率为 10 0 6% ,国产制剂中仅有一种片剂 30min累积溶出百分率与之相当。结论 :国内生产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制剂 ,其质量参差不齐 。
任斌唐蕾伍杰雄
关键词:依那普利体外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卡铂在超高温状态下的稳定性试验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考察卡铂在超高温状态下的稳定性 ,以便扩展高温化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卡铂对照品于 6 0 ,80 ,10 0℃持续加热 2 0min后的含量变化 ,同时检测在上述条件下卡铂溶液 pH值和紫外吸收光谱变化。结果 :卡铂在上述高温状态下 ,其百分含量、pH值和紫外吸收光谱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卡铂在超高温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吕明德任斌吕伽林黎曙霞
关键词:卡铂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温稳定性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被引量:20
2001年
目的 :采用RP HPLC法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柱 ( 4 .6mm× 15 0mm ,5 μm) ,乙腈 水 ( 62∶3 8)为流动相 ,柱温 70℃ ,流速 1.8ml·min-1,检测波长 2 0 5nm。结果 :CsA血药浓度在 5 0~ 12 0 0ng·ml-1范围内 ,浓度与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最低检测浓度为 10ng·ml-1。平均回收率为 ( 97.5± 5 .8) % (n =15 )。日内RSD≤6.8% ,日间RSD≤ 9.6%。结论 :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可用于环孢素的临床药动学研究。
任斌黎曙霞陈孝钟诗龙唐蕾伍杰雄
关键词:环孢素A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免疫抑制药
口服伊维菌素的人体药代动力学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观察口服伊维菌素片后的人体药动学特征及口服伊维菌素片12mg的生物利用度。方法:用HPLC法检测3组(每组8人)健康志愿者分别口服伊维菌素片 6,12,18 mg(12 mg组随机交叉自身对照分别在2周间隔时间口服两种伊维菌素片)后血药和尿药浓度。结果:口服伊维菌素片6mg和12mg,AUCo-值分别为 418 ± 288,813 ± 156 μg·h·L-1增加基本与剂量比成比例,口服 18 mg,AUC0-值为 980 ± 4749·h·L-1不再增加。3组的 t1/2ke分别为 11·1± 4.6、 21·1±7.0、16.7±6.6h。经拟合3组的药-时曲线符合一房室线性消除动力学模型。分别单次口服12mg国产品进口伊维菌素片, AUC0-72h分别为791.4 ± 243.1和734.6±202.9μg·hL-1,Cmax分别为31.7±5.6和31.1±4.7μg·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19%。上述两参数P>0.05生物等效性检验)。tmax分别为3.9±1.6h和4.1±1.2h, P>0.05(生物等效性检验)。结论:口服伊维菌素片6-18mg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但剂量达 18mg时有吸收饱和现象。
龙启才任斌黎曙霞曾桂雄
关键词:伊维菌素药代动力学HPLC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和胶囊剂的体外释放度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对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和胶囊剂的体外释放模式及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和释放速率进行对比研究。缓释片剂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而缓释胶囊剂体外释放则符合Higuchi方程,二者在不同pH介质中的累积释放百分率及释放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种盐酸曲马多缓释制剂体外释放模式存在差异,而且pH对二者的体外释放过程具有明显影响。
伍杰雄任斌
关键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缓释胶囊释放度体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