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润根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非晶硅材料的ESR测试
- <正>实验证明具有四面体共价键结构的非晶半导体材料,如Ge、Si和SiC等都有ESR信号。而最有实际意义的却是非晶硅(a-si)材料的ESR谱。对于不同的a-si制备方法、沉积速度、衬底材料和衬底温度。其ESR谱的强度、...
- 邢如连何润根
- 文献传递
- 血卟啉衍生物(BHPD)光敏反应的原初过程Ⅰ.活性氧的产生被引量:1
- 1989年
- 为了阐明血卟啉衍生物(HPD)的光敏作用机理,本文以我国自行研制、并已应用的第一代产品——北京血卟啉衍生物(简称BHPD)为对象,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和自旋捕捉(Sping-Traping)等技术,从光生物物理角度,探讨了BHPD光敏反应的原初过程.结果表明,不仅观察到~1O_2的产生,而且还观测到O_2^(?)和·OH的产生.这提示,在BHPD对生物系统的光敏损伤过程中,不只是~1O_2,O_2^(?)和·OH等活性氧,很可能也起重要作用.
- 陶能兵张志义何润根尹方黄碧霞
- 关键词:血卟啉衍生物光敏反应活性氧
- 环境诱变剂作用于健康人血红细胞膜动力学变化的ESR波谱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用脂肪酸自旋标记物Ⅰ(12,3)和Ⅰ(1,14)标记完整的健康人血红细胞膜,测得其ESR波谱。膜浅层的序参数S大于深层,表明膜极性端的流动性小于疏水端。在氟化钠、重铬酸钾、丝裂霉素C和秋水仙素等四种环境诱变剂作用下,以上倾向没有变化;与血红细膜相互作用的时间动力学测量表明,四种诱变剂均引起膜S值增大,但在时间曲线中出现最大S值的时间,不论在浅层或深层则互不相同。本文从亚分子水平研讨四种不同作用类型诱变剂与膜磷脂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动力学性质。
- 李小洁贾文英何润根忻文娟王英彦
- 关键词:诱变剂人血红细胞膜
- 大骨节病区饮用水中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及自由基的测定被引量:6
- 1989年
- 用GDX-102树脂将水样中腐植酸与低分子量有机物分离并富集,对病区及非病区饮用水进行自由基ESR信号对比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饮用水在ESR表征上有明显差异,病区水含有较高浓度的自由基.GC-MS分析鉴定的结果表明,病区饮用水中有机物浓度比非病区的高,并含有较多的可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化合物2,6-二特丁基-1,4-苯醌.对自由基的可有致病机制进行了探讨.
- 王强龙耀庭陆妙琴王子健何润根王大辉
- 关键词:大骨节病区有机物自由基
- 光卟啉(YHPD)光敏作用机理的探讨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用近代ESR技术,探讨了YHPD光敏反应的特征,结果指出:(1)YHPD不仅有产生~1O_2的作用,而且还产生了自由基(O_2·OH及YHPD);(2)产生~1O_2的能力,YHPDBHPD,这表明,其一,YHPD并非单—~1O_2起作用,而且尚与自由基(O_2,·OH,YHPD)的作用有关;其二,YHPD的光敏损伤作用虽优于BHPD,但这与它们的~1O_2产额成负相关性,而却与O_2和·OH的产额成正相关性,由该特征判别,对YHPD的光敏损伤,起主要作用的瞬态活性质,看来是活性氧自由基(O_2,·OH),而不是~O_2。
- 张志义陶能兵何润根
- 关键词:卟啉衍生物光敏反应ESR
- 氟化钠与强诱变剂联合作用前后膜蛋白巯基的变化及其与剂量和温度的关系被引量:4
- 1989年
- 本文采用与膜蛋白巯基具特异性结合的马来酰亚胺氮氧自由基标记完整的健康人血红细胞膜,由此测得的ESR波谱表明,氟化钠在单独作用时与膜蛋白巯基结合,及其与重铬酸钾,丝裂霉素C或秋水仙素联合作用时增强与膜蛋白巯基的相互作用,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以上作用不论单独或联合的都有温度点.与对照组比较,氟化钠在单独作用时使温变点降得最多;在联合作用时重铬酸钾和丝裂霉素C降低温变点,而秋水仙素则增高.
- 王英彦李小洁贾文英何润根忻文娟
- 关键词:氟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