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盛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症
  • 1篇蛋白
  • 1篇动态监测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流感染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药物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化合物
  • 1篇有机磷中毒
  • 1篇中毒
  • 1篇脓毒
  • 1篇脓毒性
  • 1篇脓毒性休克
  • 1篇气管

机构

  • 4篇宁波市第二医...

作者

  • 4篇何盛
  • 2篇吕卫星
  • 2篇荀凯
  • 1篇陈童恩
  • 1篇陈才敬
  • 1篇许兆军
  • 1篇丁涛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治疗危重症血流感染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危重症血流感染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2月危重症患者血流感染所致全身炎性反应的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记录其观察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白细胞计数、血肌酐、血乳酸、C-反应蛋白、炎症因子水平及记录有创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等指标,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分别为(16.42±1.28)d、(27.72±3.17)d和31.43%,观察组分别为(7.33±0.52)d、(15.23±1.44)d和5.13%,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和病死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流感染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的危重症患者实施乌司他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有效保护患者的肝肾功能、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而且给药方便,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进行临床推广。
吕卫星许兆军何盛
关键词:乌司他丁血流感染全身炎症反应
气道保护对重度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系统防护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道保护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胃后肺部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43例SAOP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气道保护组先行气管插管后洗胃,常规组直接经鼻插胃管洗胃,两组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入院72h后经气管导管取痰液培养。结果共送检43份,病原菌阳性19份,阳性率44.2%,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72h肺部医院感染发生率气道保护组为25.0%(5/20),常规组为60.6%(14/23)。气道保护组感染率较低。结论气道保护性洗胃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
陈才敬吕卫星何盛
关键词:有机磷化合物气管插管洗胃病原菌
动态监测PCT对神经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与抗菌药物应用的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与炎症指标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ICU神经重症医院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类型、感染程度,参考早期抗菌药物使用经验,按照抗菌药物是否覆盖病原菌的原则,分为72例早期抗菌药物覆盖血培养结果中病原菌的患者为覆盖组,28例早期抗菌药物未完全覆盖血培养结果中病原菌的患者为未完全覆盖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早期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前、使用第三天、第五天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比值(N)水平,计算下降率。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前,两组患者PCT、WBC、CR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第三天、第五天,覆盖组PCT分别为(5.33±2.30)ng/ml、(1.42±1.07)ng/ml低于未完全覆盖组(P<0.05),而两组WBC、CR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第三天、第五天,两组PCT、WBC、CRP、N均低于同组抗菌药物使用前(P<0.05)。抗菌药物使用第三天、第五天,覆盖组PCT下降率为(78.24±8.00)%、(73.36±8.02)%高于未完全覆盖组(P<0.05),两组WBC、CRP、N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第三天、第五天,PCT下降率曲线下面积0.965、0.946,高于WBC、CRP、N下降率曲线下面积(P<0.05)。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00%。覆盖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5.60±1.20)d、抗感染总有效率为98.61%(71/72)、病死率为1.39%(1/72)与未完全覆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ICU神经重症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风险和感染程度、评定早期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为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提供参考依据,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耐药菌株产生。
荀凯陈童恩史笑笑乐元吉何盛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降钙素原抗菌药物
血清ALB下降率和CRP/ALB比值在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下降率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比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d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2例,分为存活组37例和死亡组25例;检测患者就诊当天和第3天血清ALB和CRP水平,计算CRP/ALB比值和第3天ALB下降率;分析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指标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效力。结果存活组患者第一、三天血清ALB均高于死亡组,CRP、CRP/ALB均低于死亡组(P<0.05);就诊第3天时存活组ALB下降率低于死亡组(t=-5.821,P<0.001);血清ALB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12,P<0.001),ALB下降率、CRP、CRP/ALB比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44,r=0.496,r=0.612,P均<0.001);就诊当日和第3天CRP/ALB预后死亡的AUC分别为0.769和0.886,就诊第3天ALB下降率预测死亡的AUC为0.842。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ALB下降率、CRP/ALB比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荀凯何盛丁涛乐元洁史笑笑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APACH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