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峻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动脉瘤
  • 5篇颅内
  • 3篇动脉瘤形成
  • 3篇细胞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手术
  • 2篇免疫
  • 2篇高血压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蛋白
  • 1篇地平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海绵窦瘘
  • 1篇动脉结扎
  • 1篇形态学
  • 1篇修补术

机构

  • 11篇赣南医学院第...
  • 6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萍乡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凌峻
  • 8篇刘鹏
  • 7篇邱传珍
  • 6篇杨少春
  • 6篇李美华
  • 3篇聂艳良
  • 2篇梅金红
  • 2篇廖伟
  • 2篇熊秋迎
  • 2篇罗穆云
  • 1篇卢绍辉
  • 1篇熊秋云
  • 1篇娄建云
  • 1篇邹连生
  • 1篇伍洪昊
  • 1篇郭邦明
  • 1篇高志强
  • 1篇刘德华
  • 1篇王柏群
  • 1篇黄乾亮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骨修补术后眼睑下垂2例
2022年
目的 研究颅骨修补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左侧颅骨缺损的中老年女性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头颅CT三维重建,个体化定制钛网,行颅骨修补术。结果 2例病人术程顺利,术后复查CT提示钛网贴覆完好,外形对称满意。但出现眼睑下垂症状,1例患者行上眼睑提拉术后恢复,1例患者继续观察随访。结论 颅骨修补术是基层医院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但术后出现眼睑下垂少见。通过对并发症的认识,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陈丰文杨少春欧阳奕安凌峻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少见并发症眼睑下垂
内皮损伤参与兔脑动脉瘤形成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结扎新西兰大白兔双侧颈总动脉导致基底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形成,探讨该过程中动脉分叉处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方法将1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白兔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代偿性地提高基底动脉的血流,对照组行假手术。在结扎颈总动脉后的3个月内,通过多普勒监测基底动脉的血流。1.5、3个月后,获取兔基底动脉分叉部,采用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分叉部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结果在第1次手术后的0、1、4、7、14、28、35、42、49、56、70、84d后,采用多普勒测量观察到实验组基底动脉血流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在实验组中,首次结扎的1.5个月后,β—eatenin仅表达在内皮细胞核,3个月后,在兔的基底动脉分叉处出现动脉瘤的早期阶段,并未见有β—catenin的表达。电镜下观察到结扎的1.5个月后的内皮细胞由梭形变成柱形,3个月后内皮细胞间出现裂缝,并出现细胞核边集。结论内皮细胞的损伤诱发了脑动脉瘤的形成。
李美华李平根黄乾亮凌峻
关键词:脑动脉瘤内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运用3T磁共振研究壳核形态学及在头颅表面的定位
2022年
目的:利用3T磁共振(3T magnetic resonance,3T MRI)研究壳核形态及在头颅表面的定位,为临床手术靶点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健康人常规MRI的T1加权像,分别测量双侧壳核最大层面的长径和横径以及壳核到头皮的距离。以外耳门为坐标原点,测量壳核前后径及上下径距离。结果:健康人壳核形态学参数:壳核长径为(4.08±0.25)cm,横径为(0.93±0.08)cm,距离头皮的长度为(5.40±0.31)cm,与外耳门的前后径为(1.68±0.55)cm,上下径为(4.12±0.40)cm。不同性别健康人壳核长径、横径、距离头皮长度、距离外耳门上下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健康人壳核横径、距离头皮长度、距离外耳门上下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核的形态学数据,有利于壳核在头颅表面的定位,为高血压壳核脑出血进行手术定位提供一种新的简单方法。
凌峻卢绍辉胡正刘鹏曾照彬
关键词:壳核3T磁共振基底节脑出血
脑膜尾征、Ki-67与脑膜瘤良恶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Ki-67的表达、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脑膜瘤的良恶性的可能关系,以其为脑膜瘤的良恶性判断、复发倾向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脑膜瘤患者54例,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分为良性组和非良性组,将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良恶性组进行分析;将脑膜瘤病理切片作为实验组,选取正常外伤后硬脑膜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SP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中Ki-67的表达,分析Ki-67的表达及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脑膜瘤的增殖活性、良恶性及侵袭性之间的可能关系。结果脑膜瘤有无脑膜尾征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尾征对应组织是否肿瘤侵袭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脑膜瘤出现尾征概率大于恶性脑膜瘤;脑膜尾征是脑膜瘤的一个重要征象之一,是肿瘤细胞侵袭、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丰富的血管扩张等作用的结果;恶性脑膜瘤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大于非典型与良性脑膜瘤。
邱传珍刘鹏杨少春凌峻
关键词:脑膜瘤KI-67免疫组化
血管内皮细胞间连接蛋白V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SD大鼠和人颅内动脉瘤壁中的表达,探讨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受损与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关系.方法 建立肾性高血压诱导的SD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获取8个SD大鼠颅内动脉瘤.另取15例颅内动脉瘤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cadherin在大鼠脑动脉瘤壁中的表达,以及VE-cadherin和β-catenin在人脑动脉瘤壁的表达.按照Martina的方法对血管内皮层免疫反应强度进行评分.结果 正常SD大鼠和人的脑动脉血管壁上内皮层完整,VE-cadherin呈棕褐色线样均匀表达.SD大鼠颅内动脉瘤壁上VE-cadherin表达减少,呈间断性非均匀分布.正常SD大鼠脑动脉血管壁和颅内动脉瘤壁免疫反应强度评分分别为2.40 ±0.55和1.38±0.5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1).人颅内动脉瘤壁内皮排列紊乱,V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也明显减少,分布不均匀或表达缺失.正常脑动脉与颅内动脉瘤VE-cadherin和β-catenin免疫反应强度评分分别为2.60±0.54/1.33±0.49和2.80±0.45/1.33±0.49,VE-cadherin和β-catenin在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88和5.91;P<0.01).结论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内皮细胞连接受损.
李美华凌峻熊秋迎聂艳良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Β-CATENIN
动脉灌注尼膜同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动脉内灌注尼膜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以减少此类患者的并发症、后遗症。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脉瘤患者36例,血管内治疗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合并有脑血管痉挛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静脉及口服尼膜同治疗,实验组先予以动脉内灌注尼膜同后,再予以常规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即刻造影检查情况及患者症状体征、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估2组疗效。结果:在患者头痛症状缓解,神经功能障碍缺失及住院时间等方面,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在治疗脑血管痉挛方面有明显疗效。结论:经动脉内灌注尼膜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具有良好的疗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邱传珍杨少春刘鹏廖伟凌峻罗穆云高志强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动脉灌注
细胞因子在颅内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复杂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其形成和破裂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细胞因子是活化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的生理和病理学过程.在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病理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文章着重阐述了细胞因子在颅内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
凌峻李美华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白细胞介素类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神经内镜在脑室内出血铸型治疗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内出血铸型的疗效。方法: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根据脑室出血铸型的情况选择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清除脑室内血肿,并结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溶解治疗脑室内出血铸型患者12例。结果:本组患者侧脑室、第三脑室内血肿术中均大部分清除,平均手术时间70 min,恢复至清醒时间平均7 d。术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进行GOS评分,V级5例、Ⅳ级4例、Ⅲ级1例、Ⅱ级2例,无1例死亡。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内铸型血肿,具有直视下操作、微创,手术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凌峻刘鹏邱传珍杨少春邹连生刘德华
关键词:脑室出血铸型微创手术尿激酶
24例相对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相对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4例采用血管内治疗方法治疗的相对宽颈前交通动脉瘤,其中常规可脱弹簧圈技术6例,占总病例25%,球囊再塑形技术1例,占总病例4.2%,微导管辅助可脱弹簧圈技术1 7例,占70.8%。结果:24例患者共发现相对宽颈前交通动脉瘤24个,全部予以栓塞,其中栓塞率>95%21例(占87.5%),栓塞率85%-95%3例(占12.5%),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全部患者均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微导管辅助可脱弹簧圈技术治疗相对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简单经济,安全有效,可获得满意效果。
邱传珍杨少春刘鹏凌峻王柏群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SD大鼠肾后动脉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2010年
自1978年Hashimoto等通过结扎肾后动脉提高血压成功诱导大鼠颅内动脉瘤后,国内外学者对该模型逐步改进。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鼠肾后动脉走向及分支的解剖,为模型建立提供依据。
凌峻李美华伍洪昊
关键词:SD大鼠后动脉HASHIMOTO颅内动脉瘤诱导大鼠高血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