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44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动脉瘤
  • 12篇血管
  • 12篇颅内
  • 10篇膜下
  • 10篇出血
  • 9篇血管痉挛
  • 9篇蛛网膜
  • 9篇蛛网膜下
  • 9篇蛛网膜下腔
  • 9篇蛛网膜下腔出...
  • 9篇网膜
  • 9篇下腔出血
  • 9篇颅内动脉
  • 9篇颅内动脉瘤
  • 9篇脑血
  • 9篇痉挛
  • 8篇脑血管
  • 8篇变化及意义
  • 6篇再灌注
  • 6篇皮层

机构

  • 3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温州市第三人...
  • 1篇毕节市第一人...

作者

  • 44篇刘伟
  • 29篇费舟
  • 19篇张磊
  • 13篇郭庆东
  • 9篇付洛安
  • 8篇谭显西
  • 8篇钟鸣
  • 7篇杨运俊
  • 6篇郑匡
  • 5篇李兵
  • 5篇王勇
  • 5篇张学析
  • 4篇胡世颉
  • 4篇高大宽
  • 3篇苏宁
  • 3篇陈伟建
  • 3篇曹宝萍
  • 3篇王锦玲
  • 3篇陈燕伟
  • 3篇胡学安

传媒

  • 7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中华医学会神...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国外医学(耳...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浙江医学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Neuros...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 1篇2007浙江...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1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2
  • 2篇1991
  • 1篇198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再灌注脑Shank蛋白亚型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皮层Shank蛋白各亚型-Shank1、Shank2和Shank3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SD大鼠86只,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组,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致损伤模型(M...
费舟张磊刘伟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层Shank蛋白亚型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脑内后皮层Shank蛋白各亚型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SD大鼠86只,体重(200±20)g,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1h,3h,6h,12h,24h,72h。采用大脑中动...
张磊费舟苏宁刘伟
关键词:SHANK免疫印迹技术RT-PCR缺血再灌注损伤
文献传递
小脑结核瘤的临床及病理
中枢神经结核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的表现形式之一,临床并非罕见,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国内报道发病率约为1~2.5%。结核球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皮层下和小脑,延髓、
刘伟吴近森鲁祥和苏志鹏
文献传递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时机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6
2012年
随着诊断水平的大大提高、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段的进步,颅内许多部位的动脉瘤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1]。但其应用时间短,到目前为止对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预后因素等,是人们争论的焦点[2]。本研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不同时机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AN)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其他相关因素影响预后情况,旨在为临床AN破裂出血治疗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李占龙张磊马选鹏刘伟郭庆东费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预后因素蛛网膜下腔出血
单侧A1优势前交通动脉瘤的栓塞治疗
目的 总结48例使用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单侧A1优势前交通动脉瘤的经验和方法. 方法 48例均为单侧A1优势前交通动脉瘤,全部动脉瘤均在术中使用旋转成像图像后处理技术,均采用弹簧圈作动脉瘤内栓塞治疗,均应用双侧颈动脉置管技...
郭庆东刘伟付洛安张磊张学析胡晶费舟
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总结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辅助血管内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2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71个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全部行3D-DSA检查,其中血管内治疗67个动脉瘤,4个微小动脉瘤未进行治疗。结果支架平行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28个动脉瘤,其中致密栓塞24个,部分栓塞4个;普通栓塞39个动脉瘤,其中致密栓塞28个,部分栓塞11个。术后6个月,28例病人行DSA复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及新生动脉瘤。结论 3D-DSA检查可有效检出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支架平行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有利于提高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程度。
郭庆东刘伟陈燕伟付洛安费舟
关键词:三维成像弹簧圈
脑啡肽样免疫反应在豚鼠上橄榄复合体的分布
1991年
作者采用免疫酶技术法显示豚鼠上橄榄复合体脑啡肽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发现呈阳性反应的神经元分布于外上橄榄核.神经元胞体呈多形性,直径约14μm.多数胞体带有1-3个树突,通常呈背腹走向.可以见到呈阳性反应的细纤维,带有膨体,但其起源不明.小脑延髓池注射秋水仙素使呈阳性免疫反应的神经元数目增多.
刘伟王锦玲
关键词:橄榄核免疫反应神经元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Homer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脑内Homer蛋白各亚型表达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与DAI后12h、24h、48h及72h共6组,每组12只;应用侧向瞬...
张磊刘伟费舟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谷氨酸
文献传递
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总结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小型囊性血栓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经DSA确诊并治疗的1例患者并结合文献报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共17例小型动脉瘤内可形成血栓,并有血栓脱落致...
刘伟谭显西钟鸣费舟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Homer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脑内Homer蛋白各亚型表达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与DAI后12h、24h、48h及72h共6组,每组12只;应用侧向瞬...
张磊刘伟费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