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庭波

作品数:99 被引量:330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6篇细胞
  • 34篇淋巴
  • 31篇白血
  • 31篇白血病
  • 27篇淋巴瘤
  • 16篇预后
  • 15篇急性
  • 14篇凋亡
  • 14篇血液
  • 14篇细胞淋巴瘤
  • 14篇弥漫
  • 12篇弥漫大B细胞...
  • 12篇基因
  • 12篇教学
  • 11篇蛋白
  • 10篇骨髓
  • 9篇肿瘤
  • 8篇增殖
  • 7篇细胞凋亡
  • 7篇骨髓瘤

机构

  • 98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福州大学
  • 3篇福州市第一医...
  • 3篇赣南医学院第...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99篇刘庭波
  • 34篇胡建达
  • 15篇郑志宏
  • 14篇付海英
  • 12篇郑晓云
  • 11篇陈志哲
  • 10篇沈建箴
  • 9篇郑静
  • 9篇潘丽丽
  • 8篇杨婷
  • 8篇吕联煌
  • 7篇李静
  • 7篇潘婕
  • 6篇陈丽红
  • 6篇张浪辉
  • 6篇谢捷明
  • 6篇陈英玉
  • 6篇陈溢
  • 5篇陈丽燕
  • 5篇陈鑫基

传媒

  • 18篇中国实验血液...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白血病.淋巴...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医学综述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myc反义核苷酸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2000年
刘庭波
关键词:核苷酸类血液肿瘤基因治疗反义核苷酸
Notch信号通路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机制研究
2012年
Notch信号转导通路是一种进化上十分保守的相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参与了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存活以及凋亡等诸多过程,调控着动物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发育和再生。研究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Notch信号通路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弄清MM的发病机制及提高靶向治疗的针对性,防止耐药已成为研究热点。
杨沛刘庭波谢捷明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多发性骨髓瘤
大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本研究探讨新合成的大黄素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希望从中筛选出具有抗白血病活性的药物,以备后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大黄素一系列的结构修饰合成10种大黄素衍生物,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大黄素衍生物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黄素衍生物E10-E19作用于K562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84-12.01μmol/L,其中大黄素衍生物E19的抑制增殖作用最强,E16、17对K562细胞没有抑制增殖作用。从中筛选出的E19作用于U937、NB4、Molt-4和CA-46细胞,其48 h IC50分别为0.85、0.9、0.76、0.8μmol/L。E19作用于LQ2细胞48 h的IC50为3.6μmol/L。E19作用于3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48 h的IC50为4.01-4.78μmol/L。结论:大黄素衍生物E19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特异性,对其抗白血病机的制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郑君婷王文峰李静郑志宏刘庭波胡建达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细胞增殖
留学生血液内科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9
2017年
日益增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医学,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临床教学中有效提高来华留学生临床实践水平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本文以来华留学生在血液内科实习和见习的教学实践为内容,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对临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理论基础知识不足、部分学生纪律性差、临床带教老师英语水平不足等进行分析,提出采用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的双语教学、加强临床教师英语培训、建立互助互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等对策,以更有效地保证留学生的临床教学质量。
陈萍刘庭波元小红杨婷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临床教学血液内科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D-L1表达与外周血EBV-DNA的相关性分析
臧园刘庭波陈鹭珊邱声亮黄宛玲刘子羿简思丽
CALLG2008方案治疗33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中心疗效分析
杨小珠刘庭波郑静郑晓云李静胡建达
长期口服甲氨蝶呤导致口腔黏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2021年
回顾性总结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因类风湿关节炎(RA)长期服用甲氨蝶呤(MTX)导致原发口腔黏膜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分析和探讨RA患者服用MTX后诱发特殊部位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旨在提高临床医师与病理科医师对少见其他医源性免疫缺陷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MTX治疗相关DLBCL)的认识,为MTX治疗相关DLBCL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
刘彦权胡晓梅殷悦张浪辉付海英刘庭波沈建箴
关键词:甲氨蝶呤淋巴瘤结外淋巴瘤
烷化溶血磷脂对U266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为研究烷化溶血磷脂 (ET 1 8 OCH3 )对骨髓瘤细胞系U2 66的体外杀伤作用。通过台盼蓝拒染法和克隆形成率来反映ET 1 8 OCH3 对U2 66细胞的抗增殖效应 ;通过荧光显微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降解片段 ,流式细胞仪作DNA倍体分析来观察ET 1 8 OCH3 诱导U2 66细胞凋亡的作用 ;通过RT PCR检测bcl 2、c mycmRNA水平 ,流式细胞仪检测Bcl 2、C myc蛋白的表达来初步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 ,U2 66细胞经ET 1 8 OCH3 处理后细胞生长明显受抑 ,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荧光显微镜 ,电镜下观察均可见凋亡形态学改变 ,7.5μg/mlET 1 8 OCH3 作用 2 4小时后出现典型的DNA降解片段。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为 1 7.53 % ;RT PCR显示bcl 2、c mycmRNA表达均随ET 1 8 OCH3 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弱 ,ET 1 8 OCH3 作用 2 4小时后 ,bcl 2、c mycmRNA分别减少了 86 %、72 % ;流式细胞仪检测Bcl 2蛋白、C myc蛋白分别减少了原来的 1 7%、60 %。研究结果表明 ,ET 1 8 OCH3 对U2 66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可诱导细胞的凋亡 。
黄春玲陈志哲陈君敏王少元刘庭波杨婷
关键词:烷化溶血磷脂U266细胞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
G143.南瓜蛋白对骨髓瘤RPMI8226细胞Notch信号通路相关机制探讨
刘庭波杨沛胡建达谢捷明
文献传递
MDT联合TBL+CBL模式在血液内科亚专科建设及临床教学应用中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通过研究与分析MDT联合TBL+CBL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应用的可行性与实际成效,为指导血液内科亚专科建设奠定基础,以期为国内三甲医院临床教学实践与临床科室亚专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内科MDT联合TBL+CBL模式下开展的临床教研案例,讨论分析MDT联合TBL+CBL新模式在临床诊疗与教学中的优势,同时辅以检索和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探讨与论证MDT联合TBL+CBL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与亚专科建设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结果MDT联合TBL+CBL模式有助于提升研究生、进修生、住院医师以及实习生等在内的不同层次医学人才的临床知识储备,并能产生良好的信度与教学效果,切实达到多学科诊疗互动下的团队协作新模式,提升了多学科联动下的全院临床诊疗水平,有利于亚专科建设的推进。结论MDT联合TBL+CBL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有利于提升教学医院各临床科室协作诊疗水平,同时了促进血液内科亚专科建设与诊疗规范,进而产生良好的临床品牌效应。
刘彦权沈建箴刘庭波吴勇周华蓉张浪辉付海英
关键词:MDTTBLCBL血液内科临床教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