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科

作品数:37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疫苗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5篇流行病学研究
  • 5篇发病
  • 5篇安全性
  • 4篇动脉
  • 4篇血糖
  • 4篇糖尿病患者
  • 4篇病患
  • 3篇血红蛋白
  • 3篇血红蛋白A
  • 3篇血糖控制
  • 3篇疫苗安全
  • 3篇糖基化
  • 3篇准实时

机构

  • 37篇北京大学
  • 8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北京市房山区...
  • 4篇宁波市鄞州区...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肛肠医...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剑桥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7篇刘志科
  • 24篇詹思延
  • 14篇陈大方
  • 8篇胡永华
  • 8篇孙凤
  • 6篇吴涛
  • 6篇李劲
  • 5篇孙可欣
  • 5篇隽娟
  • 5篇唐迅
  • 5篇黄少平
  • 4篇张留伟
  • 4篇沈鹏
  • 3篇刘晓芬
  • 3篇林鸿波
  • 3篇段芳芳
  • 3篇宋菁
  • 2篇贾佳
  • 2篇霍勇
  • 2篇杨燕芬

传媒

  • 7篇中华流行病学...
  • 6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药物流行病学...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中国药物警戒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疫苗安全性评价文献数据仓库建立及应用前景初探
2022年
目的建立可持续更新的全球疫苗安全性评价文献数据仓库,为疫苗安全性循证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循证评价的标准操作步骤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整合,实现文献数据仓库的半自动化构建和更新。检索包括英文数据库(OVID、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ails.org)和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SinoMed)中与疫苗安全性评价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日期截至2020年11月29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通过半自动化方式(人工智能文献处理系统和研究人员人工处理)对检出文献进行两阶段筛选。进一步将根据疫苗类型和免疫后不良事件种类对文献进行分组管理;建立更新制度,定期更新文献数据仓库;组织专家优选特定疫苗安全性话题,开展专题示范研究。结果共检索获得文献41万余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经过两轮筛选后最终纳入23304篇。基于该仓库现已遴选出三个优先话题进行示范研究,已完成"百白破类疫苗与脑病/脑炎"的系统评价,并对过敏性紫癜、臂丛神经炎两种不良事件相关文献进行分类管理。结论持续更新的疫苗安全性文献数据仓库可以为疫苗安全性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数据,包括为免疫接种相关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证据支持;为开展疫苗安全性相关方法学研究和临床工具开发提供数据基础。进一步的示范研究还可为及时高效的新方法学框架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杨羽曾雪扬刘志科李志霞赵厚宇刘佐相李沛姚晓莹贺冰洁李克莉李燕孙凤詹思延
关键词:疫苗安全性评价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压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压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以北京某农村社区40岁及以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检测和血样检测。根据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糖血压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14例患者,其中动脉硬化异常(ba PWV≥1700cm/s)有637人,占52.47%。相关性分析显示ba PWV与Hb A1c(r_s=0.174,P=0.000)、SBP(r_s=0.481,P=0.000)及DBP(r_s=0.167,P=0.000)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Hb A1c和SBP每增加1个四分位数间距动脉硬化异常风险分别为1.41倍(95%CI:1.16~1.70)和3.71倍(95%CI:2.80~4.91)。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ba PWV与Hb A1c及SBP显著相关,同时控制血糖和血压可能有利于降低动脉硬化异常发生风险。
杨燕芬曹亚英孙可欣刘志科项骁隽娟宋菁黄少平刘晓芳李娜唐迅李劲吴涛陈大方胡永华
关键词:糖尿病2型血红蛋白A糖基化血压
2015—2019年宁波市0~36月龄婴幼儿癫痫发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描述浙江省宁波市0~36月龄婴幼儿癫痫发病的三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出生队列设计,回顾性收集2015—2019年宁波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中本地出生的婴幼儿,以平台内电子病历首次癫痫就诊作为新发病例。采用泊松分布估算癫痫发病密度及其95%CI。结果:2015—2019年宁波市累计出生29.49万儿童,男性占51.92%,总人年59.53万,中位随访人年2.31年[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1.90]。观察期间癫痫新发575例,总就诊人次2599,平均就诊人次4.52,总发病密度96.59/10万人年(95%CI:88.85~104.82)。中位发病月龄13月龄(IQR:15),0~12月龄发病密度最高(102.18/10万人年),25~36月龄最低(89.68/10万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病密度97.58/10万人年,女性95.53/10万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辖10个区县中,奉化最高(130.54/10万人年,95%CI:94.47~175.83),宁海最低(66.44/10万人年,95%CI:47.02~9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年份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日历年0~12月龄发病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rend<0.05)。该年龄组下,2015年发病密度最低(69.41/10万人年,95%CI:41.79~108.39),2019年最高(225.61/10万人年,95%CI:186.10~271.03)。不同日历年13~24、25~36月龄发病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5—2019年宁波市0~36月龄婴幼儿癫痫发病密度整体较低,年龄组、性别、出生年份等发病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12月龄婴幼儿发病密度随年份呈递增趋势。
姚晓莹刘志科李宁马瑞赵薛飞张良许国章詹思延方挺
关键词:癫痫出生队列流行病学研究
2016—2019年宁波市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描述肠道病毒71型(EV-A71)疫苗可及后的2016—2019年宁波市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情况。方法:采用队列设计,回顾性收集2016—2019年宁波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中传染病报卡和电子病历内手足口病发病资料,人口学统计信息来源于预防接种信息系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病毒分型。采用Wilson法估算发病密度及95%置信区间。结果:2016—2019年,队列累计观察5岁及以下常住儿童1044800人,总观察人时为2651081人年,期间新发手足口病102471例,年均发病密度为3865.25/10万人年。4年间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为93421人,其中单人单次发病为84875人(90.85%),单人发病2次及以上为8946人(9.15%);单次发病只需就诊一次者为69771人(66.06%),有19.92%的患者需就诊2次,而有14.02%(14801人)的患者需就诊3次及以上。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主要集中在每年4至7月,流行周期为2年;绝大部分病例为1~3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各地区发病密度不同,以宁海县最高(4524.76/10万人年),象山县次之(3984.22/10万人年)。病毒分型3748例,实验室确诊2834例,检出阳性率75.61%,其中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9.03%、31.55%和59.42%。研究期间,EV-A71疫苗累计接种率逐年升高,EV-A71型病毒占比从2016年的13.34%降低至2019年的0.71%,同期重症病例占比也从1.26%降低至0.54%。结论:宁波市手足口病疫情依然严峻,1~3岁以下儿童(特别是1岁男性儿童)是重点防控人群,随着疫苗接种率升高,EV-A71感染比例和重症占比均逐渐降低,应及时关注手足口病流行毒株的变化对疾病监测与防控的潜在影响。
刘立立刘志科张良李宁方挺张栋梁许国章詹思延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疫苗接种
自身对照树状时间扫描统计量在疫苗安全性监测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 介绍一种应用于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的信号挖掘方法—基于自身对照设计的树状时间扫描统计量,为我国开展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并通过梳理既往文献对其发展现状等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该方法无需前提假设,可以同时评估大量潜在的结局事件和风险窗,并调整多重检验,为发现疫苗接种后潜在不良反应风险信号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目前该方法在国际上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现有文献报道极少。
冯菁楠赵厚宇刘志科詹思延
关键词:疫苗安全性药品不良反应
自身对照设计在疫苗安全性关联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23年
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是疫苗安全性证据链,尤其是接种后严重不良反应评价的关键一环。随着健康医疗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这为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及关联评估提供了可行途径。目前,全球已有20余个国家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医疗索赔、电子病历等开展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这些监测常采用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自身对照研究等设计类型。其中,自身对照设计的自身对照病例系列研究、自身对照风险区间研究在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我国相关研究报道仍不常见。本文综述自身对照设计在疫苗安全性关联研究中的方法学与应用进展,为今后疫苗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提供参考。
刘志科詹思延
关键词:疫苗安全性
高血压治疗惰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生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我国高血压的控制情况不理想。近些年,治疗惰性概念兴起,是指未达控制目标却没有启用或强化治疗。治疗惰性是影响高血压药物利用与血压控制的关键因素。下文将从高血压治疗惰性的定义、流行现状、影响因素、综合干预等方面系统介绍其研究进展。
刘志科史录文詹思延
关键词:高血压影响因素综合干预
国内外真实世界数据/证据的相关药械监管政策法规及指导原则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近年来,随着真实世界数据和真实世界证据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国内外药械监管机构针对用于药品和器械审评与监管的真实世界证据/数据,相继发布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指导原则。我国真实世界研究在药械审评、监管和决策方面较国际先进监管机构起步晚,研究体系、数据规范及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主要药械监管机构已发布的有关真实世界证据/数据的政策法规及指导原则,比较国内外各主要药械监管机构现行针对真实世界数据的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我国学者真实世界数据用于药械监管的积极探索实践,为我国开展支持药械审评与监管的真实世界研究,完善数据及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聂晓璐王胜锋姚晨彭晓霞彭晓霞孟若谷刘志科詹思延
关键词:数据标准
基于不同核函数构建的退行性颈椎病支持向量机高危人群筛查模型的比较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评价基于不同核函数构建的退行性颈椎病支持向量机高危人群筛查模型的优劣,为退行性颈椎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工具支持。方法利用北京地区社区人群骨科退行性疾病研究数据库,采用线性核、多项式核、Sigmoid核和高斯核函数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并根据十折交叉验证率最大的标准确定核函数参数。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化的标准选择切点值,计算模型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预测准确率。采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核函数构建的模型的性能。结果在四种核函数计算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中,多项式核函数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6928(95%CI:0.6502~0.7355),但不同核函数的ROC曲线下面积的95%CI存在重叠,尚未发现不同核函数建立本模型的优势。结论可利用该模型进行高危人群筛查,但未发现不同核函数构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性能的差别。
吕艳伟李文桓田伟陈大方田伟陈大方刘志科
关键词:颈椎病支持向量机模型核函数
基于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开发宫颈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
2023年
目的基于宁波市鄞州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使用巢式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构建宫颈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方法2018年10月31日前建档的25~75岁无宫颈癌史的常住女性中,至少随访3年的过程中新发生的宫颈癌患者纳入病例组,以1∶10的比例匹配对照组,预测因子提取时间限制在结局发生前。变量选择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选择β不为0的变量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并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模型的区分度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ROC)评价,校准度用校准曲线图和Hosmer-Lemeshow检验来评价。结果最终模型纳入的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吸烟状况、宫颈炎史、HPV检测情况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查情况。内部验证500次Bootstrap的AUROC为0.740(95%CI:0.739~0.740),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几乎重合,Hosmer-Lemeshow检验P=0.991,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均较好。结论本研究开发了一个简便且实用的宫颈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的可解释性强,内部验证区分度良好,校准度良好,可以用于一般人群,为个人对自身宫颈癌发病风险的评估提供依据。
李沛刘志科赵厚宇刘学洋沈鹏林鸿波詹思延孙凤
关键词:宫颈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