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燕

刘燕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学
  • 3篇锰酸钾
  • 3篇高锰酸钾
  • 2篇碘量法
  • 2篇电解
  • 2篇性能研究
  • 2篇应用化学
  • 2篇应用型人才
  • 2篇酸性
  • 2篇酸性介质
  • 2篇着色工艺
  • 2篇介质
  • 2篇课程
  • 2篇缓蚀
  • 2篇教学改革
  • 1篇导向教学
  • 1篇导向教学法
  • 1篇碘量法测定
  • 1篇电解法
  • 1篇电解法制备

机构

  • 15篇嘉应学院

作者

  • 15篇刘燕
  • 8篇唐春保
  • 3篇李勇
  • 3篇赖俐超
  • 3篇张丰如
  • 2篇蔡邦宏
  • 2篇李文超
  • 1篇冯发达
  • 1篇林穗云
  • 1篇刘茹
  • 1篇郭红卫

传媒

  • 3篇山东化工
  • 3篇材料保护
  • 2篇电镀与精饰
  • 2篇广州化工
  • 1篇全面腐蚀控制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化学试剂
  • 1篇嘉应学院学报
  • 1篇社会科学前沿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妆品及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结合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针对化妆品及分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空洞、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及课堂质量不理想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课程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期望通过改革能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具有创新研究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相关课程的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曾远娴李勇刘燕
关键词: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离子膜电解法制备高锰酸钾
2019年
以锰酸钾为原料,采用离子膜电解槽制备高锰酸钾。研究了锰酸钾浓度、电解电流、温度、时间和电解槽内填充材料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膜电解法制备高锰酸钾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恒定电流下电解,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转化率在增大,但电流效率在下降;阶梯电流下电解,整个电解过程,电流效率维持在70%以上。在多于5倍电解槽容积的电解液、79. 63 g/L锰酸钾、65~68℃、4级阶梯电流条件下电解120 min,锰酸钾转化率为78. 73%,电流效率为71. 85%,电流效率较传统工艺大幅提高。
李勇赖俐超张丰如唐春保刘燕冯发达
关键词:高锰酸钾离子膜电解法电流效率
广谱高效防晒剂的制备及紫外屏蔽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以氯化锌和硬脂酸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制备硬脂酸修饰的ZnO纳米颗粒。用沉降实验、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属于红锌矿型合成纳米氧化锌,颗粒尺寸约为10~30 nm,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好,在200 nm^400 nm的紫外线屏蔽率达到94.1%~98.9%,具有广谱高效的防晒效果。
曾远娴冯彩珠陈凤桂李光明郑燕玲刘菊兰林典刘燕林穗云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
西洋菜提取液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性能被引量:1
2019年
植物缓蚀剂因具有来源广、成本低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促进绿色植物型缓蚀剂的研究应用,以西洋菜为原料,采用酸液浸泡提取制得了天然缓蚀剂。利用失重法、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其在3%盐酸溶液中对铁片的缓蚀性能,并对缓蚀分子的吸附和腐蚀动力学过程进行探讨;对西洋菜粉末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推断其可能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西洋菜提取液对酸性介质中铁片的腐蚀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缓蚀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96h,温度20-30℃,浓度1250mg/L;西洋菜提取液属于混合型缓蚀剂,缓蚀效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其缓蚀分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式;西洋菜里含有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的极性基团(竣基、龛基、疑基等),可作为酸性缓蚀剂。
刘燕许宁斌梁诗铭唐春保
关键词:缓蚀性能酸性介质
黄铜拉链魅惑紫着色工艺被引量:1
2021年
黄铜拉链魅惑紫着色鲜艳亮丽、装饰效果好,目前国内外对此技术尚无报道。为填补该项技术空白,研究了黄铜拉链魅惑紫的着色工艺,讨论了各因素对膜层颜色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CuSO_(4)·5H_(2)O3~5 g/L,SeO_(2)0.7~0.8 g/L,过硫酸铵1.5~2.0 g/L,NaCl 1.5~1.7 mg/L,H_(2)SO_(4)2.0~2.5 mL/L的水溶液中,温度30~35℃,时间25~30 s,着色膜的厚度约为400 nm。该工艺采用一步法完成,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测试结果表明,该工艺下得到的魅惑紫色膜色泽均匀,耐磨性、耐酶洗性和耐蚀性能都满足生产要求。
刘燕唐春保李勇王永森
关键词:氧化着色
“方波脉冲伏安法检测水中铋”教学实验精密度的影响因素探究
2022年
我们对影响阳极溶出方波脉冲伏安法测量精密度的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搅拌速度、抛光时间、超声时间、电化学清洗时间对结果精密度影响较大。根据正交实验,这四个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为:超声时间>搅拌速度>抛光时间>清洗时间。在选定的优化条件下,对浓度为10μmol/L,5μmol/L,1μmol/L铋标准样品分别平行测定5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2.5%,3.4%。优化后的实验方案操作更加精确、规范,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此项测试技术。
郭红卫李丹张丰如李仰涛汪瑞杨梁颖林刘燕
关键词:精密度
氢氧化钡沉淀–碘量法对高锰酸钾和锰酸钾共存时的分别测定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氢氧化钡沉淀– 碘量法对高锰酸钾和锰酸钾共存时的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向电解液中加入过量的饱和氢氧化钡溶液,利用锰酸钡和高锰酸钡溶度积的不同进行分离,再用碘量法分别对高锰酸钾和锰酸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的检出限分别为0.061,0.077 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7%和0.72%(n=4),高锰酸钾的加标回收率为94.12%-95.85%.t 检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钡沉淀– 碘量法与传统方法对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法避免了亚铅酸钠和铬盐的毒性及滴定终点颜色不易判断等缺点,适合于高锰酸钾工业生产中主要成分的快速检测.
刘燕唐春保朱祐妹
关键词:高锰酸钾锰酸钾
橙皮提取物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橙皮为原料,用酸液浸泡提取制得天然缓蚀剂。通过电化学评价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橙皮提取物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并初步探讨了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中,当橙皮提取物的含量为3~4.5g/L,酸液浓度在3%~7%之间,酸液浸泡时间为72小时,使用温度为20~25℃时,其缓蚀效率可达85%以上。Tafel曲线表明,橙皮提取物属于阳极型缓蚀剂,主要抑制阳极的腐蚀反应速度,从而对基体金属进行有效的保护,而对阴极的作用不大。
刘燕
关键词:橙皮缓蚀效率
基于案例的问题导向教学法在《环境学》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2024年
《环境学》课程作为环境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涵盖内容广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本研究采用了将案例融入到问题式学习(PBL)中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提升其在实际工作学习中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教学方法应用于《环境学》课程学习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A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al course in environmental disciplines, “Environics” course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Traditional rote learning often fails to engage students, resulting in suboptimal learning outcomes. This study employs a teaching method that integrates case studies into problem-based learning, placing students at the center and effectively stimulating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Through analyzing classic cases, students can identify solutions to problems, thereby enhanc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is approach also improves their ability to flexibly apply this knowledge in practical scenarios. Consequently, applying this teaching method in “Environics” course can yield significant educational benefits, providing crucial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talents needed by society.
魏凤华梁颖妍黎淑贞张磊陈宇宇刘燕金美燕李龙
关键词:环境学
黄铜拉链橄榄绿着色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黄铜拉链橄榄绿着色清幽淡雅,装饰效果好。采用改进的过硫酸盐体系着色液对黄铜拉链橄榄绿着色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了各因素对着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成分分析(EDS)方法分析着色层厚度、表面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该着色新工艺的最佳条件:25~30 g/LNaOH,30~40 g/L K_(2)S_(2)O_(8),40~50 g/L Na_(2)SO_(4),0.25~1.00 g/L钼酸钠,0.1~0.5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05~0.15 g/LPEG 6000;温度30℃,时间60~90 s。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所获得的膜层各性能均合格,着色膜均匀,厚度约为1μm,其主要成分为Cu-Zn-Mo-O的复合物。该工艺性能稳定,成本低,装饰效果好,且着色液稳定性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刘燕覃浩彪王永森陈桂庭唐春保
关键词:橄榄绿化学着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