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燕洁

作品数:25 被引量:235H指数:10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骨折
  • 13篇钢板
  • 11篇肱骨
  • 10篇锁定钢板
  • 10篇肱骨近端
  • 10篇肱骨近端骨折
  • 10篇近端
  • 10篇近端骨折
  • 7篇关节
  • 6篇肩锁关节
  • 6篇钢板治疗
  • 5篇生物力学
  • 5篇手术
  • 5篇锁定钢板治疗
  • 5篇锁骨
  • 5篇内固定
  • 5篇固定术
  • 4篇手术治疗
  • 4篇脱位
  • 4篇肩锁关节脱位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佛山市第一人...
  • 3篇暨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5篇刘燕洁
  • 19篇陈云丰
  • 14篇曾浪清
  • 10篇张闻
  • 9篇章伟
  • 9篇王磊
  • 6篇张长青
  • 6篇曾炳芳
  • 5篇宋文奇
  • 4篇蔡春水
  • 4篇王海明
  • 3篇陈强
  • 3篇王赤宇
  • 2篇何鸿陶
  • 2篇潘垚
  • 1篇杨健齐
  • 1篇曾昭勇
  • 1篇杨冠英
  • 1篇赵海
  • 1篇黄星球

传媒

  • 5篇医用生物力学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2013年上...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Endobutton技术解剖重建喙锁韧带与改良Weaver-Dunn术式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对比三Endobutton 技术解剖重建喙锁韧带与改良Weaver-Dunn 术式的生物力学表现。方法:12 具新鲜冰冻尸肩,分别从前、后及上三个方向对标本施加70N 的力,测量锁骨相对于肩胛骨的位移,完成后以25...
刘燕洁陈云丰
关键词:肩锁关节生物力学
手法整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估手法整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2月采用手法整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1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7例,女14例:年龄65~89岁,平均75.2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2例。随访时评估记录患者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VAS疼痛评分。[结果]获12~30个月(平均20.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Constant评分平均为86.6分,优良率为85.7%,平均VAS评分为1.05分。[结论]采用手法整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
蔡春水刘燕洁欧阳少勇
关键词:手法整复锁定钢板肱骨近端骨折骨质疏松
一种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包括与雾化器主机,所述雾化器主机中包括有雾化药液杯,还包括有雾化面罩,所述雾化面罩与雾化药液杯连接,还包括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为伸缩波纹管结构,所述连接软管的前端还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
熊想莲蔡春水黄淑萱史德刚陈迪耀刘燕洁王健鹏唐丽燕
文献传递
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重建肱骨颈干角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肱骨颈干角的正常值及重建肱骨颈干角在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MB-Ruler 4.0 软件测量382 例正常成人肩前后位平片肱骨颈干角.分析2006 年6 月至2011 年2 月我院...
陈云丰曾浪清张长青曾炳芳潘垚刘燕洁章伟
COA: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侧支撑螺钉的生物力学优势
目的: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侧支撑螺钉进行固定,探讨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将30具人工合成左侧肱骨随机分成三组、建立外科颈骨折模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A组,近端内侧骨皮质支撑,无内侧支撑...
曾浪清陈云丰刘燕洁章伟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骨折内固定术生物力学
软组织Rosai-Dorfman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1例原发性软组织Rosai-Dorfman病(RDD)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表现,强调在评估软组织恶性肿瘤时应将该病纳入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例软组织RDD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左上臂肿物10余年明显增大3月余。MRI示左上臂皮下软组织肿块大小约7.5cm×4.5cm×12cm,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显著强化,内见多发线状分隔,肿块外侧边界毛糙、深入皮肤深层。CE-MRA显示肿块内及周边有明显增多血管网,MRI拟诊软组织肉瘤。术前穿刺活检提示炎性病变,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软组织RosaiDorfman病。结论:单纯性结外型软组织RDD罕见,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往往类似恶性肿瘤,确诊难度较大,需结合临床、影像以及病理,MRI有助于帮助排除其它可能的诊断以及有效地评估本病的进展程度。
李勤祥赵海杨冠英徐志锋肖妮刘燕洁
关键词:软组织DISEASE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PHILOS)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采用PHILOS治疗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男27例,女39例;年龄24~81岁,平均57.4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7例,三部分骨折33例,四部分骨折6例。合并伤:肱骨头劈裂骨折4例,盂肱关节脱位4例,均为喙突下脱位。末次随访时按Constant—Murley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肩关节功能、疼痛等,记录患者患肩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66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18.1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76.2分,优良率为71.2%;VAS评分平均为1.8分;患肩活动度:外展平均140°,前举平均145°,外旋平均60°,内旋平均T12水平(髂嵴至T5)。10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5.2%。结论采用PHILOS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术中应注重采取合理的措施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
曾浪清陈云丰刘燕洁宋文奇潘垚张闻章伟
关键词:肩骨折手术后并发症骨板
不可吸收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可吸收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经切开复位不可吸收线荷包缝合环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获13~29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按膝关节外科临床评分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不可吸收线荷包缝合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无需使用金属内固定物,为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蔡春水刘燕洁黄星球曾昭勇杨健齐
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荷包缝合
新型双叶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研制与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制新型双叶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以解决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大、小结节的固定问题,并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评估其固定肱骨大、小结节的稳定性。方法取12具新鲜冰冻带肩袖肌的肱骨标本,编号后随机分成A、B两组,建立相同的肱骨大、小结节骨折模型。其中,A组用新型双叶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B组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缝线缝合固定,小结节同时加用1枚3.5 mm空心螺钉固定。分别对两组标本进行肩胛下肌、冈下肌及小圆肌、冈上肌牵拉实验及大、小结节抗拉实验测试。结果肩胛下肌牵拉实验:A组在180 N拉力以及疲劳实验后位移均明显小于B组(P<0.05)。冈下肌及小圆肌牵拉实验:两组在150 N拉力以及疲劳实验后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冈上肌牵拉实验:两组在90 N拉力以及疲劳实验后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节抗拉实验:A组失效载荷明显大于B组,且A组失效位移明显小于B组(P<0.05)。大结节抗拉实验:两组在失效载荷、失效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新型双叶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肱骨小结节的固定效果较缝线+空心钉螺钉固定更坚强,具有能同时固定大、小结节的优势。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提供新的选择。
曾浪清曾路路陈云丰刘燕洁杨辉林志荣张闻魏海峰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复杂骨折锁定钢板生物力学
三Endobutton技术解剖重建喙锁韧带与改良Weaver-Dunn术式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比三Endobutton技术解剖重建喙锁韧带与改良Weaver-Dunn术式的生物力学表现。方法 12具新鲜冰冻尸肩,分别从前、后及上3个方向对标本施加70 N应力,测量锁骨相对于肩胛骨的位移,完成后以25 mm/min的速率向上进行破坏试验,记录破坏负荷及断裂模式。将标本随机分为Endobutton组和改良Weaver-Dunn组,分别进行三Endobutton重建和改良Weaver-Dunn重建,重建后进行移位试验和破坏试验,比较不同情况下肩锁关节稳定性和力学强度。结果 Endobutton组比改良Weaver-Dunn组向前((8.72±1.41)mm vs(37.03±5.05)mm)及向后((8.03±3.68)mm vs(14.85±1.89)mm)的移位更小(P<0.05),与重建前喙锁韧带完整时(向前(7.81±2.22)mm,向后(7.16±1.95)mm)接近。向上移位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改良Weaver-Dunn组的破坏负荷为(172±9)N,明显低于Endobutton组(687±115)N和韧带完整组(685±234)N(P<0.05)。结论三Endobutton解剖重建喙锁韧带较改良Weaver-Dunn术式向前、向后移位更小,稳定性更接近于原完整韧带,且强度与喙锁韧带相近,能更好地恢复喙锁韧带的功能。
刘燕洁陈云丰曾浪清王海明王磊魏海峰陈强
关键词:稳定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