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逸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地理
  • 2篇新书
  • 2篇旅游
  • 1篇导读
  • 1篇地理集中
  • 1篇地理集中指数
  • 1篇地理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电子产业
  • 1篇新书导读
  • 1篇新书推荐
  • 1篇游客
  • 1篇中国经济
  • 1篇生产网络
  • 1篇评价指标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环境
  • 1篇情感
  • 1篇区位
  • 1篇全球生产网络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7篇刘逸
  • 5篇刘逸

传媒

  • 2篇华南地理学报
  • 1篇人文地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中国生态旅游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UGC的气候环境对游客情感的影响研究
2023年
旅游业与气候环境之间关系紧密,旅游目的地气候条件及变化是游客出游动机的考虑因素之一,但气候环境与旅游体验的关系尚未完全厘清。基于在线评论和气象站点数据,本研究对气候环境与游客情感关系展开测度。结果表明:①南北方气候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差异对游客情感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游客情感未随气候的季节变化呈现规律性波动;②相对于整体气候因素,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长和风速等4个单气候要素与游客情感有显著关联;③将游客情感细分为正负面之后,不同气候要素呈现显著差异,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稳定影响游客情感。本研究初步证实了环境与游客情感关系的存在,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根据气候环境特征开展针对性营销与服务运营。
刘逸刘逸陈了凡梁文力
关键词:气候环境
基于旅游评论数据的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探析与理论修正被引量:4
2023年
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地理的基础内容,现有研究多针对单一旅游地的客源市场空间分布进行实证研究,未对不同类型旅游地的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差异进行规律总结。基于资源-区位角度,提出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新解释框架,利用旅游在线评论,验证了不同类型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新解释框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研究发现:(1)资源和区位条件是影响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2)随着资源独特性和区位优势的提升,客源市场的分布逐渐分散,各类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的地理集中指数愈发相近。普通型旅游地(开封、焦作)的核心市场范围延伸到800 km左右,独特型旅游地的核心市场范围延伸到1250 km以上;(3)区位条件决定旅游地客源距离衰减的速度,旅游资源吸引力影响距离衰减的形态。该研究贡献在于明晰了不同类型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差异,并修正了经典客源市场距离衰减理论。
刘逸刘逸曹轶涵
关键词:空间结构地理集中指数
深圳市CBD发展模式与商务特征
本文在对国际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CBD学术研究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CBD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已经转为城市商务活动,而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城市转型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CBD研究...
刘逸
关键词:城市商务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读懂东亚 读懂全球——《互联世界:东亚电子产业和生产网络》新书推荐
2024年
电子产业是最具代表性的在全球尺度上组织生产的产业之一,同时也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曼切斯特关系学派(Manchester School)的重要创始人杨伟聪教授新著《互联世界:东亚电子产业和生产网络》基于全球生产网络2.0理论框架,通过扎实的实证分析,对电子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四大细分领域(即半导体、个人电脑、手机和消费电子)在21世纪10年代的全球生产网络的呈现、演进历程及其驱动因素作出了系统的刻画与细致的解析。
刘逸刘逸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电子产业
关系经济地理的中国实践与理论创新:以产业升级为例
关系经济地理学是当前经济地理学界的主要流派之一,但是在中国的研究应用,主要依托基于西方和亚洲发展经验提炼出来的理论框架,而对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意义缺乏充分的考虑。本文认为中国作为后发地区的代表,其区域全球化和产业升级...
刘逸
文献传递
解释性理论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科发展的意义——《地理学的理论和解释》新书导读
2024年
当前,人文地理学界存在着理论发展“各自为营”、缺乏互馈与融合的问题,极为缺乏一个不同领域和流派能够对理论的概念和如何发展理论展开讨论与反思的共同基础。基于此,新加坡国立大学杨伟聪教授的力著《地理学的理论和解释》(Theory and Explanation in Geography)承前启后,展开了对人文地理学当代主流理论的系统性梳理和批判性反思,并指明了未来理论建设方向。
吴頔刘逸
旅游经济地理研究的理论问题:反思与探索被引量:2
2022年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和行为逻辑发生剧烈的转变。本文从旅游经济活动的地理属性出发,对旅游经济活动的地理研究进行回顾,重点评述了国际旅游地理学界所做的多次探索,并对核心问题的理论依据与逻辑进行阐述。研究发现:当前研究尚未明晰旅游活动的基本地理逻辑,理论框架较为模糊,且过度依赖新经济地理中的演化理论,研究边界和研究问题尚未清晰。基于此,本文以经典的旅游系统论为理论框架,提出旅游经济地理现象研究的3个关键理论问题:(1)旅游空间粘性影响下的旅游市场空间生产机制;(2)流动范式的地理逻辑带来的新型人地互动关系;(3)弱关系空间组织下的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一般机制。本研究所做的尝试,有助于提升旅游地理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也有助于推动主流经济地理学对旅游话题的关注。
刘逸
关键词:旅游经济地理旅游地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