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逸

作品数:54 被引量:72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4篇旅游
  • 10篇经济地理
  • 8篇生产网络
  • 8篇全球生产网络
  • 8篇大数据
  • 6篇休闲
  • 6篇情感
  • 6篇目的地
  • 5篇地理
  • 5篇区位
  • 4篇粤港
  • 4篇粤港澳
  • 4篇韧性
  • 4篇嵌入性
  • 4篇珠三角
  • 4篇旅游地
  • 4篇旅游目的
  • 4篇旅游目的地
  • 4篇港澳
  • 3篇对外直接投资

机构

  • 53篇中山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新加坡国立大...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韩山师范学院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吉首大学
  • 2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 53篇刘逸
  • 6篇保继刚
  • 5篇刘逸
  • 3篇朱晟君
  • 3篇梁育填
  • 3篇陈凯琪
  • 2篇杨宇
  • 2篇赵莹
  • 2篇肖文杰
  • 1篇唐承财
  • 1篇张朝枝
  • 1篇杨振山
  • 1篇郭炎
  • 1篇王耀斌
  • 1篇吴旗韬
  • 1篇牟乃夏
  • 1篇黄耿志
  • 1篇李志刚
  • 1篇席广亮
  • 1篇张宏磊

传媒

  • 9篇地理研究
  • 7篇旅游论坛
  • 6篇旅游学刊
  • 4篇热带地理
  • 3篇地理学报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人文地理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全球变化数据...
  • 2篇华南地理学报
  • 1篇旅游科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旅游研究
  • 1篇旅游导刊
  • 1篇中国生态旅游

年份

  • 8篇2024
  • 9篇2023
  • 10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战略耦合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以广东省为例被引量:21
2021年
战略耦合与区域经济韧性分别为关系经济地理学派与演化经济地理学派的关键变量,在当下已有的研究中,前者缺乏区域长期演化的动态视角,后者忽视区域外部的经济联系对区域内部的影响,二者缺乏理论对话;同时,战略耦合在当下缺乏定量研究,成为两个学派之间进行融合的阻碍之一。因此,以广东省21个城市为例,基于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区域经济中外资的出口主导、生产主导、技术主导3个维度来测度战略耦合程度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以此尝试推动两个学派的互动。研究结论:(1)证实战略耦合对区域的经济韧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外资的生产主导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外资的技术主导,影响最小的是外资的出口主导;(2)中国港澳台地区投资与其他外资对区域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存在根本性差异,体现在区域韧性变动的过程中,二者在技术主导和生产主导维度上的影响效果相反;(3)GDP、FDI、出口总额等传统的全球化程度的测度指标不适合作为测度战略耦合对区域经济韧性影响的重要变量。本研究通过方法的创新,实现了对战略耦合的一次完整的定量测度,进一步实现了关系经济地理学派与演化经济地理学派在方法上的一次理论互动,为全球生产网络后续更加深入的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逸纪捷韩许汀汀张晓琳
读懂东亚 读懂全球——《互联世界:东亚电子产业和生产网络》新书推荐
2024年
电子产业是最具代表性的在全球尺度上组织生产的产业之一,同时也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曼切斯特关系学派(Manchester School)的重要创始人杨伟聪教授新著《互联世界:东亚电子产业和生产网络》基于全球生产网络2.0理论框架,通过扎实的实证分析,对电子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四大细分领域(即半导体、个人电脑、手机和消费电子)在21世纪10年代的全球生产网络的呈现、演进历程及其驱动因素作出了系统的刻画与细致的解析。
刘逸刘逸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电子产业
网络集群行为视角下游客情绪脉搏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社交媒体所呈现的游客情感画像是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构建捕捉游客6类情感的分析模型,以2010—2018年游客对全国249家5A级景区的评论数据为信息源,从时空维度揭示游客情绪脉搏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游客整体情绪脉搏在时间维度上显著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2010—2012年、2013—2015年和2016—2018年,其中喜悦、惊奇、厌恶、愤怒、悲伤5类情绪变化显著,仅有恐惧情绪变化不明显。在空间维度上,游客情绪脉搏呈显著的空间差异,喜悦是强度最高且差异最大的情绪类型,而且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其次是惊奇和愤怒情绪,同样与经济空间结构不一致,而且这两类情绪的空间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他情绪没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在资源种类上,自然类景区和人文类景区游客的情绪起伏差异不大,但与主题公园的差异较为明显。
王耀斌陈海龙刘逸宋颖张丽霞张生举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韧性的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被引量:106
2020年
当前区域经济韧性的测度研究的测度维度较为单一地聚焦在GDP之上,缺乏揭示韧性在其它经济指标上的表现;同时过于注重区域内因素,忽略了外向联系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选择5个经济指标对大湾区的经济韧性进行多维度测算,并借助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对区域内部差异的形成原因给予解释。主要得到三个结论:第一,区域的经济韧性难以从单一维度来判定,多维度指标所揭示的经济韧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GDP所表现出来的区域经济韧性较为保守,而就业指标所表现出来的经济韧性变动较大。第二,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的经济韧性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与区位和GDP规模无显著关系,而与其产业经济结构和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方式有显著关系。第三,湾区城市在经济韧性表现的差异可以用战略耦合来进行初步解释,深圳因自主耦合而经济韧性表现最佳,佛山和广州次之,香港和澳门因以依附耦合的方式嵌入全球金融和酒店网络,因而经济韧性相对较差。本文为经济韧性研究提供了大湾区案例和新的分析视角,推动了关系经济地理学在经济韧性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建议未来要重视基于定性方法的经济韧性研究。
刘逸纪捷韩张一帆杨宇
战略耦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研究——以广东省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当前经济全球化充满了不确定性,逆全球化带来的科学技术“卡脖子”问题成为当下最需创新研究解决的问题。但现阶段创新研究最新的理论成果——国家/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局限于内生性的理论视角,难以解决全球化带来的科技创新问题。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理论框架,梳理区域创新系统与全球生产网络间的理论异同,进一步利用战略耦合这一全球生产网络的核心要素,通过理论融合提出全球化下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分析框架。并以广东省21个城市的区域创新系统为例,基于理论梳理与回归分析,从创新基础设施、创新活动、创新绩效这三个方面出发,探究区域创新系统与战略耦合的联系与影响以验证框架。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发现:第一,战略耦合对于区域创新系统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影响并不完全是显著正面的,甚至存在负面的影响。第二,以出口为主导依附式耦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区域创新基础设施的促进及对区域创新绩效和创新活动的抑制;相比之下,市场换技术的互惠式耦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各个维度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第三,对于广东省而言,港澳台资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外资,而其他外资对创新系统的具体影响更为复杂,未有稳定的模式出现。本研究通过向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中引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利用战略耦合理论,探明了战略耦合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和影响,建立了全球化下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揭示了全球生产网络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作用,为全球化下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提供了更为批判和辩证的研究视角,可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提供理性、科学的建议。
刘逸纪捷韩高国瀚朱晟君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全球生产网络
饮酒休闲消费偏好的地域特征研究:李白指数
2024年
饮酒休闲消费日渐成为居民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对酒类偏好一直存在着地域认知,但地理学始终未针对这个问题提供科学的分析与解释。因此,本研究试图证实酒类消费地域性偏好的存在,并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具体而言,本研究以城市作为空间单元,在控制城市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因素影响下,结合酒类关键词搜索指数和高德地图酒类POI数据,探测地域偏好分布规律与特征。为了让研究结果通俗易懂,本研究将酒类休闲消费偏好命名为“李白指数”,继而细分为李白预期指数和李白消费指数。研究结果表明:①两个李白指数的分布特征与传统文化中对国人饮酒行为的地域偏好认知不一致。李白指数未呈现明显的南北、东西分异或者遵循胡焕庸线的地理分布特征,偏好最高的地区不是气候寒冷的东北或者经济最发达的北上广,而是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川渝地区。②自然环境维度中,温度越低,李白预期指数越高;温度越低、日照时长越短,李白消费指数越高;而降水、湿度和风速等因素对两个李白指数均不产生实际影响。③社会经济维度中,房价水平、夜间灯光与两个李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的发现纠正了传统对饮酒偏好地理分布特征的认识误区,验证了温度、日照等自然环境因素和房价、夜间灯光指数等社会经济因素对酒类消费的影响,是新环境决定论的一次积极运用,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同时,本文也是多源异构数据综合利用的一次有益尝试。
刘逸陈海龙陈了凡
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企业所有权差异的视角被引量:11
2018年
以中国企业2005~2015年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项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东南亚直接投资的国家选择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国有企业不回避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倾向于开拓新的国家市场;相反,民营企业倾向投资政治风险低的国家,投资与中国贸易联系紧密、相对市场规模较大以及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基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东南亚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差异,为中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提出政策建议。
梁育填黄慧怡刘逸刘逸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旅游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前沿”系列笔谈被引量:8
2022年
此次笔谈邀请了陕西师范大学李君轶教授、中山大学刘逸副教授、吉首大学肖文杰老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邓宁副教授、南开大学张坤副教授、厦门大学郑伟民副教授、澳门旅游学院齐珊珊副教授等7位青年学者,主要从“旅游研究取向”“旅游情感”“旅游图像”“时空数据”4个方面对当前旅游大数据的研究展开探讨。李君轶老师系统地阐述了对旅游大数据应用的看法,认为大数据应属于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在此背景下,旅游研究应该遵循“多源数据、混合方法、交叉研究、团队协作”的研究模式来发展。未来的研究有4个议题值得深度关注,分别是: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旅游系统复杂性、大数据应用模型以及大数据伦理与隐私保护。
刘逸
关键词:团队协作时空数据多源数据
旅游情感大数据研究:问题与挑战
2022年
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支撑下,社交媒体平台发展迅猛,在彻底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信息生产速度和数量的暴增。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倾向于使用社交网络媒体搜索信息,同时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态度情感,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研究场境和数据来源。这种现象的出现重构了旅游行为的知识生产机制,而游客在社交媒体上的情感表达又极大影响了旅游决策和营销,旅游大数据研究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刘逸
关键词:旅游决策社交媒体智能终端数据来源搜索信息
旅游规划中外研究差异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文章借助文献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收集了中国知网CNKI和WOS两个数据库中以"旅游规划"为主题的文献,比较分析及评述两者的研究差异。研究发现:1.国内旅游规划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概念本身、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与其他规划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多从地理学角度展开研究;2.国外旅游规划研究与管理、影响、政策等话题的联系更为密切,以管理学的研究角度为主;3.国内外旅游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存在显著差异,但对旅游规划的研究都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和范式;4.国内旅游规划研究偏好发展史总结,对重大转折的判断缺乏依据,缺乏对基本学科问题和内容结构的理论讨论,缺乏从旅游活动本身需求出发展开的研究。文章认为,未来的旅游规划研究应该重视旅游活动本身的特点,以及中国当前丰富的旅游规划实践案例和经验,由此完善和丰富旅游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
陈苑仪刘逸
关键词:旅游规划CITESPACE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