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锡林

作品数:154 被引量:61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44篇基因
  • 38篇肌营养不良
  • 31篇肌营养不良症
  • 31篇不良症
  • 29篇干细胞
  • 26篇卒中
  • 25篇脑卒中
  • 24篇骨髓
  • 23篇多态
  • 22篇多态性
  • 22篇缺血
  • 22篇细胞
  • 22篇肌萎缩
  • 21篇蛋白
  • 19篇血性
  • 19篇基因多态性
  • 17篇血管
  • 17篇缺血性脑卒中
  • 15篇MDX鼠
  • 14篇肌萎缩侧索硬...

机构

  • 1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32篇中山大学
  • 17篇惠州市中心人...
  • 16篇中山医科大学...
  • 12篇广东药学院附...
  • 9篇海南农垦总局...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血液中心
  • 2篇广州市第十二...
  • 2篇海南省保亭县...
  • 2篇三亚市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2篇卢锡林
  • 83篇张成
  • 61篇姚晓黎
  • 40篇张为西
  • 22篇李才明
  • 21篇陈松林
  • 20篇冯善伟
  • 20篇曾缨
  • 19篇刘焯霖
  • 19篇苏全喜
  • 15篇吴婉玲
  • 13篇于美娟
  • 13篇刘晓蓉
  • 12篇黄文
  • 12篇叶城辉
  • 10篇柳太云
  • 10篇冯慧宇
  • 9篇梁银杏
  • 8篇邱淑莲
  • 8篇王展航

传媒

  • 14篇中华医学遗传...
  • 1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1篇中山大学学报...
  • 6篇中华神经科杂...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第六次全国中...
  • 4篇中风与神经疾...
  • 4篇中国危重病急...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药材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新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17篇2008
  • 15篇2007
  • 18篇2006
  • 7篇2005
  • 16篇2004
  • 12篇2003
  • 12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干细胞能否转变成神经细胞被引量:3
2004年
骨髓干细胞是一组混合细胞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新近有研究 认为骨髓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在体外、体内分化成为神经细胞。然而,部分研究 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可能与不同的研究采用的具体实验方法、实验条件有很大关系。
姚晓黎卢锡林张成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神经细胞诱导剂
MTHFR基因多态性和酗酒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和酗酒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筛查454例IS患者(病例组)和334例非IS患者(对照组)的MTHFR基因的多态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酗酒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酗酒群体的T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性升高(P<0.05),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为2.633;而携带有CC基因型则为0.360。相反,非酗酒群体的MTHFR基因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10)。结论携带T等位基因的酗酒群体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但携带C等位基因的酗酒群体不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MTHFR基因与酗酒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梁银杏吴婉玲姚晓黎李才明莫照龙张为西苏全喜卢锡林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基因酗酒
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对秀丽线虫毒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对秀丽线虫(C.elegans)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野生型N2秀丽线虫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质粒,通过显微注射获得过表达Clusterin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基因线虫。将野生型N2秀丽线虫和过表达Clusterin线虫同步化后,观察上述两组线虫的寿命和成虫2 d后热休克的存活情况。结果:与野生型N2秀丽线虫比较,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线虫的寿命明显缩短(P<0.01);在热休克2 d后,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线虫的存活明显缩短(P<0.05)。结论: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对秀丽线虫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在热休克2 d后毒性加重。
郭文苑卢锡林叶城辉裴中吴琪
关键词:CLUSTERIN秀丽线虫热休克
Parkinson病与Alzheimer病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RE(apoE)基因多态性与Parkinson病及Alzheimer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氏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72名帕金森氏病(PD)、68名Alzheimer病(AD)患者和66名正常老年人的apoE基因型分布。结果PD组apoE2、apoE3、apoE4及AD组apoE4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apoE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apoE基因型分布与PD发病无关;与AD发病相关,即apoE2基因可能具有防止AD发病的作用;不支持apoE4是中国人散发性AD发病病危因素的结论。
卢锡林马秋兰张俊徽刘焯霖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PARKINSON病载脂蛋白E基因型
应用多个微卫星DNA位点进行Duchenne/Becker肌营养不良症携带者的检测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筛查和确定 Duchenne/ Becker肌营养不良症 ( Duchenne/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 BMD)家系的女性成员中的致病基因携带者与正常者 ,为进一步行产前诊断或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提供信息。方法 用 PCR方法对 dystrophin基因第 4 4、4 5、4 9和 5 0内含子以及 5′DMD 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STR)扩增 ,然后进行基因扫描、软件分析 ,对 4个 DMD/ BMD家系中 2 7个成员的这 5个微卫星 DNA位点的多态性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 4个家系 17名女性成员中 (有 1例女性 DMD患者 ) ,系谱和 STR多态性分析结果均符合的 DMD基因肯定携带者有 6名 ;单纯根据 STR多态性连锁分析结果确诊为 DMD基因携带者的女性成员有 5名 ,确诊为正常女性成员有 5名。在这 5个 STR位点中 ,最具多态性的位点是 STR- 4 9,多态性最少的位点是 STR- 5 0。结论 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结合基因扫描能快速、准确、客观地检出 Duchenne/
黄文张成谢有梅陈松林张为西卢锡林姚晓黎曾缨
关键词:携带者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基因诊断
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A_Ⅱ ANF水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1995年
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A_ⅡANF水平的动态变化彭英,黄如训,刘焯霖,卢锡林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心钠素(ANF)是两种作用相反的与血压和水盐代谢有关的调节多肽,其含量以下丘脑最高.而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AⅡ和ANF的变化与缺血性脑损害的关系,目前尚不明?..
彭英黄如训刘焯霖卢锡林
关键词:脑缺血血管紧张素病理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血浆和脑脊液谷氨酸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了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血浆、脑脊液谷氨酸浓度的改变,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测定ALS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浆及脑脊液谷氨酸含量,比较两者的不同,并对不同病情ALS患者的谷氨酸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ALS患者血浆、脑脊液谷氨酸的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病情患者间的谷氨酸浓度也有区别,谷氨酸水平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结论 ALS患者血浆和脑脊液的谷氨酸水平较正常高,脑脊液谷氨酸浓度比血浆浓度敏感,临床病情越重,谷氨酸浓度越高。
姚晓黎张为西卢锡林刘卫彬张成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血浆脑脊液谷氨酸发病机制
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CE-1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IS)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ACE-1)基因多态性,旨在探讨其与IS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87例海南黎族IS组及83例对照组的ACE-1基因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其优势等位基因频率。结果IS患者ACE-1基因DD、ID、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9%、57·5%、35·6%,D等位基因频率为35·6%,I等位基因频率为64·4%;对照组的DD、ID、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49·4%、45·8%,D等位基因频率为29·5%,I等位基因频率为70·5%;经卡方检验,两组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未发现ACE-1基因与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提示ACE-1基因可能并非海南黎族人群中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发病基因。
莫照龙卢锡林陈飞周世锋周少珑姚晓黎李才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基因多态性
孪生子患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临床与卵型鉴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孪生子患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临床特征与卵型鉴定。方法对一对患单纯型HSP孪生兄弟的临床特点和症状进行分析并跟踪随访,同时作孪生子卵型鉴定。结果(1)孪生子均缓慢起病,步态不稳,下肢笨拙,上下楼困难,逐渐发展为双下肢痉挛性不完全性截瘫;(2)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Ⅳ级,腱反射亢进,髌、踝阵挛阳性,Babinski征阳性,屈性病理反射阳性;(3)16个STR位点的等位基因均相同,提示为同卵双生。结论孪生子同患单纯型HSP的临床特点与一般HSP无异,作16个STR位点的PCR可快速、准确地鉴定孪生子的卵型。
李才明张成卢锡林张鸿炼柳太云冯善伟
关键词: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内含子或外显子缺失DMD家系女性携带者的基因诊断
2007年
目的 对内含子和(或)外显子缺失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家系女性成员进行致病基因携带者的诊断,为进一步行产前诊断或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 利用dystrophin基因5个微卫星位点(STR-44、45、49、40、5’DysⅡ)的多态性连锁分析,同时结合半定量PCR对1个内含子和外显子均缺失的DMD家系(家系5)和1个仅内含子缺失的DMD家系(家系4)的女性成员进行携带者基因诊断。结果 家系5的Ⅱ2的STR-50位点基因型为245/245,不是DMD基因携带者6家系4的Ⅱ6、Ⅱ8的STR-45位点基因型为dd/172,Ⅲ19为del/178,均为DMD基因携带者。结论 STR-PCR多态性分析结合内含子半定量PCR可获得更多诊断信息,更准确地检出内含子缺失的女性携带者,提高诊断率。
黄文张成谢有梅陈松林张为西姚晓黎曾缨卢锡林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症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携带者检测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