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佩洋

作品数:27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襄阳市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动脉
  • 10篇颅内
  • 9篇颅内动脉
  • 8篇缺血
  • 8篇成像
  • 5篇动脉狭窄
  • 5篇血性
  • 5篇他汀
  • 5篇颅内动脉狭窄
  • 5篇灌注
  • 4篇症状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降脂
  • 4篇灌注成像
  • 4篇CT灌注
  • 4篇CT灌注成像
  • 3篇动脉瘤

机构

  • 21篇湖北医药学院...
  • 7篇武汉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27篇周佩洋
  • 14篇王普清
  • 11篇王璞
  • 10篇曹治华
  • 10篇张贵斌
  • 9篇王守安
  • 9篇高平
  • 6篇李光
  • 6篇冯玉华
  • 5篇杨军
  • 5篇王安平
  • 5篇黄瓅
  • 5篇宋金辉
  • 3篇丁志刚
  • 3篇陈华先
  • 3篇徐峰
  • 3篇王勇
  • 3篇刘焦枝
  • 3篇武夏夏
  • 2篇李承晏

传媒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缺血事件复发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缺血事件复发和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登记神经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或TIA患者,CT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主干狭窄患者入组;对入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按有无脑血管事件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主要观察指标:(1)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2)责任动脉供血区新的卒中;(3)服药依从性。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42例,121例(85.2%)完成随访,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16例(13.2%),其中12例(75%)复发位于病变血管同侧。单因素分析显示:未规律服用他汀类药(P=0.017)、糖尿病(P=0.017)和动脉重度狭窄(P=0.030)在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未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OR=3.719,P=0.005)、糖尿病(OR=1.842,P=0.029)和动脉重度狭窄(OR=1.503,P=0.045)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脑卒中复发明显相关。结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较高;有糖尿病、动脉重度狭窄和未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有更高的卒中复发风险。
王普清王安平曹治华王璞陈华先宋金辉黄瓅周佩洋王守安王勇
关键词: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预后
强化他汀治疗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10mg/d)、B组(20mg/d)和C组(40mg/d)各40例,治疗至少持续12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值的变化,评价强化调脂疗效。结果 3组在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A组、B组和C组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3%、13.5%和5.4%;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个月,3组相对脑血流量和相对脑血容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相对达峰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12个月的强化调脂治疗(40mg/d)可以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缺血区脑组织血流灌注。
高平周佩洋王普清李光曹志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降血脂药CT灌注成像
多途径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疗效初步评估报道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多途径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多途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并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及观察组患者的SIL-2R水平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SIL-2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8.57%(2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途径对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曹治华周佩洋洪艳杨静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SIL-2R水平
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在栓塞术后的恢复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在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影响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神经科自2007年7月至2013年1月行动脉瘤栓塞术的随访资料完整的55例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情况,以及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探讨可能影响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的因素。结果 随访1年以上,31例(56.4%)完全恢复,19例(34.5%)部分恢复,5例(9.1%)无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栓塞术后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的相关因素是术前麻痹程度(OR=5.366,95%CI:1.253~22.974,P=0.024)、术前麻痹时间(OR=5.518,95%CI:1.398~21.774,P=0.015)、甲钴胺治疗与否(OR=6.988,95%CI:1.659~29.431,P=0.008)。 结论 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可促进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好转,术前不全麻痹、术前麻痹时间短、使用甲钴胺治疗是影响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的相关因素。
王守安李承晏张贵斌周佩洋王璞杨军冯玉华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栓塞
颅内外动脉并发狭窄导致的脑梗死模式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并发狭窄导致的脑梗死的模式。方法用CT血管成像(CTA)检测1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的狭窄情况;MR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确定患者的脑梗死模式:单发或多发性脑梗死,穿动脉梗死(PAI)、皮质支梗死(PI)、分水岭梗死(BZI)、大面积脑梗死。比较并发狭窄与非并发狭窄患者的脑梗死模式。结果 CTA示颅内外动脉并发狭窄69例,其中串联狭窄49例、非串联狭窄20例;非并发狭窄99例;无狭窄17例。颅内外动脉并发狭窄组的多发性脑梗死、PAI+PI+BZI的比率(55.1%,20.3%)显著高于非并发狭窄组(34.3%,5.1%)(均P<0.01);而单发小PAI的比率(24.6%)显著低于非并发狭窄组(48.5%)(P<0.01)。并发狭窄组中串联狭窄亚组的多发性脑梗死(65.3%)及PAI+PI+BZI(26.5%)的比率显著高于非串联狭窄亚组(30%,5%)(P<0.05~0.01);而单发小PAI的比率(14.3%)显著低于非串联狭窄亚组(50.0%)(P<0.01)。结论颅内外动脉并发狭窄导致的脑梗死以多发性梗死及PAI+PI+BZI的模式多见。
王普清王安平曹志华陈华先宋金辉黄栎周佩洋王守安李小龙
关键词:颅内外动脉脑梗死
一氧化氮前体与供体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影像学评估被引量:1
2012年
评估NO前体/供体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影像学评估受累脑区脑损害情况等系列变化。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18只,硝酸甘油组(NG组)18只,左旋精氨酸组(L-ARG组)18只。各组根据处死大鼠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3、24 h时间点,并进行Longa评分、HE染色及弥散加权成像观察其疗效。结果再灌注3 h时,与模型组比较,NG组、L-ARG组大鼠Long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0.90)分vs(1.50±0.52)分vs(1.42±0.50)分,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24 h时,模型组大鼠细胞神经元大量脱失,但NG组、L-ARG组大鼠细胞神经元脱失不明显;再灌注3、24 h时,与模型组比较,NG组、L ARG组大鼠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区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早期给予NO前体/供体具有显著的缺血后脑保护作用。
周佩洋高平曹治华丁志刚王普清张贵斌
关键词:一氧化氮供体再灌注诊断显像
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测量黑质小体形态特征及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采用3.0T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分析黑质小体.1区的具体影像特征,探讨其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54例确诊PD患者(PD组)及51名非PD病志愿者(对照组)行3.0TESWAN序列扫描,在幅度图上对黑质内黑质小体.1区特征高信号最宽处(a)、同层黑质与楔形高信号长轴垂直的中段宽度(b)、椭圆形部分消失后残余带状高信号最宽处(c)进行测量、数据采集,由2名医师按征象的“有”、“无”重新分类的结果与临床金标准对照,并计算判断PD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连续选取新收入的11例临床疑似PD患者(UD组)做同样检查,按前述研究所得结论对其行影像诊断,将做出的诊断与之后的临床最终诊断行对照研究。结果对照组51名中49名(96.08%)均在双侧或单侧黑质致密部后外侧见黑质小体-1区特异性高信号,该高信号可呈“水滴”状、楔形及椭圆形外观,其大小(a/b)平均为(0.31±0.07)mm。PD组中所有患者(100%)“水滴”后方椭圆形高信号均表现缺失,黑质小体-1高信号的缺失用于判定PD的敏感度达100.0%(54/54)、特异度约96.1%(49/51)。UD组11例中7例“水滴”状高信号完全缺失者及1例双侧“c”值较小者经临床证实为PD,2例特征高信号存在者及2例C值较大者入院后确诊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结论PD患者在3.0TESWAN上黑质小体-1区特征高信号消失,分析该高信号存在与否及其尺寸有可能是诊断PD和鉴别PD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高平周佩洋李光王普清刘焦枝徐峰武夏夏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黑质
运动症状和嗅觉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运动症状评估、嗅觉检测、经颅多普勒超声以及三者联合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帕金森病患者50例(帕金森病组),并选取性别相同、年龄相当的非帕金森病患者5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T&T标准嗅觉检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评估非对称运动、嗅觉功能和黑质回声,分析嗅觉障碍和黑质强回声的影响因素,并分别计算3种方法以及它们联合诊断帕金森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帕金森病组非对称运动症状、嗅觉障碍、黑质强回声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嗅觉障碍与帕金森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运动症状评估、嗅觉检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0%,78.0%,78.4%;58.0%,74.0%,69.0%;90.5%,81.3%,80.9%。而联合用于帕金森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8.1%,97.9%,94.1%。结论运动症状、嗅觉检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利于帕金森病诊断,而将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则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张兆辉姜珊王普清周佩洋杨浩王安平
关键词:帕金森病嗅觉
他汀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20mg/d)、B组(阿托伐他汀40mg/d)各50例,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来预防卒中复发,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血脂和hs-CRP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20mg/d和40mg/d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下降,其中40mg/d组下降的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20mg/d和40mg/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治疗前后均有升高趋势,且40mg/d组HDL-C升高水平高于20mg/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降TC、TG、LDL-C和升高HDL-C水平及抗炎作用,且40mg/d组降TC、TG、LDL-C和升高HDL-C水平及抗炎作用强于20mg/d组。
曹治华周佩洋杨静张贵斌王普清王璞王守安
关键词:他汀降脂脑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
NO前体/供体在大鼠脑缺血中作用研究及OX42和MAP2阳性细胞反应的影响
自从80年代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被发现以来,其广泛而重要的生理及病理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广泛参与生物体内的各种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作用。近年来,NO在...
周佩洋
关键词:供体脑缺血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