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锐

作品数:12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5篇手术
  • 5篇肱骨
  • 5篇近端
  • 5篇关节
  • 4篇手术治疗
  • 4篇肱骨近端
  • 4篇肱骨近端骨折
  • 4篇微创
  • 4篇近端骨折
  • 4篇复杂肱骨近端...
  • 4篇钢板
  • 2篇疗效
  • 2篇囊肿
  • 2篇内固定
  • 2篇接骨
  • 2篇开放手术
  • 2篇开放手术治疗
  • 2篇肩峰
  • 2篇关节镜

机构

  • 12篇上海市浦东新...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2篇姜锐
  • 11篇杨铁毅
  • 7篇张岩
  • 7篇刘粤
  • 5篇马福元
  • 5篇王治
  • 3篇郑士伟
  • 2篇刘树义
  • 2篇吴亮
  • 2篇黄国华
  • 2篇徐波
  • 1篇范鑫斌
  • 1篇王思辉
  • 1篇唐江安
  • 1篇丁祖泉
  • 1篇邵进
  • 1篇梁旭
  • 1篇叶伟光
  • 1篇季海龙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上海护理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2013年上...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腘窝囊肿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的腘窝囊肿患者81例,其中关节镜下治疗组42例,平均年龄(47.5±8.3)岁,开放手术治疗组39例,平均年龄(45.8±7.9)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膝关节MRI检查明确囊肿诊断。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并依据手术前后膝关节VAS和Lysholm得分,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结果评估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40.2±6.5)min,住院(5.8±2.4)d,切口长度(1.0±0.2)cm,开放治疗组手术时间(41.5±7.2)min,住院(10.1±2.5)d,切口长度(11.0±1.3)cm。术后两组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症状及关节功能明显改善,4例开放组患者术后伤口发生浅表感染,定期换药后愈合。2例患者经开放手术治疗3个月后囊肿复发,二次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组内患者膝关节VAS、Lysholm评分、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腘窝囊肿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徐波王治叶维光姜锐刘粤杨铁毅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开放手术临床疗效
髋关节固定支具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9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固定支具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39)。观察组应用髋关节支具固定,对照组应用下肢皮肤牵引固定,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疼痛情况、发生压力性损伤和病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应用髋关节固定支具进行非手术治疗,可更好地缓解骨折后疼痛,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郑璐姜锐蔡青张敏洁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非手术治疗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14
2014年
对于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通常难以获得满意的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往往需要手术治疗。随着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等内固定器械的改进以及肩关节置换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术治疗该类骨折疗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术后并发症。最佳术式、手术入路以及植骨形式等尚存争议。治疗时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骨质条件、全身状况及功能期望的不同,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马福元杨铁毅姜锐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髓内钉肩关节置换
经三角肌劈开入路Philos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经三角肌劈开入路Philos 钢板固定治疗移位的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回顾81 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Neer 分型3 部分4 部分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并发症,48 例随访...
杨铁毅姜锐马福元
关键词: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并发症
肩峰下微创切口Philos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肩峰下微创切口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hilos)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我科治疗81例资料完整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使用Constant评分、DASH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通过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指数评估患者生命质量,并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通过肩关节功能、生命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疗效。结果 81例患者获得超过12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时按肩关节Constant评分标准,优1例,良好68例,一般12例,优良率85.2%;按DASH评分获优40例,良好33例,可8例,优良率88.9%;术后3、6、12个月时EQ-5D指数平均得分均高于术前(t值分别为7.855、12.817、19.284,P均<0.05);术后3、6、12个月时EQ-VAS平均得分也高于术前(t值分别为12.044、22.789、45.327,P均<0.05。术后12个月时EQ-5D指数及EQ-VAS平均得分均高于术后3个月(t=7.526、9.709,P均<0.05)。术后共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8.3%)。结论肩峰下微创切口PHILOS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安全有效,患者获得相对满意的肩关节功能和生命质量。精细的术中操作,个体化的术后康复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马福元杨铁毅姜锐刘粤张岩梁旭雷磊
关键词:微创PHILOS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功能评分生命质量
微创钢板内固定重建骨盆环稳定性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总结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不稳定型骨盆骨折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1~66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4h,平均2.8h。骨折根据Tile分型:B型12例,C型9例。入院后行骨牵引、骨盆带固定,于伤后5~24d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复位按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4例,可1例。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获优12例,良7例,可2例。结论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微创钢板能提供有效固定,重建骨盆环稳定性,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
郑士伟张岩杨铁毅王治刘粤姜锐
关键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微创手术钢板内固定
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被引量:30
2013年
背景:经三角肌劈开入路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后存在一些并发症。目的:评价经三角肌劈开入路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移位的三、四部分骨折病例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与结论:81例患者获得12-30个月的随访。内固定后12个月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为(76.57±4.70)分。内固定后共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8.3%),其中肩峰撞击16例(19.8%),头干角丢失6例(7.4%),头干角丢失合并螺钉穿出关节面2例(2.5%),螺钉穿出关节面2例(2.5%),肱骨头坏死2例(2.5%),切口脂肪液化5例(6.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撞击组与无撞击组比较,大结节位置过高、钢板位置过高及Neer分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头干角丢失组与未丢失组比较,年龄、内固定后内侧皮质缺损、Neer分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大结节位置过高、钢板位置过高及Neer分型是发生内固定后肩峰撞击的独立预测因素。内固定后内侧皮质缺损、Neer分型是发生内固定后头干角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
马福元杨铁毅姜锐张岩刘粤邵进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并发症
锁骨解剖钢板与重建固定带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9
2011年
背景:锁骨解剖钢板与重建固定带哪种内固定材料更加适合锁骨中段骨折呢?目的:比较锁骨解剖钢板与重建固定带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锁骨解剖钢板和通用重建带经皮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两种方法的内固定时间、内固定后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解剖钢板组骨重建时间较重建带组明显缩短(P<0.05)。56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骨不连和感染等不良并发症,两组各有2例出现螺钉松动,患者Neer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锁骨解剖钢板与重建固定带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相仿,但前者可以减少术中折弯的过程,操作简单,而后者对于长斜型,不规则型锁骨骨折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
刘粤吴亮张岩郑士伟姜锐杨铁毅
关键词:锁骨骨折微创接骨术
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二或三部分骨折的初步报告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探讨肱骨前方入路结合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治疗肱骨二或三部分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经肱骨前方入路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或肱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HILOS)钢板微创治疗22例肱骨二或三部分骨折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46~78岁,平均63.4岁);左侧7例,右侧14例.骨折类型:肱骨干骨折伴肱骨近端骨折11例,肱骨干骨折伴肱骨远端骨折8例,肱骨干骨折伴肱骨近端骨折及肩关节脱位2例,肱骨干骨折合并肱骨近端、远端骨折及肩关节脱位1例.其中2例术前伴桡神经损伤,急诊行桡神经探查后再复位固定骨折.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及肘关节HSS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患侧肩关节和肘关节进行评分.结果 评价以1年为标准,其中1例患者术后随访不到1年,以随访终末时间为结点. 结果 2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78~150 min,平均107.9 min;术中出血量110~450 mL,平均274 mL.20例术后获平均9.4个月(8~22个月)随访,2例失访.20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1.5周).骨折端无移位,螺钉无松动、拔出及断钉发生.2例术前伴桡神经损伤患者,1例3 d后功能恢复,另1例4个月后功能恢复.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12例,良5例,中3例,优良率为85.0%.肘关节功能按HSS评分标准评定:优16例,良4例,优良率100%. 结论 肱骨前方切口经皮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具有创伤小、不损伤腋神经及桡神经等优点,治疗肱骨二或三部分骨折可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杨铁毅张岩刘树义郑士伟王思辉王治吴亮黄国华姜锐刘粤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器
LISS-DF钢板近端螺钉不同固定方式的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近年来LISS-DF钢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随访过程出现了近端螺钉松动、退出的现象,这种现象与近端螺钉的单皮质固定是否存在着相关性尚无定论。目的:探讨LISS-DF钢板近端螺钉单双皮质不同组合方式固定的力学特性。方法:用185根新鲜羊股骨,造成股骨远端AO33-A3型骨折模型,均采用5孔LISS-DF钢板通过骨折近端螺钉单双皮质不同组合方式固定,分别作拔出、扭转力学实验,寻找理想的固定方式。结果与结论:骨折远、近端螺钉常规固定4孔,拔出实验显示:骨折近端螺钉第1、3双皮质、2、4双皮质及1、4双皮质固定时,骨折两端的抗拔出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扭转实验显示:第1、3孔、2、4孔和1、4孔双皮质固定时的抗扭矩值大比较接近,其中1、3孔、2、4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采用相同规格的LISS-DF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骨折近端螺钉第1、3孔或2、4孔双皮质组合方式固定时,骨折两端的钢板螺钉固定强度的平衡性好,同时在对抗扭转和抗拔出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合固定方式。
张岩杨铁毅季海龙刘粤王治姜锐范鑫斌叶伟光黄国华刘树义丁祖泉
关键词:钢板螺钉生物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