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加林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客运专线道岔用于渡线的夹直线问题分析
- 本文以侧向通过速度为80km/h和160km/h的两组道岔为研究对象,利用NUCARS软件建立了车辆一道岔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道岔用于渡线时的夹直线长度问题.计算结果表明,两反向圆曲线之间夹直线长度应大于车辆转向架...
- 孙加林刘增杰王树国
- 关键词:客运专线道岔耦合动力学
- 客运专线纵断面最小坡段长度设计优化动力学仿真计算研究
- 利用大型商业通用轮轨动力学软件NUCARSTM,对客运专线线路平纵断面设计中的最小坡段长度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优化。得出的结论为:对于中国的速度350km/h客运专线铁路,夹坡段长度应不小于0.43V,由此推出当竖曲线半径...
- 刘增杰吴敬朴孙加林熊建珍
- 关键词:客运专线高速铁路
- 客运专线道岔用于渡线的夹直线问题分析
- 本文以侧向通过速度为80km/h和160km/h的两组道岔为研究对象,利用NUCARS软件建立了车辆一道岔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道岔用于渡线时的夹直线长度问题。计算结果表明,两反向圃曲线之间夹直线长度应大于车辆转向架...
- 孙加林刘增杰王树国
- 关键词:客运专线道岔夹直线仿真
- 重载铁路道岔区轨道刚度的分布及均匀化被引量:8
- 2017年
- 针对重载铁路道岔区因轨道刚度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轮轨动力冲击作用过大的问题,运用MIDAS软件建立75kg·m^(-1)钢轨12号固定辙叉道岔全长范围内的三维全尺寸有限元模型,研究道岔区全长范围内轨道整体刚度的分布。结果表明:道岔区里轨刚度的最大值为285kN·mm^(-1),较区间线路轨道刚度最大相差165kN·mm^(-1);道岔区基本轨刚度最大值为178kN·mm^(-1),较区间线路轨道刚度最大相差57kN·mm^(-1)。为实现岔区轨道刚度的均匀化,提出调整铁垫板下长大胶垫刚度的技术解决方案。现场试验表明,该方案可以使道岔区的里轨刚度最大降低约17%,基本轨刚度最大降低约16%,实现岔区的轨道刚度基本与区间线路的轨道刚度在同一水平上,基本消除了道岔区的轨道固有刚度不平顺,有效减少了轮轨动力作用。
- 孙加林
- 关键词:重载铁路道岔轨道刚度均匀化
- 高速铁路CTR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场效应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以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CRTSⅡ型无砟轨道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温度梯度、日照温度曲线对轨道板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正温度梯度时,轨道板将产生上拱变形;存在负温度梯度时,轨道板将产生下挠变形,纵连钢筋对温度变形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日温度的变化,中午14时的轨道板结构翘曲变形最大;早上6时的轨道板翘曲变形最小。
- 孙加林宣俊伟
- 关键词:高速铁路温度
- 大风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性影响的深化研究
- 本文利用新建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大风试验中采集的自然风数据和动车组动力学性能数据(如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等),考虑将不同车速、风速、车辆类型条件下的风荷载时程以外力单元的形式施加在车体、构架和轮对上,利用NUCA...
- 张洪宇戴贤春夏德春高芒芒孙加林
- 关键词:高速铁路大风仿真计算
- 32.5t轴重货车作用下重载铁路轨道的合理刚度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以往轨道刚度计算方法只能得出轨下垫板静刚度的取值范围或下限值,而不能确定轨道整体刚度的问题,运用大型轮轨动力学软件NUCARS建立32.5t轴重货车—轨道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动力敏感系数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轨道结构各种部件刚度组合情况下的车辆、轨道系统动力特性,研究32.5t轴重货车作用下重载铁路轨道的合理刚度。结果表明:钢轨垂向位移、道床压力和垫板压力对垫板刚度较为敏感;轨枕垂向位移、轨枕垂向加速度、道床压力对道床刚度较为敏感;以轨道动力特性的综合效应最小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筛选得出32.5t轴重货车作用下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的部件刚度最优匹配方案是轨下垫板刚度为140kN·mm-1,道床刚度为150kN·mm-1;最优部件刚度匹配方案所对应的轨道结构整体刚度为82kN·mm-1。
- 石现峰梁胜楠孙加林
- 关键词:重载铁路轨道刚度动力特性
- 铁路大号码道岔合理线型设置的仿真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针对道岔已有线型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各种道岔侧线线型的动力学特性,提出适合大号码道岔的合理线型设置方案。结果表明:侧向通过速度为80 km/h道岔采用切线+圆曲线线型在结构受力、运行舒适性等方面比采用单圆曲线线型具有优越性;侧向通过速度为160 km/h道岔,采用缓圆缓线型比圆缓线型更能降低列车通过转辙器和辙叉区域的动力响应,对于缓圆缓线型,先加大起始缓和曲线半径的方法比加大中间圆曲线半径更有效。
- 孙加林宣言王树国
- 关键词:动力仿真大号码道岔
- 秦沈客运专线大号码道岔线型分析和动力响应研究
- 随着提速和客运专线的建设,要求道岔设计必须从静态设计向动态设计转变,建立一套道岔动态设计和动力评估的方法势在必行,国内外轮轨动力学和道岔区轮轨动力学的发展现状,为此奠定了基础。道岔区轮轨动力学模型要求能反映道岔物理模型特...
- 孙加林
- 关键词:秦沈客运专线道岔动力响应轮轨接触
- 客运专线纵断面最小坡段长度设计优化动力学仿真计算研究
- 利用大型商业通用轮轨动力学软件NUCARSTM,对客运专线线路平纵断面设计中的最小坡段长度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优化.得出的结论为:对于中国的速度350km/h客运专线铁路,夹坡段长度应不小于0.43V,由此推出当竖曲线半径...
- 刘增杰吴敬朴孙加林熊建珍
- 关键词: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动力学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