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华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射频
  • 2篇射频热凝
  • 2篇神经痛
  • 2篇手术
  • 2篇热凝
  • 2篇立体定向技术
  • 2篇立体定向术
  • 2篇脑立体定向
  • 2篇经痛
  • 2篇开颅
  • 1篇电极记录
  • 1篇定向手术
  • 1篇选择性
  • 1篇血压
  • 1篇月神
  • 1篇治疗高血压脑...

机构

  • 12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芜湖市第二人...

作者

  • 12篇孙华明
  • 11篇李光群
  • 9篇汪业汉
  • 5篇凌至培
  • 5篇傅先明
  • 4篇凌士营
  • 4篇姜晓峰
  • 3篇魏祥品
  • 2篇陈海宁
  • 2篇徐复华
  • 2篇钱若兵
  • 2篇喻廉
  • 1篇周一农
  • 1篇陈宜鑫
  • 1篇王彪
  • 1篇方才
  • 1篇魏建军
  • 1篇周合生
  • 1篇牛朝诗
  • 1篇邵坤山

传媒

  • 6篇立体定向和功...
  • 5篇功能性和立体...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金森病人GPi、Vim及STN的电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的苍白球内侧部 (GPi) ,丘脑腹外侧中间核 (Vim)及丘脑底核 (STN)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用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 54例PD手术中 ,应用美国FHC公司生产的微电极记录系统 ,记录GPi、Vim和STN不同部位的电活动。结果 PD病人的丘脑内和基底节不同结构部位的电活动频率、幅度、放电方式和背景噪声均有显著差异 ;Vim中可记录到与震颤同步的高频放电 ,GPi、STN可记录到一致稳定的放电活动。结论 利用GPi、Vim和STN不同部位的电活动特性 ,可以为立体定向治疗PD手术中的精确定位 ,提高疗效 。
喻廉凌至培汪业汉凌士营姜晓峰钱若兵李光群孙华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微电极记录立体定向术
无框架神经导航与立体定向开颅术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无框架神经导航手术和立体定向开颅术的各自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自 1999年 2月至2 0 0 0年 12月间使用ASA - 6 0 1V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完成的 38例导航手术和使用Leksell-G型定向仪完成的 6 7例立体定向开颅手术。结果 :导航组 :病灶全切 34例 ,近全切 3例 ,行动脉瘤加固术 1例。立体定向开颅组 :全组病例均完整切除病灶。二组都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无框架神经导航手术和立体定向开颅术 ,均属于立体定向手术范畴。对于位于颅表或皮层下的病灶 (直径≤ 5cm) ,适于行立体定向开颅术。而对于脑深部、边界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的病灶和颅底病灶 ,则适于行无框架神经导航手术。
魏祥品汪业汉傅先明姜晓峰凌至培钱若兵李光群孙华明
阻抗在帕金森病定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总结199例帕金森病引Vim核毁损术时,利用电阻抗来监测靶点,结果灰质阻抗值平均值387±84.8Ω,白质平均值428.2±70.4Ω,脑室平均值219±39Ω,丘脑核团平均值466.8±80.5Ω,他们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也存在着明显个体差异。临床工作中对靶点毁损确认要进行解剖上定位,阻抗值测定和电生理刺激验证综合判断。
汪业汉陈海宁李光群孙华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VIM核阻抗
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射频热凝治疗临床分析(附55例报告)被引量:4
1998年
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射频热凝治疗临床分析(附55例报告)张扬周合生李光群孙华明我科1991~1996年采用经皮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三百余例,疗效满意,其中70岁以上高龄患者55人,占病例总数的18%,由于高龄病人各器官功...
张扬周合生李光群孙华明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老年人
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35
1997年
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傅先明,汪业汉,徐复华,周本秀,陈宜鑫,凌士营,朱娟,李光群,孙华明立体定向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已得到飞快发展,自1978年Backlund首次报告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次全排空脑内血肿之后,国内外学者相继报告了此项技术的改进及...
傅先明汪业汉徐复华周本秀陈宜鑫凌士营朱娟李光群孙华明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立体定向技术
MRI引导立体定向开颅切除脑功能区病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介绍立体定向技术和现代影像学的结合对颅内病灶及其毗邻解剖结构进行精确定位 ,使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又防止脑功能区神经功能缺失。方法 :使用Leksell G定向仪后 ,行MRI三维扫描 ,在清楚显示病灶与功能区皮层关系后 ,行开放定向手术。结果 :本组 6 2例位于脑内功能区的病灶 ,均达到全切除 ,未输血 ,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报告 :脑囊虫 2 4例 ,胶质瘤 12例 ,转移性肿瘤 9例 ,脑脓肿 6例 ,脑膜瘤 5例 ,血管畸形 3例 ,炎性病灶 2例。术后病人偏瘫加重 4例 ,运动性失语 2例 ,手术对侧麻木加重 1例 ,其余病人神经功能均得以保留良好。结论 :功能区病灶切除 ,只有在立体定向技术配合下 。
陈海宁汪业汉傅先明李光群孙华明
关键词:手术切除
CTMRI导向下立体定向开颅术被引量:18
1996年
本文报告74例CT、MRI导向切除脑内病灶。此术式具有定位准确、侵袭性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详细介绍了手术方式。认为对脑内小于3mm病灶,多发性病灶及AVM,MRI优于CT定位;Leksell(D/G)型定向仪最适合CT、MRI导向开颅手术。
傅先明汪业汉魏祥品凌至培凌士营徐复华邵坤山李光群孙华明王彪
关键词:CTMRI导向开颅术脑内病灶
丘脑底核高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研究脑深部刺激 (DBS)对帕金森病 (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丘脑底核 (STN)刺激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及对语言的影响 ,探讨植入刺激电极的最佳位置。方法 :17例帕金森病患者 ,利用MRI及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方法将刺激电极植入丘脑底核 ,其靶点 :X =11mm ,Y =- 1mm ,Z =- 7mm。术中予以高频刺激 (频率为 15 0Hz,脉宽为 15 0 μs,电压自 0 5V开始 ,逐渐增至 6~ 8V) ;其中有 2例进行了STN电极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 ,术后随访 6~ 8月。结果 :17例术中刺激发现 ,STN中上部是其刺激、改善病人症状的最佳位置 ,而电极过深及过外则易引起言语障碍。 2例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经随访观察对肌僵直的控制非常满意 ,对运动缓慢有明显改善 ,并减少美多巴的服药量 ,UPDRS运动评分下降 5 0 %。结论 :STN的高频刺激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 ,是PD慢性刺激的最理想靶点 ,其中上部是刺激效果的最佳位置。
凌至培汪业汉牛朝诗凌士营姜晓峰喻廉李光群孙华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
小儿脑立体定向术麻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996年
本文对我院1988~1996年6月105例脑立体定向手术患儿(ASAⅠ~Ⅱ,平均年龄9.79±3.68岁,男/女:61/44)的麻醉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患儿均在局麻(0.5%普鲁卡因)基础上进行手术(手术时间1.2~4.5h).其中辅用镇静剂(安定、氟哌啶)或基础麻醉(肌注氯胺酮或哌替啶)54例(51.4%)、静脉麻醉46例(43.8%)和气管内麻醉5例(4.8%)。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恶心呕吐(24例)、窦性心动过速(10例)/过缓(24例)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29例)。为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对围手术麻醉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术前用药、术中并发症处理、术中监测等进行了讨论。
方才陈昆洲孙华明汪业汉
关键词:立体定向术麻醉儿童
经皮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许建平江明海凌至培张扬周一农李光群孙华明金恩凤魏建军
经皮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有选择地阻滞三叉神经节内的面部痛觉传导纤维,但又能保留触觉纤维来治疗三叉神经痛。与药物、其他方法、封闭、各种开颅手术等方法相比具有止痛效果好,安全简便,并发症极少,对复发者及年老体弱同样有...
关键词:
关键词: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三叉神经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