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贤斌

作品数:28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肝移植
  • 7篇移植术
  • 7篇肾移植
  • 7篇术后
  • 6篇移植术后
  • 5篇细胞
  • 5篇并发
  • 5篇并发症
  • 4篇肾移植术
  • 4篇肾移植术后
  • 3篇胆道
  • 3篇胆道并发症
  • 3篇胆总管
  • 3篇端吻合
  • 3篇对端吻合
  • 3篇原位
  • 3篇原位肝移植
  • 3篇肾病
  • 3篇肾联合移植
  • 3篇手术

机构

  • 28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8篇孙贤斌
  • 24篇杨亦荣
  • 23篇吴存造
  • 21篇郑少玲
  • 21篇夏鹏
  • 17篇张启瑜
  • 15篇廖毅
  • 12篇蔡勇
  • 11篇虞冠锋
  • 11篇刘勇
  • 8篇沈龙捷
  • 6篇陈必成
  • 6篇徐自强
  • 6篇李澄棣
  • 4篇虞冠峰
  • 4篇余正平
  • 3篇周蒙滔
  • 2篇周蒙涛
  • 2篇陈文伟
  • 2篇郑毅

传媒

  • 4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2005年浙...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会外...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4例不置T管胆总管对端吻合式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置T管胆总管对端吻合式(choledocholedochostomy without a T tube,CC)肝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新的胆管对端吻合法及胆道并发症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4例CC的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中4例胆道并发症的病因进行探讨。结果经手术或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等检查确诊胆道并发症4例(占16.7%),其中术后早期肝内外胆管坏死伴胆瘘2例,均死亡;术后早期一过性胆瘘2例,其中1例又出现晚期肝门部胆管狭窄,均治愈。结论CC在肝移植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供体术前肝素化不充分导致胆管小分支微血栓形成,供肝胆道冲洗不彻底、冷热缺血时间过长、胆管保留过长及胆道供血系统破坏等均可引起胆管损伤,增加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廖毅张启瑜虞冠锋吴存造孙贤斌郑少玲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病因
接受同一供体肝肾联合移植与肾移植的临床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肝脏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我院移植中心2002年5月至2006年9月间共进行8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对此8例患者及接受同一供体对侧供肾8例肾移植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排斥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为100%,无可证实排斥反应发生。术后8例患者移植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7例移植肾功能迅速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于术后第52天肾功能恢复正常。对应8例单纯肾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及应用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后,于术后50 d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余7例患者恢复良好,至末次随访肾功能均正常。结论肝肾联合移植肝脏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夏鹏杨亦荣任雨郑少玲蔡勇刘勇吴存造孙贤斌张启瑜虞冠峰廖毅
关键词:肝移植肾移植
改良背驮式与经典背驮式肝移植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经典背驮式肝移植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两种术式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优缺点。方法:自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对37例肝炎后肝硬化和急性重症肝炎患者施行了肝移植术,男30例,女7例,年龄18~62岁,平均41...
张启瑜吴存造廖毅杨亦荣虞冠锋孙贤斌夏鹏
文献传递
两种荧光染料-CFSE与碘化丙锭染色方法检测细胞杀伤能力
目的:用CFSE、碘化丙锭两种荧光染料先后标记的方法检测小鼠脾细胞杀伤能力,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丝裂霉素处理Balb/C小鼠脾细胞经尾静脉致敏C57BL/6小鼠,7天后与未经处理的或地塞米松处理的C57BL/6小鼠的...
陈必成夏鹏蔡勇杨亦荣郑少玲刘勇吴存造沈龙捷孙贤斌徐自强廖毅虞冠峰李澄棣张启瑜
文献传递
马兜铃酸肾病尿毒症期维持性血透和肾脏移植的对比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马兜铃酸肾病尿毒症期维持性血透或行肾移植后泌尿系肿瘤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调查自2000年3月~2006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38例尿毒症期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在分别接受维持性血透和肾移植后泌尿系肿瘤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分析肿瘤发生与透析时间的关联。结果38例马兜铃酸患者(血透患者15例,肾移植患者23例):随访11~85个月,肾移植患者中泌尿系肿瘤发生率13.0%(3/23)低于血透患者中泌尿系肿瘤发生率46.7%(7/15)(P<0.05),移植前透析时间与肿瘤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是尿毒症期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较好的治疗措施,移植前透析时间与肿瘤的发生无关。
郑少玲陈琰陈必成蔡勇杨亦荣夏鹏刘勇孙贤斌石炳毅
关键词:马兜铃酸尿毒症
改良背驮式与经典背驮式肝移植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比研究经典背驮式肝移植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两种术式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优缺点。方法自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对37例肝炎后肝硬化和急性重症肝炎病人施行了肝移植术,男30例,女7例;年龄18~62岁.平均41.7岁。原发病分别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35例,急性重症肝炎2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均阳性。手术方式采用经典背驮式A组11例,改良背驮式B组26例,37例于术令郜成功。结果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组的于术时间短,术小出血输血砖少,医疗费用少。结论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技术具有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医疗费用少等优点。
吴存造廖毅杨亦荣虞冠锋孙贤斌夏鹏张启瑜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方式对照临床试验
不同免疫抑制方案患者血微量CMVDNA检出率的比较
目的巢式 PCR 检测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中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CMV DNA),并评价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对其影响。方法连续收集以 CSA 为主要免疫抑制方案的移植受者标本232例次,共173 例受者;以 FK506为主...
杨亦荣陈必成郑少玲夏鹏蔡勇吴存造孙贤斌潘晓东郑建建沈龙捷李澄棣
文献传递
肝移植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典原位肝移植(Standard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SOLT)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肝硬化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前后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8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经典原位肝移植,并于移植前后应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结果8例手术全部成功,1年存活率75%,现4例存活,其中3例无瘤生存,死于肝癌、乙肝复发各2例。结论肝移植是原发性肝癌较好的治疗方法,但仍应严格选择病例;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廖毅吴存造张启瑜虞冠锋孙贤斌郑少玲夏鹏
关键词:肝移植肝癌肝硬化适应证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2008年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移植肾肾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现对我院收治的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郑毅夏鹏杨亦荣郑少玲孙贤斌沈龙捷
关键词:输尿管狭窄移植肾严重并发症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减退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
2010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但侵及输尿管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易导致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近年来,我院共收治5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郑毅杨亦荣夏鹏孙贤斌
关键词: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常见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