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东锋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碳酸
  • 4篇催化
  • 3篇环加成
  • 3篇加成
  • 2篇氧化碳
  • 2篇酸酯
  • 2篇酞菁
  • 2篇碳酸酯
  • 2篇烷烃
  • 2篇金属
  • 2篇金属酞菁
  • 2篇化学固定
  • 2篇环加成反应
  • 2篇环氧烷烃
  • 2篇加成反应
  • 2篇二氧化碳
  • 2篇CO
  • 2篇MMA
  • 2篇催化活化
  • 1篇乙烷

机构

  • 7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化工部
  • 1篇化工研究院

作者

  • 7篇季东锋
  • 3篇何仁
  • 2篇吕小兵
  • 2篇黄先宁
  • 2篇甘宏宇
  • 2篇李忠义
  • 1篇阳永荣
  • 1篇詹晓力
  • 1篇王辉

传媒

  • 2篇合成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分子催化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01
  • 4篇1999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碱性配体对氯铝酞菁催化CO_2 与环氧烷烃合成烷撑碳酸酯的促进作用被引量:5
1999年
Cycloaddit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epoxides was catalyzed by the binary catalyst systems of phthalocyaninatoaluminium chloride (PcAlCl) and Lewis bases (such as tributylamine, 1 methylimidazole, triphenylphosphine, triethylamine, pyridine and quinoline). The Lewis bases were the excellent promoters, but either component of the binary catalyst systems had low catalytic activity individually. For example, when 0 18 mol of propylene oxide was reacted with 0 36 mol of CO 2 at 140 ℃ for 1 7 h in the presence of 0 18 mmol of PcAlCl and 0 81 mmol of tributylamine, the yield of propylene carbonate was 99 7%; while the yield was 17 4% when used PcAlCl only. Promoting effects of Lewis bases were in the order: 1 methylimidazole>triphenylphosphine>tributylamine>triethylaminepyridinequinoline. Reactivity of the epoxides used was in the order: CH 2Cl>H, CH 3.
季东锋吕小兵何仁黄先宁赵维绳
关键词:二氧化碳环氧烷烃
CO_2的化学固定及碳酸亚烃酯的合成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CO2 的化学固定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报道了有机碱 (三正丁胺、三乙胺、咪唑、1—甲基咪唑和喹啉 )对二磺酰胺基氯铝酞菁 [ClAlPc(SO2 NH2 ) 2 ]催化CO2 与环氧烷烃制备碳酸亚烃酯的环加成反应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有机碱与ClAlPc(SO2 NH2 ) 2 配位能促进环加成反应进行。在反应温度 13 0℃下 ,ClAlPc(SO2 NH2 ) 2 三正丁胺催化剂的活性达到 2 5 0mol (碳酸亚烃酯 ) mol[ClAlPc(SO2 NH2 ) 2 ] h ,碳酸亚烃酯选择性达 99%。ClAlPc(SO2 NH2 ) 2 的催化活性比报道过的氯铝酞菁 (PcAlCl)更好。
季东锋王辉何仁
关键词:环氧烷烃有机碱环加成反应化学固定
CO_2的化学固定及碳酸亚烃酯的合成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报道了氯铝酞菁 ( Pc Al Cl)与 n-Bu Ph3PBr,n-Bu4NBr,Me Ph3PI和 n-Bu4NI等卤代季铵盐或季盐二元催化剂对 CO2 与环氧丙烷制备碳酸亚烃酯的环加成反应有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 ,并初步探讨了其反应机理 .在 1 0 0℃下 ,Pc Al Cl/n-Bu Ph3PBr的催化活性达 360 mol/( mol· h) ,选择性达 99% ;而在同样条件下Pc Al Cl和 n-Bu Ph3PBr单独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只有 5 7mol/( mol· h)和 90 mol/( mol·h) .实验结果表明 ,Pc Al Cl与 n-Bu Ph3PBr之间可能形成了 1∶ 1型配合物 。
季东锋吕小兵何仁詹晓力阳永荣
关键词:季铵盐环加成化学固定温室气体环氧丙烷
2-甲基-2-羟基丙腈水合工艺改进被引量:2
1998年
报道了由2-甲基-2-羟基丙腈水合反应制得α-羟基异丁酰胺的工艺改进。采用自制的高活性二氧化锰代替传统的硫酸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水量、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水合反应的优化条件,α-羟基异丁酰胺的产率可达96.1%。
甘宏宇季东锋李忠义
关键词:ACHHBDMMA水合
CO_2的催化活化及其碳酸乙烯酯的合成(英文)被引量:9
1999年
比较研究了不同金属酞菁如铝酞菁、镁酞菁、铁酞菁、钴酞菁、镍酞菁等对CO2与环氧乙烷制得碳酸乙烯酯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证明,铝酞菁效果最优,镁酞菁次之,其余的性能差.较优的反应条件为:铝酞菁浓度1.19%,CO2与环氧乙烷的摩尔比为1.1,碳酸乙烯酯产率达86.2%.推测了该催化反应可能的机理.
季东锋窦和瑞吕小兵何仁黄先宁赵维绳
关键词:金属酞菁二氧化碳环氧乙烷碳酸乙烯酯
配位催化活化CO<,2>及碳酸酯的合成研究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绿色'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以CO<,2>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为原料,经环加成反应得到环状碳酸酯,再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联产DMC及乙二醇(或1,2-丙二醇).选择适宜的催化剂是...
季东锋
关键词:环加成反应碳酸酯金属酞菁碳酸丙烯酯锆化合物
文献传递
甲醇钠催化的α-羟基异丁酰胺与甲酸甲酯的交换反应被引量:2
1999年
确定了以甲醇钠为催化剂的α-羟基异丁酰胺与甲酸甲酯交换反应生成α-羟基异丁酸甲酯的最佳操作条件,α-羟基异丁酸甲酯的产率可达82.2%,选择性可达99.3%。
甘宏宇季东锋李忠义
关键词:甲醇钠催化剂MM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