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嘉宁

作品数:39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动脉
  • 11篇腔内
  • 11篇主动脉
  • 7篇动脉疾病
  • 7篇腔内治疗
  • 7篇夹层
  • 6篇血管
  • 6篇主动脉夹层
  • 6篇细胞
  • 4篇脾脏
  • 4篇主动脉瘤
  • 4篇外科
  • 4篇外周
  • 4篇疗效
  • 3篇胆囊
  • 3篇修复术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移植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机构

  • 26篇复旦大学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三明市第二医...
  • 1篇南通大学第二...

作者

  • 39篇岳嘉宁
  • 25篇符伟国
  • 11篇全志伟
  • 9篇徐欣
  • 9篇杨珏
  • 8篇竺挺
  • 8篇董智慧
  • 8篇王玉琦
  • 7篇杨勇
  • 7篇蒋俊豪
  • 7篇李济宇
  • 7篇陈斌
  • 6篇史振宇
  • 6篇郭大乔
  • 5篇石赟
  • 5篇王利新
  • 4篇唐骁
  • 3篇田志杰
  • 3篇陆炯炯
  • 2篇杜隽铭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1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抑制内膜增生的新型螺旋形金属支架在小型猪颈总动脉内的可行性研究
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相比,虽然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可以更持久有效保持治疗节段血管的开放和通畅,但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neointimal...
岳嘉宁
关键词:外周动脉疾病内膜增生缺氧
文献传递
脑脊液压力检测及引流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及其对脊髓缺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及其对脊髓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共8例患者接受围术期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治疗,其中5例为主动脉夹层综合征,3例为主动脉瘤。术前行蛛网膜下隙置管,检测并记录脑脊液压力的基础水平。支架释放后记录脑脊液压力峰值,对压力升高30%以上者行脑脊液引流,维持压力至术前基础水平。结果主动脉夹层综合征患者支架释放后的脑脊液压力升高(42.13±22.51)%,显著高于主动脉瘤患者的(8.33±4.04)%(P<0.05)。其中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脑脊液引流,其余患者仅行脑脊液压力检测。共6例患者接受降主动脉内2枚覆膜支架长节段覆盖,降主动脉被覆膜支架隔绝的长度平均为(24.78±5.11)cm。术后及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截瘫或下肢轻瘫,无中枢感染及低颅压并发症。结论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可安全、有效地预防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及术后脊髓缺血,并可有效避免低颅压并发症的发生。
岳嘉宁符伟国王玉琦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竺挺董智慧石赟王利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脑脊液脊髓缺血
胰岛移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6
2006年
在人类找到某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前,胰岛素替代仅是一种维持患者生命的方法。使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T1DM),并不能阻止其并发症。相比之下,8细胞替代治疗(包括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能够为T1DM患者提供健康的胰腺组织,达到生理性调控胰岛素分泌,维持正常血糖。而胰腺移植手术的复杂性和围手术期的致残率以及高额费用,使人们难以接受其作为T1DM的常规治疗方法。自2000年加拿大Edmonton的Shapiro实验室的胰岛移植方案获得成功之后,胰岛移植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并受到广泛的灌注。
岳嘉宁田志杰陈大伟全志伟
关键词:胰岛移植胰岛素治疗细胞替代治疗胰腺组织T1DM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脊髓缺血的防治策略被引量:2
2013年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以其明显的微创优势和良好的疗效,已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胸主动脉疾病。TEVAR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无需钳夹并阻断胸主动脉,进而明显降低了胸主动脉修复术后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观察显示,TEVAR术后脊髓缺血(SCI)的发生率占3%~6%。但尤其引发术后截瘫或下肢轻瘫会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也社会医疗资源带来极大的负担,SCI仍是TEVAR一种棘手的并发症。
符伟国岳嘉宁
关键词:胸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脊髓缺血神经系统并发症传统开放手术社会医疗资源
生长抑素逆转胆囊癌细胞株耐药性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T)逆转胆囊癌细胞株耐药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胆囊癌细胞株(GBC-SD)分为4组:单独SST作用组、单独阿霉素作用组、联合用药组(SST预处理24h后,再加入阿霉素)和对照组。药物作用24、48、72和96h时,采用MTT法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曲线。同时,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ST作用后GBC-SD细胞内ICBP90和拓扑异构酶α(Topo Ⅱ α)的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单独应用SST对GBC-SD细胞没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P〉0.05);而SST作用于GBC-SD细胞24h时,ICBP90和Topo Ⅱ α蛋白的表达都明显增多(P〈0.05)。结论生长抑素可能是通过上调ICBP90的表达来增加Topo Ⅱ α的表达,从而增强阿霉素的杀伤作用。
秦一雨李济宇李松岗岳嘉宁全志伟
关键词:胆囊肿瘤生长抑素基因研究
多平面重建技术与经验性定位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对比分析
2013年
目的比较多平面重建(MPR)技术与经验性定位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A组):术前分别采用经验性和MPR两种方法获得C形臂的旋转角度和倾斜角度,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术中采用MPR技术确定角度,统计支架释放后近端标记点的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另4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经验性方法释放支架(B组):计算近端标记点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两组支架标记点散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内经验性方法和MPR方法之间旋转角度及倾斜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两组标记点散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 42.9%,P<0.05);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 21.4%,P<0.05)。结论结合MPR技术进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术中定位调整,指导手术操作,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李永生侯凯符伟国符伟国杨珏徐欣董智慧杨珏王玉琦
关键词:多平面重建
肠内营养对肝移植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研究肝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后,肠内营养(EN)是否干预他克莫司(FK506)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建立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即EN组:给予安素920.5 kJ/(kg·d)、FK组:用FK506 0.8 mg/(kg·d),自然进食、免疫抑制(FN)组:联合应用安素+FK506和对照组:自然进食,均于术后1-7 d进行。术后第8天检测移植受鼠PBMC的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Th1/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肝移植后各细胞因子表达,EN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K组和FN组IL-2、IL-10、IFN-γ和TGF-β表达显著降低(P〈0.01),FK组与FN组比IL-10、IFN-γ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PBMC高表达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应用FK506在抑制IL-2,减轻排斥反应的同时,其他细胞因子也呈低表达。早期EN可能通过保护肠道黏膜,减轻术后炎性反应,产生与FK506一致的协同效应。
杨勇全志伟李济宇岳嘉宁陆炯炯周学平杜隽铭
关键词:肝移植细胞因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药物涂层球囊在不成熟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及初步结果
2023年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应用于球囊辅助促成熟(balloon-assisted maturation,BAM)技术治疗不成熟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8例使用DCB进行首次BAM治疗的AVF不成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BAM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临床成功率为94.4%。术后6个月、1年、2年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3.0%、73.7%、39.5%,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3.8%、93.8%、70.3%。结论DCB应用于BAM技术治疗不成熟AVF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优异,短中期通畅率均满意。
阚远晴潘智裕李华青潘天岳符伟国岳嘉宁
关键词:球囊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通畅率
一种预防远端器官栓塞的血管鞘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远端器官栓塞的血管鞘管,血管鞘管的管体进入血管部分近心端外侧设置有球囊,管体进入血管部分的局部设置有滤网,且球囊相对于滤网更接近近心端。本发明血管鞘管带有滤网和球囊,其同时具有血管鞘管的器械导入功能,...
岳嘉宁符伟国
StanfordB型慢性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血管重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StanfordB型慢性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血管重塑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于三明市第二医院和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接受治疗的B型慢性主动脉夹层73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的血管重塑并测量主动脉主要节段的直径与术前进行比较。将患者术后有无重塑不良以及术前与术后各节段最大径的变化值与患者性别、病程长短、夹层累及部位、是否稳定型夹层、支架形态和支架长度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3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2±6)个月,8例失访,2例死亡,15例无完整术前或(和)术后影像学资料,其余48例患者中有13例重塑不良,随访显示术后弓降部最大径较术前有较明显增加(P〈0.05),但是真腔较术前显著增大(P〈0.01),假腔显著缩小(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发病时长〈90d重塑情况优于≥90d(P〈0.05);稳定型夹层(P〈0.05)以及使用长度为200mm的支架其主动脉重塑更好(P〈0.05)。结论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可以获得一定的血管重塑,影响重塑的不利因素包括病程I〉90d、不稳定型夹层、使用较短的支架。
洪翔史振宇符伟国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竺挺董智慧王利新石赟唐骁岳嘉宁王玉琦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主动脉夹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