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琴 作品数:12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婴儿睡眠与身长生长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婴儿的睡眠问题对婴儿身长生长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Simple Infant Sleep Questionnaire,BISQ),收集219名1~12 个月足月出生婴儿的睡眠质量及身长生长速度... 常琴 乔虹 温恩懿 廖伟 何周梅关键词:睡眠问题 婴儿 穿衣指数对婴儿运动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穿衣指数对婴儿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儿童保健室8月龄无高危因素的婴儿600例,分为夏季组和冬季组,同时冬季组以穿衣指数1.8为折点将其分为两组。依据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对其粗大运动(GMQ)、精细... 乔虹 常琴 赵聪敏关键词:婴儿 运动发育 结合循证医学思维的PBL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1年 临床医学八年制目标是培养具有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临床和科研人才,对儿科临床实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强调以问题为教学中心,强调学员自学为主体;而循证医学则强调证据,即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的任何决策都需要有充分的依据,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员,且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据可循, 廖伟 何周梅 常琴 杨望 吕奎林 李文藻 蒙萌 赵聪敏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医学思维 儿科 以问题为基础 专业学位 睡姿干预可降低早产儿头颅畸形的发生率 胡斌 王成举 李文藻 杨望 常琴 张雨平婴儿睡眠与身长生长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婴儿的睡眠问题对婴儿身长生长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BISQ),收集219名1~12个月足月出生婴儿的睡眠质量及身长生长速度相关情况。按其睡眠情况信息,划分为有睡眠问题组和无睡眠问题组,绘制生长曲线图,对比分析睡眠问题对身长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 (1)有睡眠问题组与无睡眠问题组比较,有睡眠问题组身长生长速度较无睡眠问题组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身长生长速度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Q可以有效发现睡眠问题婴儿;睡眠对婴儿的身长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睡眠良好的婴儿身长生长速度相对更快。 常琴 乔虹 温恩懿 廖伟 何周梅关键词:睡眠问题 婴儿 中文版INFANIB量表在3、7、10月评估结果对高危儿神经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信度及效度研究 目的:检测中文版的INFANIB量表在中国高危儿的信度及其对神经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方法:INFAINB量表经过Forward translation、Back translation及专家审定后形成中文版的INFA... 廖伟 赵聪敏 张雨平 温恩懿 王丽雁 常琴 杨望 吕奎林 李超 杨红关键词:高危儿 263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013年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主要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引起,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出现误诊、误治。我们分析了263例IM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对IM的诊断及重症判别能力,减少误诊。 常琴 赵雪晴 吕奎林 王丽雁 张雨平关键词: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异形淋巴细胞 婴幼儿痰培养检出紫色色杆菌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痰培养检出的12例紫色色杆菌的结果分析,指导临床药物治疗。方法对12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痰培养紫色色杆菌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紫色色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条件致病菌,近年感染有逐渐增多趋势。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早发现、降低紫色色杆菌感染的发病率,及早有效治疗,提高患儿治愈率。 何周梅 廖伟 余秀梅 常琴关键词:婴幼儿 痰培养 紫色色杆菌 抗生素 具有坐便功能的婴幼儿餐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坐便功能的婴幼儿餐椅,包括餐椅本体,所述餐椅本体包括椅座和支撑椅座的椅腿,所述椅座包括中部开口的主板和位于主板上控制开口开闭的仓门,所述主板上对应开口位置的下方设有便盆。通过在餐椅上集成便盆实现了... 吴至凤 张雨平 王成举 李文藻 杨望 常琴文献传递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阳性率、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防治感染提供选药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儿科和心血管外科收治的87例先心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报告。结果痰培养阳性59例,阳性率67.82%,阳性率高。检出菌种20种,G-菌13种,G+菌6种,霉菌1种。痰培养阳性样本以G-菌为主,占57.65%;病原菌种类多,交叉耐药多,敏感药物选择面窄,耐药菌株多;在药物敏感度上有明显优势的药物相对较少。结论先心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痰培养以G-菌为主,应选择对G-菌敏感的抗生素为主,并应酌情辅用对G+菌敏感的联合治疗方案;因儿童年龄及生理特点,临床用药限制多,耐药菌株多,表明儿童临床药物选择面较成人更窄,采用痰培养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非常必要。 何周梅 廖伟 常琴 余秀梅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下呼吸道感染 痰培养 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