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PinX1基因在肾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抑癌基因PinX1在肾癌中的表达,探讨PinX1在肾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6例肾癌组织中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PinX1及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inX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PinX1表达与肾癌分期、分级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inX1表达与肾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hTERT表达呈负相关。PinX1在肾癌和癌旁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癌分期分级越高,PinX1表达越低,有淋巴结转移的PinX1表达要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PinX1的下调可能与肾癌形成、转移过程中端粒酶激活及维持机制有关。检测PinX1的表达水平对评价肾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冯峰洪宝发王晓雄张彬白云秀黄君健
- 关键词:肾肿瘤端粒酶端粒酶催化亚基
- PinX1在端粒/端粒酶调控和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端粒酶复制延伸染色体端粒DNA,与人类衰老和肿瘤等重大医学问题有密切关系。端粒酶是一个具有逆转录酶活性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核心成分由一条单链端粒酶模板RNA(hTR)和一个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hTERT)组成。hTERT...
- 张彬
-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端粒酶活性
- 文献传递
- 端粒单链结合蛋白hPOT1核定位结构域的鉴定
- 2004年
- 目的 :鉴定端粒单链结合蛋白hPOT1核定位结构域。方法 :通过hPOT1的不同长度缺失突变体与EGFP绿色荧光蛋白融合 ,转染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 :确定了hPOT1进核序列是定位于第 35 5~ 375位氨基酸之间的富含碱性氨基酸序列 ,其中R3 72 ,R3 73 影响hPOT1的细胞核内定位。结论 :鉴定出hPOT1的核定位结构域 ,该结构域影响了hPOT1不同形式剪接体蛋白的细胞内分布。为进一步研究hPOT1在端粒末端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线索。
- 林坚陈皓白云秀金蕊张彬黄翠芬黄君健
- 关键词:HPOT1端粒DNA结合蛋白质类
- 端粒与细胞DNA损伤反应被引量:1
- 2008年
- 细胞的染色体DNA损伤监控和修复机制[统称为DNA损伤反应(DNAdamage response,DDR)机制]和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保护机制是维护基因组稳定性的两大重要机制。这两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既有不同的分工和调控机制,又存在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由于端粒和细胞DDR调控的异常与人类衰老和癌症有密切联系,因此对端粒与DDR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性的深入研究,将对解决这些人类重大医学问题有重要影响。本文对端粒与细胞DNA损伤反应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彬黄培堂黄翠芬黄君健
- 关键词:端粒DNA损伤端粒酶
- 人端粒保护蛋白hPot1的一种新选择性剪接体的克隆及鉴定被引量:2
- 2004年
- hPot1是端粒单链结合蛋白,在维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前列腺癌细胞C4-2中提取总RNA,以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扩增全长的hPot1cDNA,发现hPot1基因的一种新的剪接形式。这种新的剪接形式缺失了野生型hPot1基因的第2个外显子,并且造成了读码框架的改变,使翻译提前终止,表达出一段有45个氨基酸残基的短肽。进一步检测表明,这一hPot1mRNA新剪接体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来源的细胞中,提示这一剪接形式可能是细胞调控hPot1功能的一种调节机制。
- 林坚陈浩黄君健白云秀金蕊张彬韩素文黄翠芬
- 关键词:人端粒保护蛋白HPOT1选择性剪接克隆染色体
- PinX1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07年
- 目的分析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PinX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探讨PinX1在膀胱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8例膀胱癌组织中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PinX1及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in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inX1表达与膀胱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之间呈显著相关性,与hTERT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inX1的下调可能与膀胱癌形成、转移过程中端粒酶激活及维持机制有关。检测PinX1的表达水平对评价膀胱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冯峰王晓雄张彬杨平勋黄君健
- 关键词:膀胱肿瘤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