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怀先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胫骨
  • 2篇远端
  • 2篇远端骨折
  • 2篇手术
  • 2篇胫骨远端
  • 2篇胫骨远端骨折
  • 2篇内固定
  • 2篇固定术
  • 2篇关节
  • 2篇钢板
  • 1篇带锁
  • 1篇带锁髓内钉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多段骨折
  • 1篇血管岛状皮瓣
  • 1篇营养血管
  • 1篇营养血管岛状...
  • 1篇有限内固定

机构

  • 6篇成都市第一人...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天府新区...

作者

  • 9篇张怀先
  • 3篇张林军
  • 3篇胡江海
  • 2篇高伟强
  • 2篇顾祖超
  • 2篇池雷霆
  • 2篇闵鹏
  • 1篇王光林
  • 1篇胡逊
  • 1篇卓霞
  • 1篇张晖
  • 1篇肖裕华
  • 1篇倪卫东
  • 1篇李志力
  • 1篇李程
  • 1篇沈彬
  • 1篇段宏
  • 1篇裴福兴
  • 1篇池雷霆
  • 1篇余雯雯

传媒

  • 3篇华西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第二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围绝经期妇女胫骨骨搬运过程中促进骨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在胫骨骨搬运过程中骨愈合的影响因素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骨搬运技术治疗的因胫骨骨缺损、胫骨骨髓炎、胫骨骨不连入院的18例围绝经期妇女。年龄47-55岁,平均51岁...
池雷霆杨玉林张怀先高伟强张林军
文献传递
带关节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桡骨、胫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应用带关节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胫骨远端高能量损伤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9月~2003年6月,应用单侧带关节外支架跨腕、踝关节外固定结合微创切开复位、骨片钉等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胫骨远端高能量损伤所致重度粉碎性骨折共28例31处(桡骨11例13处,胫骨17例18处)。结果:平均随访时间:桡骨6个月,胫骨1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桡骨2.8个月、胫骨5个月,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根据Anderson(桡骨)、Edwards(胫骨)评分标准,腕、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带关节外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胫骨远端高能量损伤所致的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张怀先池雷霆
关键词:桡骨骨折有限内固定胫骨远端骨折
逆行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 (前臂、小腿 )逆行浅静脉 -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血供 ,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用逆行头静脉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腕部及手背软组织缺损 6例 ,逆行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踝及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 8例。结果 :14例中 12例皮瓣全部成活 ,2例远端小部分坏死 ,随访 6~ 18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前臂及小腿逆行浅静脉 -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血供可靠 ,切取容易 ,不牺牲主干动脉 ,疗效满意。逆行头静脉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可满意地修复腕及手背部软组织缺损 ;逆行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是修复踝及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体。
张怀先池雷霆
关键词:血管岛状皮瓣逆行转移手术方法
bFGF缓释微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增殖的长期效应。方法:在细胞培养技术下,不加bFGF或将游离bFGF或bFGF-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加入第二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中,用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法(MTT法)、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在第1,2,4,7及10天增殖的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培养1d后,三组细胞计数、吸光度(OD)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2d时,bFGF组的MSCs细胞数高于其余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检验,P<0.05);4d时,各组MSCs细胞依次为:PLGA微球组>bFGF组>空白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q检验,P<0.05);培养7d、10d时,微球组与上述两组仍有显著性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培养2d时,bFGF组的G2/M+S数百分数最高,4d后PLGA微球组G2/M+S数百分数最高。结论:微球通过较长时间持续释放活性bFGF,能长期显著地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张晖段宏沈彬张怀先肖裕华裴福兴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微球体缓释微球细胞增殖作用MSCS
损伤早期与延期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胫骨AO/ASIF-42C2型多段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比较损伤早期与延期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AO/ASIF-42C2型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闭合性AO/ASIF-42C2型胫骨多段骨折45例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组20例,早期接受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手术,男13例,女7例,年龄20-56岁,平均(37.9±14.3)岁;按照Tscherne软组织损伤分型:Ⅰ级8例,Ⅱ级12例。延期组25例,延期接受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手术,男17例,女8例;年龄24-55岁,平均(38.7±17.2)岁;其中TscherneⅠ级4例,Ⅱ级19例,Ⅲ级2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末次随访中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价患者的功能疗效,采用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维持及对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早期组与延期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2.5±2.5)个月和(13.2±2.8)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等软组织并发症,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度10°-0°-120°。按照Johner-Wruhs评价疗效:早期组优15例,良3例,可2例;延期组优21例,良2例,可2例。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延期组(P〈0.05)。早期组与延期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3±2.6)个月和(6.0±2.9)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软组织损伤较轻的TscherneⅠ、Ⅱ级AO/ASIF-42C2型胫骨多段骨折,早期行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的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可实现与延期相当的临床效果。
高伟强胡江海顾祖超张怀先闵鹏张林军余雯雯王光林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A1型胫骨远端骨折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对23例患者的病案回顾及随访,评估损伤早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TscherneⅠ、Ⅱ级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MIPPO技术治疗的闭合性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23例患者资料。23例在损伤早期实施MIPPO手术,其中Tscherne软组织损伤Ⅰ级15例,Ⅱ级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末次随访中采用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维持及对线情况。采用Lowa踝关节评分评价患者的功能疗效。结果 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平均时间40~70 min,术中出血量158~200 mL。住院时间7~12 d。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个月。末次随访的Lowa踝关节评分为87分。优1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6%。术后发生腓骨切口周围浅表炎症反应1例。结论 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软组织损伤较轻的TscherneⅠ、Ⅱ级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实施损伤早期急诊MIPPO技术治疗并不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
高伟强胡江海顾祖超谢直约李志力张怀先闵鹏张林军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胫骨远端骨折
miR-138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免疫和软骨损伤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究miR-138基因干扰对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免疫紊乱和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6周龄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Control)、模型组(RA)、模型+miR-138 NC组(RA+anti-miR-138 NC)和模型+anti-miR-138组(RA+anti-miR-138),每组15只;除Control组外各组采用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RA+anti-miR-138 NC组采用无序siRNA质粒溶于1 ml生理盐水大鼠尾静脉注射;RA+anti-miR-138组使用有效的siRNA质粒溶于1 ml生理盐水大鼠尾静脉注射.RT-PCR检测各组大鼠miR-138表达情况;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骨体积/总量、骨小梁表面/骨体积、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间隙;HE染色、骨MASSON染色和软骨阿利新蓝染色观察大鼠骨组织病理损伤;统计骨小梁和软骨占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中骨特异性转录因子: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1型胶原蛋白α1(collagen type I alpha 1,COL1A1)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表达;ELISA检测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的含量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RA组miR-138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RA+anti-miR-138组miR-138表达显著低于RA+anti-miR-138 NC组(P<0.05).染色结果发现,干扰miR-138基因后,大鼠骨组织细胞排列更为整齐,炎性浸润和纤维化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相比Control组,RA组BV/TV、Tb.Th、骨小梁占比、软骨占比、Osx、COL1A1和OC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BSA/BV、Tb.Sp、IL-6、IL-17、iNOS和MCP-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相比RA+anti-miR-138 NC组,RA+anti-miR-138组BV/TV、Tb.Th、骨小梁占比、软骨占比、Osx、COL1A1和OC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BSA/BV,Tb.Sp、IL-6、IL-17、iNOS和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干扰miR-138基因表达可以有效缓�
张林军赖智敏张怀先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胶原免疫紊乱软骨损伤
正骨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复位经皮骨片钉微创内固定配合术后中药熏洗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9例单侧髌骨横行骨折患者行正骨手法复位经皮骨片钉内固定配合术后中药熏洗治疗,男18例,女11例;年龄27岁~52岁,...
池雷霆张怀先李程胡江海李建华
关键词:髌骨骨折中西医结合金属内固定术
文献传递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查阅自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成渝某两家三甲医院收治行人工关节(髋、膝和肘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的病例,了解患者感染的微生物特征,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和预后,并利用医院电话随访平台了解出院患者的感染再发生情况。用多因素回归方法了解对患者预后有影响的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二期翻修对再发感染的影响。结果 10年中共获得资料完整病例72例,髋、膝、肘关节手术分别为26例、44例和2例。其中Ⅰ期置换56例,Ⅱ期置换16例。52.8%(38/72)患者出现了晚期感染。膝关节是感染最常见的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最常见的感染病原菌(30.6%),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4%)和鲍曼不动杆菌(8.7%)。对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总痊愈率为41.7%,其中二期翻修的患者治愈率为(83.3%),其它治疗方式的治愈率(36.7%)。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二期翻修是对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有益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也显示二期翻修发生感染复发几率显著低于非二期翻修组。结论金葡菌是引起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二期翻修是治疗置换术后感染的适宜选择。
卓霞胡逊倪卫东郭家勋张怀先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