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发育
  • 1篇少年
  • 1篇身高
  • 1篇生长突增
  • 1篇女童
  • 1篇青春
  • 1篇青春期
  • 1篇青少年
  • 1篇儿童
  • 1篇春期

机构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2篇宗心南
  • 2篇李辉
  • 2篇张慧
  • 2篇张亚钦
  • 1篇武华红

传媒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儿童青少年身高生长轨迹的回顾性混合纵向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通过体检检测数据,分析儿童青少年身高生长轨迹的变化规律,为儿科临床及保健医生早期识别生长偏离及评估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6至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某两所普通学校4 632名中小学生体检监测数据,监测记录为1~8次.将每个对象第一次身高记录对应的Z分曲线定义为基线生长轨迹,计算不同时点身高随访测量围绕基线轨迹向上或向下的偏离量确定上下浮动区间数据,采用LIFEREG程序拟合参数回归模型.构建等距为0.67标准差(s)的生长轨道,计算处在不同基线Z区间轨道内身高随访测量沿基线轨道或偏离基线轨道运行的构成比.结果 将身高监测记录≥3次者3 308人纳入进行统计分析.本组资料身高浮动区间数据服从指数分布,拟合含性别和基线Z区间轨道两协变量的指数分布模型显示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86 6).将性别因素剔除后拟合只含有基线Z区间轨道的模型显示Z区间在>2.00s和-2.00~-1.34 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46 7、0.091 1).将基线Z区间缩减为6个连续的轨道后,拟合出了精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数模型(P <0.000 1).处在不同轨道的个体,身高随基线轨迹上下浮动的偏离量有明显差异,高轨道向下浮动,低轨道向上浮动.总体上,90%的个体(P5~ P95)围绕基线轨迹上下浮动的偏离量范围为4.06 cm,其中向下浮动2.60 cm,向上浮动1.46 cm.个体在Z区间上半部(0~2.00 s)沿原生长轨道运行的比例为43.8%~47.4%,在下半部(-2.00 s~0)为33.0% ~ 37.9%;在上半部运行不跨越±1个轨道的比例为94.0%~94.8%,在下半部为79.1% ~91.0%.结论 儿童青少年身高生长轨迹的一般规律:90%的个体围绕基线轨迹上下浮动的偏离量范围约为4.00 cm,其中向下浮动2.00 ~3.00 cm,向上浮动1.00~2.00 cm;30%~50%的个体沿原生长轨道前进,80% ~ 90%�
宗心南李辉张亚钦张慧
关键词:身高儿童青少年
女童青春期生长突增及其与性发育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分析女童青春期生长突增特点,探讨女童青春期生长与性发育之间关系,为青春期生长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资料来源于北京市2所学校2000至2013年的学生体检监测数据,以其中女童纵向生长测量值为基础,分析指标包括身高、体重、BMI、月经初潮年龄(MA)及乳房发育状况.以青春期生长速度高峰值(PHV)为基点,分析PHV平均水平及峰值年龄(PHA).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MA女童在月经初潮前后身高增长值的差异,不同乳房发育程度女童BMI的差别.结果 4632例符合身高、体重数据采集标准的体检监测数据中女童2 211例,其中体检连续监测4次及以上且可观察到PHV女童161名,体检连续监测2次及以上且2013年已月经初潮并登记MA女童415名,2013年检测乳房发育分期女童527名.①女童平均PHA为(11.3±1.0)岁,PHV平均为每年(8.3±1.0)cm.②不同MA女童其月经初潮前后2年的身高生长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越小其前、后各2年身高增长值越大.③在11~13岁组,相同年龄不同乳房发育分期女童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分期越大BMI均值越大.结论 女童MA与其前、后各2年的身高增值呈负相关;女童青春早期乳房发育与BMI呈正相关.
张慧张亚钦李辉宗心南武华红
关键词:青春期生长突增性发育女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