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颖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容
  • 2篇电容器
  • 2篇活性炭
  • 2篇光致
  • 2篇发光
  • 2篇发光性
  • 2篇发光性能
  • 2篇比电容
  • 2篇超级电容
  • 2篇超级电容器
  • 1篇氮氧化物
  • 1篇导电高聚物
  • 1篇稻壳
  • 1篇电化学腐蚀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多孔硅
  • 1篇研究进展及展...
  • 1篇氧化硫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宋晓岚
  • 7篇张颖
  • 3篇王海波
  • 3篇张颖
  • 3篇王海波
  • 2篇张铭婉
  • 2篇喻振兴
  • 2篇黄书涛
  • 1篇蒋雯娟
  • 1篇闫程印
  • 1篇耿柏杨
  • 1篇刘汉俊
  • 1篇蒙让彬
  • 1篇周永鑫
  • 1篇钟一顺
  • 1篇段海龙
  • 1篇程蕾
  • 1篇谢宏姜
  • 1篇丁意
  • 1篇常彩民

传媒

  • 3篇材料导报
  • 2篇纳米科技
  • 1篇电源技术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7
2012年
综合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气敏材料,从最初的金属氧化物到最新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重点叙述了有机/无机复合气敏材料的各种类型,最后展望了气敏材料的发展前景。
宋晓岚闫程印张颖蒋雯娟谢宏姜
关键词:气敏材料金属氧化物导电高聚物
活性炭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应用研究与展望被引量:13
2011年
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活性炭在防治气体污染物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评述了活性炭的结构性能及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大量的微孔可提供充足的活性位,有利于活性炭吸附分子直径较小的气体污染物。同时,阐述了其现状及发展前景,指出利用废弃物制备活性炭意义重大。
宋晓岚张颖程蕾丁意常彩民
关键词:活性炭孔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预活化时间对稻壳基活性炭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农业废料稻壳为碳源,氢氧化钠为活化剂,采用干法两步活化法制备活性炭。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法能有效去除稻壳中的灰分,提高活性炭的孔隙率。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以活性炭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并组装成扣式电容器。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测定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并着重探究了预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活化时间为120 min的活性炭的比电容最大,在0.25 A/g电流密度下,可达219F/g,经过1 000次循环后,其电容保持率仍达85.4%。这表明活性炭电极具有较理想的电容特性,且循环性能稳定。
宋晓岚刘汉俊王海波王海波段海龙张颖张颖周志海
关键词:稻壳活性炭超级电容器比电容
NaOH活化制备中空碳微球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以聚苯乙烯(PS)微球为模板,制备中空碳微球。以甲基酚醛树脂(PF)为碳源,用浓硫酸对PS微球进行磺化改性,使PF包覆在PS微球上。将PF/PS复合物微球与活化剂Na OH按一定质量比混合(wNa OH∶wC=1∶1、2∶1、4∶1、6∶1、8∶1),高温活化,得到中空多孔碳微球。对样品进行氮气吸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等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碱碳质量比为4∶1时,碳微球比表面积最高,达2 660 m2/g,介孔较多。此时,在0.25 A/g电流密度下,材料的比电容最大,可达248 F/g,等效内阻仅2.1Ω。
宋晓岚考磊张颖张颖
关键词:碳微球超级电容器比电容
焙烧过程LiMn2O4纳米晶粒生长动力学研究
2017年
为了研究一种新型的纳米晶粒生长动力学模型,以醋酸锰和氢氧化锂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合成纳米锰酸锂。运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TG)、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前驱体及合成物质在焙烧过程中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讨论了煅烧温度(600、650、700、750及800℃)对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晶粒尺寸具有正相关性。采用传统模型与新型等温模型,对LiMn2O4纳米晶粒生长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结果发现,等温模型拟合度更高,表明LiMn20。纳米晶粒生长过程中扩散及表面反应同时起着重要作用。
宋晓岚王海波王海波张颖
关键词:锰酸锂共沉淀法晶粒尺寸
永冲电化学腐蚀制备n型多孔硅及其发光性能
2013年
采用脉冲电化学腐蚀法,以n型单晶硅为衬底制备多孔硅(n—PS),通过扫描电镜(SEM)、室温500—700nm范围内荧光光谱,系统研究腐蚀时间、占空比和脉冲频率对n-PS的结构形貌和可见光区室温光致发光特性(PL)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直流电化学腐蚀方法,脉冲腐蚀能获得孔径分布均匀且发光强度更高的多孔硅;随腐蚀时间、占空比和脉冲频率等腐蚀条件的变化,其发光峰位及发光强度均有明显改变;当等效腐蚀时间为30min、占空比为0.5、脉冲频率为10Hz时,制备的n—PS的PL强度较高,发光性能较好。
宋晓岚张颖黄书涛耿柏杨蒙让彬张铭婉杨屹朝钟一顺喻振兴
关键词:多孔硅光致发光
Al沉积n型多孔硅表面钝化及其发光性能
2013年
采用电化学沉积Al方法钝化用脉冲电化学腐蚀制备的n型多孔硅(n-type porous silicon,n-PS)表面以改善其发光性能和稳定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及在室温于500~700 nm范围内荧光光谱研究n-PS表面Al钝化后的表面结构、形貌及光致发光性能(PL),探讨Al在n-PS表面的钝化作用,并通过改变电压和时间研究钝化条件对PL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孔硅经Al钝化后其表面结构显得更加致密均匀;与钝化前相比,其发光强度加强,约为钝化前的2倍,且分别在钝化电压为18 V及钝化时间为60 min或钝化电压为25 V及钝化时间为30 min左右时,其发光强度较高。
宋晓岚张颖黄书涛张铭婉喻振兴
关键词:表面钝化光致发光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