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 作品数:15 被引量:45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初探 被引量:1 2014年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又称息肉-色素沉着-脱发-爪甲营养不良综合征(polyposispig-mentation-alope-cia-onycholrophiasvndrome),是临床上极为罕见的一类非遗传性疾病。目前关于CCS的发病机制知之甚少,有研究表明炎症免疫反应可能是CCS主导因素,Riegert-Johnson等[1]和Sweetser等[2]先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证实CCS是一类免疫球蛋白(Ig)G4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2013年1月至6月本院收治的3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CCS患者IgG4表达情况,为CCS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进一步有效参考资料。 陈柯 王海郦 王舒蓓 徐莹 孙蕴伟关键词: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胃肠道息肉 免疫球蛋白G4 自身免疫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及囊液癌胚抗原分析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细胞学检查、囊液癌胚抗原(cEA)分析对区分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行EUS-FNA细胞学检查和囊液CEA分析,绘制囊液CE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通过Youden指数确定诊断临界值,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分析EUS、EUS-FNA细胞学及囊液CEA分析鉴别诊断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手术病理确诊良性病变14例、潜在恶性/恶性病变13例。EUS鉴别诊断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21/27)、69.2%(9/13)、85.7%(12/14)、81.8%(9/11)、75.0%(12/16);EUS-FNA细胞学上述指标分别为85.2%(23/27)、76.9%(10/13)、92.9%(13/14)、90.9%(10/11)、81.3%(13/16);以囊液CEA值22.24ng/ml为诊断临界值,上述指标分别为74.1%(20/27)、84.6%(11/13)、64.3%(9/14)、68.8%(11/16)、81.8%(9/11)。结论EUS-FNA细胞学鉴别诊断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特异度,而囊液CEA分析(诊断临界值22.24ng/m1)鉴别诊断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较高,选择合适的胰腺囊液CEA分析诊断临界值结合EUS-FNA细胞学检查可以基本满足临床鉴别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需要。 王海郦 徐莹 王舒蓓 叶延军 诸琦 孙蕴伟关键词:胰腺 癌胚抗原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胰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US-FNA)细胞学检查对于胰腺占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间117例因胰腺病变行EUS-FNA细胞学检查的患者的病史资料,最终确诊依据参照病理及随访结果.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及CMH卡方检验.结果 经病理检查及随访明确的良恶性病变共95例,其中良性47例,恶性48例.EUS-FNA对于胰腺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70.83%、89.36%.67例患者经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胰腺实性肿瘤46例,胰腺囊肿15例,其他疾病(如胰腺炎)6例.EUS-FNA细胞学检查对于实性肿瘤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60%、71.74%、100.00%,对于胰腺囊肿的诊断价值偏低,其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13%、53.33%、78.85%.结论 EUS-FNA细胞学检查能有效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对于胰腺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更高. 陈柯 王海郦 徐莹 王舒蓓 郁柳 刘倩倩 叶廷军 诸琦 孙蕴伟关键词:胰腺疾病 腔内超声检查 细胞学 超声内镜联合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对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联合免疫球蛋白(Ig)/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对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GI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2日至2014年5月23日24例因内镜下疑似PGIL(常规活组织检查阴性且尚未治疗)患者,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诊断。全部患者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深挖取活组织检查或行细针穿刺术,获取的组织标本进行Ig/TCR基因重排检测。以活组织、手术病理诊断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探讨超声内镜联合Ig/TCR基因重排检测对PGIL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等。结果24例患者中,19例最终确诊为PGI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13例发现单克隆性基因重排;其余5例为非淋巴瘤病变[胃炎性病变3例、BorrmannⅣ型胃癌(皮革胃)1例、黑色素瘤1例],均未发现单克隆性基因重排。确诊为PGIL的病例中14例为B细胞NHL,包括8例MALT淋巴瘤和6例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其中11例发现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免疫球蛋白κ轻链(IgK)基因重排。T细胞型NHL共5例,其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各1例,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3例,发现TCR基因重排2例。因NK/T细胞淋巴瘤理论上无基因重排,故未列入统计,超声内镜联合Ig/TCR基因重排检测对PGIL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2.2%、100.0%、100.0%、50.0%、78.3%。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深取活组织检查及细针穿刺获取组织标本,检测克隆性基因重排对PGIL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提高了淋巴瘤诊断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郁柳 徐莹 陈柯 刘倩倩 王舒蓓 朱勇梅 孙蕴伟关键词:胃肠肿瘤 淋巴瘤 基因重排 消化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022年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全球第5位,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位居第4位[1]。胃癌患者的预后与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20%~30%,而早期胃癌患者经有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2]。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要素。 陈平 徐莹 吴云林关键词:内镜 早期胃癌 嗜铬素A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15年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既往认为,该病发病率低,但近年来欧美各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NENs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其中肺NENs和胃肠胰NENs(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的发病率共计为5.25/100000,较30年前升高近5倍。 徐莹 王正廷 钟捷关键词:嗜铬素A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生物标志物 十一种临床评分预测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周死亡风险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判断常用的十一种临床评分对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周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 收集2013年至202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绘制ROC曲线判断不同模型或评分的预判能力。结果 共645例患者入组,未经倾向匹配评分(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的原始数据提示十一种评分方法只有谷草/谷丙转氨酶比值(aspartate/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ratio, AAR)不能很好地区分6周内发生死亡风险的患者(P=0.2)。经PSM匹配后数据提示Lok评分、NLR、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lbumin-bilirubin score, ALBI)、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platelet-albumin-bilirubin score, PALBI)均可用于预测6周死亡风险(P<0.05)。结论 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NLR、Lok评分、ALBI和PALBI在预测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周死亡风险有较好的效果。 王柏凯 徐莹 俞骁珺 丁燕飞 吴云林 陈平 周郁芬 邹多武关键词:临床评分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联合流式细胞分析对胃内巨大溃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探 目的初步探究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联合流式细胞分析术(flowcytometry,FC)对胃内巨大... 徐莹文献传递 结肠癌细胞微小核糖核酸-200c表达和上皮间质转化与吉非替尼敏感性关系 2013年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NA)-200c及上皮间质转化(EMT)与结肠癌细胞对吉非替尼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吉非替尼对4种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SW620、HCT116、SW480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实时定量PCR法检测4种结肠癌细胞中miRNA-200c,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具锌指E盒结构的同源异性盒1(ZEB 1)]mRNA水平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ZEB 1蛋白水平表达.外源性上调或下调miRNA-200c表达,观察EMT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及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HT29细胞对吉非替尼最为敏感[半数抑制浓度(IC50)=(7.70±0.31) μmol/I],其miRNA-200c与E-钙黏蛋白表达量均为最高,波形蛋白及ZEB 1表达水平极低;HCT116及SW480细胞系对吉非替尼为中度敏感[IC50=(11.88±0.97),(16.63士0.45)μmol/L],其miRNA-200c、E-钙黏蛋白呈中等程度表达;SW620细胞系对吉非替尼最不敏感[IC50=(26.43±3.68) μmol/L],miRNA-200c与E-钙黏蛋白表达量最低,波形蛋白及ZEB 1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细胞系.外源性上调miRNA-200c表达后,SW620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上调,ZEB 1及波形蛋白表达下调,同时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亦显著提高;相反,外源性下调miRNA-200c表达后,HT29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ZEB 1及波形蛋白表达上调,同时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显著降低.结论 miRNA-200c可能通过调控EMT,上调E-钙黏蛋白表达,进而影响结肠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徐莹 王舒蓓 王海郦 孙蕴伟关键词:微RNAS 喹唑啉类 钙黏着糖蛋白类 冬凌草甲素衍生物对小鼠外周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衍生物HAO472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体外以抗小鼠CD3/CD28磁珠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及诱导分化,并加入不同浓度HAO472与淋巴细胞共培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HAO472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48 h 0.5μg/mL和1.0μg/mL HAO472对CD4+T细胞增殖的作用,FCM检测48 h 0.5μg/mL和1.0μg/mL HAO472作用后CD4+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2、IL-17的变化。结果 :0.5、1.0、1.5、2.0μg/mL的HAO472能明显抑制抗CD3/CD28磁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P<0.05),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淋巴细胞存活率说明0.5μg/mL和1.0μg/mL的HAO472对小鼠淋巴细胞无较大毒性作用。0.5μg/mL和1.0μg/mL的HAO472可降低CD4+T细胞的增殖指数(P<0.05)。抗CD3/CD28磁珠刺激的CD4+T细胞中,IL-17+CD4+T细胞和IFN-γ+CD4+T细胞比例为2.177%±0.229%、6.190%±0.806%。0.5μg/mL和1.0μg/mL HAO472作用后,IL-17+CD4+T细胞比例分别为1.156%±0.419%、0.806%±0.317%,IFN-γ+CD4+T细胞比例为3.964%±0.900%、2.684%±0.839%;HAO472明显抑制了CD4+T细胞分泌IL-17、IFN-γ的水平(P<0.05)。结论:水溶性冬凌草甲素衍生物HAO472可显著抑制抗CD3/CD28磁珠刺激下的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 王海郦 王舒蓓 徐莹 陈柯 王颖 孙蕴伟关键词:冬凌草甲素 淋巴细胞 干扰素Γ 白介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