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健 作品数:26 被引量:9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端粒酶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扩增 (TRAP) 微孔板杂交法测定 58例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尿液、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并与细胞学检查作比较。结果 肿瘤组织标本中 ,端粒酶阳性率为81 0 3 % ;尿液标本中 ,阳性率为 57 14 % ;膀胱冲洗液标本中 ,阳性率为 70 3 7%。同期尿细胞学检查 ,阳性率仅 3 6 2 1%。在低级别肿瘤中 ,尿或膀胱冲洗液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结论 膀胱癌组织有端粒酶活性的高表达 ,而尿液、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中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 李文光 吴宏飞 钱立新 蔡晓晴 施健 王惠民关键词:端粒酶 尿细胞学 膀胱癌 DNA芯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DNA芯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方法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方法:设计多条寡核苷酸探针,在硅烷化芯片的特定位置上,用点样仪将探针固定,并与PCR扩增的HBV基因相应区段杂交,杂交结果影印至硝酸纤维素膜,经BCIP/NBT避光显色,用放大镜观察杂交信号呈暗紫色圆点,根据特定位置上杂交信号的有无和与之相应的探针序列来判定基因突变的类型。结果:通过1次杂交反应可检测HBV前C/C区(nt1896/1814)、BCP区(nt1762/1764)和P区(nt528/552)等多个位点的变异,与测序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结论:DNA芯片检测HBV基因常见突变位点多态性,操作简便易行,技术要求不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而且可以方便地通过向寡核苷酸探针阵列中添加相应探针,扩大基因芯片的检测应用范围,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张冬雷 王惠民 施健 赵建龙 崔之础关键词:DNA芯片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多态性 DNA序列分析 寡核苷酸探针 HBV基因 眶内肿瘤的临床与CT分析 被引量:3 1991年 CT在眶内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肯定,但有关眶内肿瘤的CT扫描特征报道较少.本文就我院近四年来所查治的65例眶内肿瘤进行CT扫描分析和临床总结.材料和方法l。 陈辉 陈英 施健关键词:眶内肿瘤 眼肿瘤 CT 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检测HBV DNA 被引量:2 1999年 用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检测HBVDNA,通过固定于板上的捕获探针与5′端带有生物素的PCR扩增产物杂交后,加入酶标亲合素通过酶联反应显色。本法检测敏感度明显高于电泳法,检测时间约是Keler法的1/10。 钱雷 王惠民 陈德训 施健关键词:HBVDNA 聚合酶链反应 微孔板 乙型肝炎 芯片检测HBV DNA多态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DNA芯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前 C/ C区、C基因区启动子 (BCP)和P区等多个位点多态性。方法 :将多条寡核苷酸探针固定于芯片的特定位置 ,与 PCR扩增的 HBV基因相应区段杂交 ,酶呈色 ,根据特定位置上的杂交信号判定基因突变的类型。结果 :HBe Ag(+)和抗 HBe抗体 (+)两组患者中前 C/ C区变异的不同频率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Chronic hepatitis B,CHB) 2 5 %和 6 1% ,HBV无症状携带者 (Asymptomaticcarrier,ASC) 12 %和 5 5 % ,重症乙型肝炎 (Severe hepatitis B,SHB) 5 0 %和 5 8% ;BCP区变异的不同频率分别为 CHB2 0 %和 4 8% ,ASC11%和 4 5 % ,SH75 %和 75 %。 3例服用 lamivudine的患者半年后有 2例发生 P区变异 (YMDD→YIDD)。结论 :DNA芯片检测 HBV基因多态性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 ,操作简便 ,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前 C/ C区和BCP区变异可能是 HBe Ag(- )患者 HBV感染的两大主要原因 ,且与肝炎慢性化。 施健 张冬雷 王惠民 王跃国 孙承龙关键词:芯片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 多态性 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膀胱癌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004年 李文光 钱立新 吴宏飞 王跃国 成兵 施健关键词:尿液检测 脱落细胞 端粒酶 膀胱癌 微孔板杂交法 基因芯片在差异表达研究中测定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通过对细胞凋亡及信号传导基因芯片在差异表达研究中测定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提取小鼠肝脏组织总 RNA,经反转录获得具有荧光标记的 c DNA探针 ,再将探针与芯片杂交 ,洗涤干燥后 ,扫描芯片获取结果。结果 :获得高纯度、高质量的组织总 RNA,检测逆转录反应的效率 ,观察到较理想的扫描芯片图像。结论 :高质量的 RNA及高效率的逆转录反应 。 冒海蕾 崔之础 施健 鞠少卿 张冬雷 王惠民 毛红菊 赵建龙关键词:基因芯片 杂交 核糖核酸 测定端粒酶活性的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端粒酶活性的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依次包括样本处理、扩增、包被、变性、杂交与呈色等步骤,本发明用于端粒酶活性测定具有简便快速、成本低廉、重复性好,敏感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判断良、恶性胸腹水。 王惠民 瞿晓慈 张冬雷 施健 刘俊华 杨振华文献传递 急性脑血管病血清转氨酶活性变化与临床 1994年 急性脑血管病时血清转氨酶(Aspartare Aminotransferase,AST)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AST活性的改变更具有意义。本文报告6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AST定测结果,并就其代谢规律和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黄菊芳 王惠民 施健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 血清转氨酶 血清AST 活性变化 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用于端粒酶活性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25 1999年 目的探讨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微孔板杂交法,检测人端粒酶方法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利用Kim法处理组织与胸腹水细胞及扩增端粒酶产物,引物TS含生物素,扩增产物与包被有亲和素的微孔板结合,并与含荧光素特异探针杂交,酶标记抗荧光素抗体与之结合而呈色。结果该方法NaOH的最佳变性浓度为06mol/L,最佳杂交时间为1小时,批内变异系数(CV)为96%。在94例各种恶性肿瘤组织与恶性胸腹水端粒酶活性总检出率894%,其中5例胸腹膜转移癌的胸腹水检出率为80%,58例肿瘤远端组织与良性胸腹水为86%。结论该法有较好的测定敏感度与重复性,较银染色法更为简便快速,无同位素污染,检测成本低。 王惠民 施健 刘俊华 瞿晓慈 张冬雷 杨振华关键词:端粒酶 端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