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作品数:9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蚊体内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蚊媒传染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性逐渐增加,对蚊体内蚊媒病毒进行准确、快速检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最初的分离接种法,发展到较新的分子生物学和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技术的进步为实现蚊媒病毒的快速准确检测带来可能。本文就蚊体内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锴 林春燕 李平 朱勇喆关键词:病毒检测 分子生物学 具有八肽重复区突变的朊蛋白其抗氧化性降低 被引量:1 2008年 抗氧化性被认为是细胞朊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研究显示它的抗氧化性主要与朊蛋白序列中的八肽重复区有关.但是迄今为止它的抗氧化机制仍旧不清楚.我们构建表达了野生型朊蛋白(PrP-PG5)和它的不同八肽重复区突变体0(PrP-PG0),9(PrP-PG9)和12(PrP-PG12).各种原核表达突变体蛋白在H2O2氧化后出现分子量的增加,并可导致羰基产生.MTT和细胞计数实验显示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细胞内ROS检测发现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高于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此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检测显示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明显高于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H2O2处理细胞后,转染突变体的细胞总的羰基产物数量明显高于转染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而表达突变体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的细胞较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对氧化物质的抵抗性明显减弱.这些结果提示,具有正确八肽重复区数目对于朊蛋白(PrP)的抗氧化作用起关键作用,PrP的抗氧功能的丢失可能参与家族性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 安润 董辰方 雷艳君 韩露 李平 陈建明 王桂荣 石琦 高晨 姜慧英 周伟 韩俊 楚雍烈 董小平关键词:PRP 抗氧化性 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 细胞活性 基于反渗透技术的水体病毒富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建立基于反渗透技术的水体病毒富集体系。方法以2种灭活病毒疫苗及2种病毒核酸质粒为样本,使用反渗透技术对水中病毒进行富集,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实验对不同材质的反渗透膜、不同孔径及过滤次数的富集效果进行测定与优化。结果富集效率随反渗透膜孔径的降低而提高,0.10μm孔径的反渗透膜对2种待测病毒样本的平均富集效率达到(22.86±0.84)%;尼龙、醋酸纤维素、聚醚砜等3种不同材质的反渗透膜对2种待测病毒样本的富集效率接近;富集效率随水样滤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病毒样品在过滤2次与3次比较富集效率提高不明显。结论0.10μm孔径的醋酸纤维素材质滤膜,在2次过滤的条件下,脊髓灰质炎病毒达到32.64%的病毒富集效率。 刘超 李平 庞燕 赵光远 邬强关键词:环境卫生 2014-2016年海口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分析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分析2014-2016年海口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情况,了解引起手足口病的常见病原体及其他肠道病毒的特征,为不同型别手足口病病例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海口市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各哨点监测医院的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及疑似暴发疫情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病毒核酸。结果 3年内共采集疑似及确诊病例的咽拭子、肛拭子标本1 836例,经检测确诊的总肠道病毒阳性1 234例,总发病率为67.21%(1 234/1 836);2015年发病率最高,为73.26%(463/632)。海口市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4-8月;0~5岁年龄组儿童确诊为手足口病患者的人数最多,共1 204例,占97.57%(1 211/1 234),该年龄组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的男性患者均比女性多。2014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型为主,但在2015、2016年,EV71型和Cox A16型相比其他年份均出现下降,而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呈现明显上升。结论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有以EV71型为主转变为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的趋势;男性及5岁以下儿童更易感染。建议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应加强对其他肠道病毒的检测,掌握病原体的流行规律,以分析手足口病病原谱的变化。 李平 庞燕 邝仕壮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群体性食物中毒的病原体检测,为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及WS271-2007、GB4789.2010、GB4789.2012,对所采集的68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分别在1份厨... 王艳燕 李平 黄涵 陈垂华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 食物中毒 凉拌菜 文献传递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微流控芯片技术快速检测蚊媒携带登革病毒方法的建立 2024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快速检测蚊媒携带登革病毒的方法。方法根据登革病毒衣壳蛋白(C)、前膜蛋白(prM)和非结构蛋白2A(NS2A)基因片段构建pUC-GWAmp-CprM和pUC-GW-Amp-NS2A质粒,设计多组环介导等温扩增特异性引物组。制备LAMP微流控芯片,以靶基因质粒、登革病毒核酸为模板进行检测,根据起峰时间、相对荧光单位、假阳性、重复实验稳定性、检测灵敏度等指标筛选最优引物组。用最优引物组分别检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等主要登革热传播媒介和常见的致倦库蚊、中华按蚊、摇蚊的cDNA,并与寨卡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恶性疟原虫、黄热病毒等常见蚊媒传播病原体进行交叉检测,评价LAMP法的特异性。评价LAMP法检测CprM和NS2A靶基因质粒的灵敏度,分别与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用登革病毒RNA与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RNA分别以1∶10、1∶100和1∶1000混合,模拟媒介携带登革病毒的样品进行LAMP微流控芯片检测。对采集自宁德市三都岛、西安市、上海朱家角、长兴岛和五角场等5地的白纹伊蚊的cDNA进行检测。结果引物组筛选结果显示,CprMG2和NS2AG1引物组起峰时间早,相对荧光单位高,灵敏度最高,为最优引物组。CprMG2引物组可检测浓度低至10-6 ng/μl的pUC-GW-Amp-CprM质粒,最低检测限为1.3×10^(3)拷贝;NS2AG1引物组可检测浓度低至10-9 ng/μl的pUC-GW-Amp-NS2A质粒,最低检测限为1拷贝。最优引物组CprMG2、NS2AG1对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致倦库蚊、摇蚊等蚊虫cDNA无非特异性扩增,与寨卡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恶性疟原虫、黄热病毒核酸无交叉反应。LAMP微流控芯片检测CprM靶基因的最低检测限为1.3×10^(3)拷贝,较PCR检测的最低检测限(1.3×10^(4)拷贝)高1个数量级;LAMP微流控芯片检测CprM和NS2A靶基因的最低检测� 姜宁 白洁 李平 单文琪 周秋明 董昊炜 袁浩 陶峰 李翔宇 马雅军 彭恒关键词:登革病毒 蚊虫 环介导等温扩增 微流控芯片 3种水体病毒富集方法的效率测定及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测试并对比反渗透装置与实验室常见的两种水体富集设备Milliflex Plus Pump以及CPS微生物快速富集系统对水体中病毒的富集效率及其对实际样品的富集检测能力。方法以脊髓灰质炎灭活病毒疫苗与手足口灭活病毒疫苗以及海南省各个地区所采集的水样为样本,使用3种富集设备分别对待测样品进行富集浓缩,而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测定富集结果并进行比对,同时对其富集时间、成本、耗材以及适用场景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反渗透装置、Milliflex Plus Pump与CPS微生物快速富集系统3种方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手足口病毒的平均富集效率分别为22.31%、22.67%、12.07%,并均可用于实际水样的病毒检测。结论反渗透富集法富集速度快,无使用场地限制,可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李平 李平 庞燕 刘超 赵光远 郑卫青关键词:环境卫生 海口市市售贝类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调查及耐药和毒力基因研究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海口市市售贝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菌株血清学分型情况以及不同来源菌株的耐药情况,分析海口市市售贝类海产品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特点。方法2014—2016年,按照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和《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五类海产品(白贝、排海、毛蚶、蛏子、芒果螺)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分型,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相关耐药分析。结果五类海产品样品共157份,其中65份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白贝的检出率最高,为63.6%(21/33)。所分离的65株副溶血性弧菌主要血清群为O3和O5,完全分型26株,总体分型率为40.0%,其中以O1∶K25为主要血清型。65株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95.4%,62/65),对头孢噻肟的中介率较高(33.8%,22/65),对8种抗生素产生了5种耐药谱。65株分离菌株神奈川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且均未检出与致病性相关的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及耐热相关溶血素(TRH)。结论海口市市售贝类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重,应加强养殖区域海水水质的监测力度,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李平 黄涵 钟汶兵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致病菌 血清学分型 MALDI-TOF MS用于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初探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副溶血性弧菌的识别能力,并将该方法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同源性分析。方法运用标准菌株判断MALDI-TOF MS方法用于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重复性及特异性,将从5种贝类中收集到的65株菌株运用MALDI-TOF MS做鉴定,PCA同源性分析。结果 MALDI-TOFMS对65株副溶血性弧菌的质谱鉴定结果与生化鉴定及PCR鉴定结果一致,即能有效区分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5种细菌,其中在副溶血性弧菌,3%NaCl TSA培养24h后的结果鉴定效果更好。10次重复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值均在2.3分以上,PCA聚类分析将65株菌株被分成了4个大类,大多数菌株的PC1、PC2、PC3相对集中靠拢。结论 MALDI-TOF MS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特异性,对不同型别的细菌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且重复性好,同源性分析具有高通量、快速、简单、低成本等优点。 李平 黄涵 钟汶兵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同源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