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髓核
  • 2篇髓核细胞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共培养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诱导分化
  • 1篇致伤
  • 1篇致伤机制
  • 1篇退变
  • 1篇退变椎间盘
  • 1篇脐带
  • 1篇脐带间充质干...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退变
  • 1篇细胞分化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李海峰
  • 4篇阮狄克
  • 3篇王德利
  • 3篇张燕
  • 3篇吴剑宏
  • 2篇张超
  • 2篇何勍
  • 1篇贾治伟
  • 1篇刘玥
  • 1篇王超峰
  • 1篇顾韬
  • 1篇王超锋
  • 1篇陶晖

传媒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退变椎间盘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WJMSCs)移植对犬退变椎间盘的影响。方法:从新生儿脐带中提取WJMSCs,取增殖良好的第3代细胞,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r AAV2-EGFP)感染标记细胞。选择20只健康成年比格犬作为实验动物,使用穿刺抽吸髓核组织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L4/5、L5/6、L6/7)。4周后将犬各节段椎间盘进行分组:L3/4为对照组(A组);L4/5为退变组(B组);L5/6为注射组(C组),注射生理盐水;L6/7为移植组(D组),移植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WJMSCs细胞悬液。造模术前、术后4、8、12、24周行腰椎X线及MRI检查。24周后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冰冻切片荧光、HE染色及番红O染色等组织学检测,提取髓核组织总RNA,反转录后行Real Time PCR检测,观察蛋白多糖、Ⅱ型胶原、SOX-9及Ⅰ型胶原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分离培养的WJMSCs贴壁生长,呈梭形形态,r AAV2-EGFP病毒感染后第3天表达绿色荧光。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各组椎间盘高度指数及相对灰度指数在造模术前、术后第4周无统计学差异,术后8、12、24周,D组椎间盘相对高度指数及相对灰度指数较B、C组高(P<0.05),比A组低(P<0.05)。术后24周,D组髓核组织冰冻切片内能够检测到GFP阳性的WJMSC细胞,HE染色显示D组髓核组织退变比B组和C组轻,番红O染色结果显示D组染色较B组和C组深,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D组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及SOX-9基因表达比B、C组高(P<0.05),但比A组低(P<0.05)。结论:人WJMSCs移植入犬退变椎间盘内能够存活,促进椎间盘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合成,维持椎间盘高度及髓核含水量,能够有效延缓椎间盘退变进展。
张燕陶晖顾韬李欢迎李海峰吴剑宏何勍阮狄克
关键词:细胞移植椎间盘退变动物实验
接触式细胞共培养诱导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接触式细胞共培养条件下,人髓核细胞对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WJMSCs)的诱导分化效应,为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寻找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取足月产健康新生儿脐带约30cm,分离、纯化、培养WJMSCs;取人椎间盘髓核组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髓核细胞。取第三代稳定增殖的WJMSCs,利用流式细胞方法检测细胞免疫表型CD73/CD90/CD105/CD34/CD45/HLA-ABC/HLA-DR。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WJMSCs,与髓核细胞以1∶1比例进行混合,在6孔板中进行接触式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WJMSCs为对照组。培养7d后利用高速流式细胞仪分选荧光标记阳性的WJMSCs,提取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获得cDNA,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其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Ⅵ型胶原、蛋白多糖、SOX-9和多能聚糖基因的相对表达,管家基因GAPDH作为内参,单独培养的WJMSCs作为对照,利用2-ΔΔCt方法计算基因相对表达变化。结果:WJMSCs原代细胞接种24h可见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形态为梭形和多角形,1周后形成集落,2周时细胞融合达到90%。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CD73/CD90/CD105/和HLA-ABC(+),CD34/CD45和HLA-DR(-)。与髓核细胞共培养7d后WJMSCs的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和SOX-9基因相对表达较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1),Ⅰ型胶原、Ⅵ型胶原和多能聚糖基因相对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通过接触式细胞共培养人脐带WJMSCs能够被髓核细胞诱导分化为类髓核细胞,可为组织工程技术和细胞治疗修复退变椎间盘提供种子细胞来源。
张燕阮狄克张超王德利李海峰吴剑宏刘玥王超峰何勍
关键词:共培养诱导分化髓核细胞
非接触式共培养体系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的诱导分化效应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的分化潜能,为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生物学治疗探索新的细胞来源。方法取人正常足月产婴儿脐带及成人椎间盘,分离消化华通胶组织和髓核组织,收集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成人髓核细胞。利用带有插入层的Transwell 6孔培养板进行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细胞比例为1∶1,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组。共培养1周后,提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总RNA,利用Real-Time PCR检测其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及SOX9基因的相对表达改变。结果成功分离提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和SOX9基因相对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被髓核细胞诱导分化为类髓核细胞,有可能为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细胞来源。
张燕吴剑宏王超锋李海峰王德利张超阮狄克
关键词:脐带间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技术
颈椎挥鞭样损伤的致伤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等交通工具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随之而来的交通伤不断增加,挥鞭样损伤的发生率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追尾事故中,颈椎挥鞭样损伤的发生率可达38%。英国因挥鞭样损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多达36.4亿英镑,
贾治伟李海峰王德利阮狄克
关键词:颈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