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琼

作品数:26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病毒
  • 4篇疫情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病原学
  • 3篇手足口病
  • 3篇细胞
  • 3篇基因特征
  • 2篇待机
  • 2篇蛋白
  • 2篇血凝
  • 2篇血凝素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荧光定量PC...
  • 2篇实时控制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诺如病毒
  • 2篇枪口

机构

  • 24篇常州市疾病预...
  • 3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血吸虫...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常州卫生高等...
  • 1篇常州市金坛区...

作者

  • 24篇李琼
  • 20篇姚萍
  • 19篇王凤鸣
  • 7篇黎俊宏
  • 6篇唐宏兵
  • 5篇杜强
  • 4篇屠博文
  • 4篇徐晓怡
  • 2篇吉俊敏
  • 2篇许晓国
  • 2篇张兴
  • 2篇蒋霞
  • 1篇刘彤
  • 1篇樊欢
  • 1篇孙静
  • 1篇张建陶
  • 1篇沈月平
  • 1篇郝超
  • 1篇陈抒蕾
  • 1篇陈聪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该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加样模块与存样模块,所述加样模块至少包括取液单元,所述存样模块至少包括存样单元,所述取液单元于存样单元上方移动,所述取液单元于存样单元的口...
江锦宜杜强董昕陈嘉许健蒋靖怡毛旭建龚丽赵莹李琼屠博文姚萍王凤鸣
一起不明原因腹泻疫情的病原学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一起常州地区发生的不明原因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原种类。方法应用FilmArray多重PCR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腹泻病例肛拭子标本。结果18份病例标本中5份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结论该起疫情由EHEC引起。
蒋靖怡毛旭建江锦宜李琼杜强姚萍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膜型CD28及血清中可溶性CD28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2年
目的分析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膜型CD28及血清中可溶性CD28的表达水平,探讨CD28分子在GD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5例GD患者为试验组,6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溶血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对象外周血T细胞表面膜型CD28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28的含量。结果试验组外周血CD4+CD28+T细胞为(23.367±8.562)%,CD8+CD28+T细胞为(10.156±3.114)%,较对照组[分别为(30.786±5.143)%和(17.200±3.624)%]显著减少(P<0.0.5、P<0.0.1),血清中可溶性CD28水平观察组[(2.35±0.58)μg/L]较对照组[(0.53±0.23)μg/L]显著增加(P<0.01)。结论共刺激分子CD28很有可能参与了GD的免疫病理机制。
王凤鸣沈双李琼刘彤孙静
具有定时灭菌杀毒功能的垃圾桶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定时灭菌杀毒功能的垃圾桶结构,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有桶盖,所述桶体的下端安装有脚垫,所述桶体的底板上还安装有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的上端与桶体的内部相连通...
李琼
2010—2013年常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对2010—2013年常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常州地区194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肛拭子和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所有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比较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不同部位标本检出的病原体型别分布及总阳性率。结果 1945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检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71型591例(30.39%),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virus A,Cox A)16型526例(27.04%),其他肠道病毒476例(24.47%)。不同年份病原体型别分布不同(P〈0.05):2010和2012年以Cox A16型最多,EV71次之;2011年以EV71最多,Cox A16型次之;2013年以非EV71、Cox A16其他的EV型最多,EV71型次之。在总体阳性率方面,除1~岁组高于0~岁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3种病原体型别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0~岁组和1~岁组均以非EV71、Cox A16型最多,EV71次之,Cox A16最少;3~岁组和6~岁组均以EV71最多,Cox A16型次之,非EV71、Cox A16的其他EV型最少。肛拭子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咽拭子组。结论 EV71和Cox A16型是2010—2013年常州地区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3~6岁儿童是高发人群,肛拭子总阳性检出率高于咽拭子。
黎俊宏徐晓怡王凤鸣姚萍李琼徐辉何明祯
关键词:肠道病毒属病原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
常州市2019—2022年学校札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毒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了解常州市学校札如病毒(SaV)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毒基因特征,为学校处置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2022年常州市SaV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SaV阳性样本进行VP1部分基因扩增和测序,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19—2022年常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共报告SaV聚集性疫情8起,报告病例数118例,总罹患率为1.47%,罹患人数中位数为15例。疫情流行时间集中在9—12月,场所分布为幼儿园6起,小学2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113例,95.76%)、腹痛(39例,33.05%)、腹泻(16例,13.56%)。8起疫情中17株样本株测序成功,其中5起疫情由GII.3基因型引起,另外3起分别为GI.1、GI.3和GII.2。GI和GII是本地区主要型别,GII.3为聚集性疫情流行优势株。结论SaV是学校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中的重要病原体,应对其进行持续监测,进一步了解其流行特征及病毒基因型分布情况,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姚萍李琼蒋霞毛旭建许健屠博文王凤鸣蒋靖怡
关键词:肠道病毒感染疾病暴发流行发病率病毒
便携式药敏检测仪
本发明涉及药敏检测技术领域,提出了便携式药敏检测仪,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框和圆形底框,所述主体的内部分别滑动装配有限位滑块和滑动限位块,所述主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框体,所述放置框的一侧安装有混液机构,...
陈嘉董昕毛旭建蒋靖怡江锦宜王凤鸣屠博文赵莹杜强李琼姚萍许健龚丽李鑫
一种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该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加样模块与存样模块,所述加样模块至少包括取液单元,所述存样模块至少包括存样单元,所述取液单元于存样单元上方移动,所述取液单元于存样单元的口...
江锦宜杜强董昕陈嘉许健蒋靖怡毛旭建龚丽赵莹李琼屠博文姚萍王凤鸣
荧光定量PCR法在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在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收集常州市某小学暴发急性胃肠炎病例的肛拭子、呕吐物和腹泻物等,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样品中诺如病毒核酸的表达。结果在送检的36例样品中检出诺如病毒GIIN15例。结论该次群体性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病原体为诺如病毒。
姚萍李琼黎俊宏
关键词:诺如病毒荧光定量PCR急性胃肠炎
核酸检测在HIV检测策略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本地区HIV待确证样本核酸检测和WB结果,探讨核酸检测在HIV检测策略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常州市2019-2021年共1382份HIV待确证样本,在获得WB确证(包括随访后)结果后进行核酸检测,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检测策略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1382份HIV待确证样本出具了1073份HIV-1抗体阳性报告,165份HIV-1抗体不确定报告,144份HIV-1抗体阴性报告。1073份抗体阳性样本核酸检出率为96.37%(1034/1073),165份抗体不确定样本核酸检出率为32.12%(53/165),144份抗体阴性样本检出2例高病毒载量样本。抗体不确定样本随访率33.94%(56/165),核酸检出率和随访抗体阳性率单条带样本分别为20.54%(23/112)和27.59%(8/29),双条带样本为52.08%(25/48)和72.73%(16/22),三条带样本均为100.00%(5/5)。含p24条带样本分别为64.15%(34/53)和65.52%(19/29)。补充实验检测策略分别采用先抗体确证再随访、先抗体确证再核酸检测和先核酸检测再抗体确证的灵敏度为98.39%(1102/1120)、100.00%(1120/1120)和86.34%(967/1120),特异性为62.60%(159/254)、99.61%(253/254)和99.61%(253/254),符合率为91.78%(1261/1374)、99.93%(1373/1374)和88.79%(1220/1374)。结论HIV核酸检测可以提高抗体不确定样本的阳性发现率,并避免抗体阴性样本漏检,应用抗体确证再核酸检测的检测策略具有最佳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
毛旭建许健周嘉晟陈抒蕾蒋靖怡姚萍李琼王凤鸣唐宏兵黎俊宏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蛋白印迹随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