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灵
- 作品数:21 被引量:14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胡杨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功能分化被引量:5
- 2012年
- 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在植物抗逆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从胡杨cDNA克隆到2个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分别命名为PeBADH1和PeBADH2。PeBADH1和PeBADH2均编码50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分别是54.93 kDa和54.90 kDa。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这2个基因在正常生长、盐和H2O2胁迫下,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有较大差异。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2个基因的重组蛋白。酶活性分析显示PeBADH1和PeBADH2蛋白对底物的活性分别是0.073μmol/(min.mg)和0.107μmol/(min.mg)。热力学稳定性分析显示这2个蛋白的热力学稳定性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基因表达模式差异与蛋白质酶学性质的不同预示着这2个基因可能存在功能上的分化。
- 刘佳琪杨雪李迪杨海灵
- 关键词:甜菜碱醛脱氢酶克隆蛋白结构酶活性分析
-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5
- 2008年
- 在本科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基本技术实验与综合开放实验相结合、引导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严格实验报告的规范和质量、改进学生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使学生既体会到生命微观世界之奇妙又认识到分子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实验技能的全面训练。
- 杨海灵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 贝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分离纯化、cDNA克隆及性质研究
- 为了研究贝类GSTs在海洋环境污染检测方面的应用,需研究GSTs在贝类各种组织中的特异性分布和在不同组织中的活性差异.首先通过GSH-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分别从对生蒴蛤、长肋日月贝、环纹坚石蛤和紫贻贝四种海贝...
- 杨海灵
- 关键词:贝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分离纯化CDNA克隆基因表达生物信息学
- 植物固醇合成途径关键基因CPI1的功能进化被引量:4
- 2013年
- 固醇是真核生物膜的重要组分,在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CPI1(CYCLOPROPYL STEROL ISOMERASE1)基因是植物特有的固醇合成途径基因,其编码产物为环丙基固醇异构酶。目前只有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CPI1基因被克隆并解析。研究发现,从藻类到高等开花植物中均存在单一拷贝的CPI1基因。陆生植物CPI1的基因结构及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高度保守,蛋白质序列相似性范围为48%-90%,但陆生植物CPI1与绿藻CPI1的蛋白序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结构预测发现CPI1具有非常相似的拓扑结构,均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和6个亲水环。组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陆生植物CPI1在不同组织中均表达,是组成型表达基因。为了验证CPI1基因的功能,克隆了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distachyon)BdCPI1基因,并转化拟南芥cpi1-1突变体。结果表明,BdCPI1能完全回补cpi1-1突变体的表型。基于单拷贝基因数目、保守的基因结构和蛋白质拓扑结构及基因表达模式,推测CPI1基因的功能可能在陆生植物中高度保守。
- 马学敏孙爽莉杨海灵门淑珍
- 关键词:基因表达突变体植物固醇
- 杨树14-3-3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及表达模式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14-3-3蛋白在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探索木本植物14-3-3蛋白家族的进化模式对深入理解该基因家族的功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基因组水平上搜索和鉴定了12个杨树14-3-3蛋白基因,其中ε类有7个,非ε类有5个。通过对杨树14-3-3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序列相似性、基因结构和染色体位置分析,发现杨树14-3-3基因的扩张主要是通过最近的一次全基因组加倍事件产生的。在全基因组加倍事件中共产生5对重复基因对,Ka/Ks分析显示这5对重复基因对处于较强的净化选择压力。RT-PCR分析显示在杨树12个14-3-3基因中有8个在不同组织中均表达,另外4个基因的表达部位发生了变异。因此,杨树14-3-3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及表达模式的研究结果预示着基因重复后其功能发生了分化。
- 刘妍婧王彩玲陆海杨海灵
- 关键词:基因家族基因重复
- “生物化学A”课程浸入式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 2023年
- 经过20余年的课程建设和改革,面向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生物化学A”已建成北京林业大学精品课程。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的复杂形势下,任课教师设计了全流程的线上教学方案,并将浸入式教学理念引入教学中,利用“永不离线”的优势,延伸课堂教学,保持师生高效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课前准备周全、细致,课堂教学引入方式多元化,经典教学内容与科学前沿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结课后增设由学生主导的集体复习环节,延长学生浸润于生化知识的时间。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技巧,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口诀记忆法加深知识“浸润”大脑的程度;活用球棍模型等教具,设计角色扮演环节,使学生“浸入”生化反应场景;进行思想引领和艺术熏陶,鼓励学传唱生化歌曲,在艺术氛围中生动解析知识难点。在疫情反复、线上线下教学交替进行的特殊时期,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将不同教学方法灵活切换、互相浸润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和实践浸入式教学理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参与度与学习成绩,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牢了基础。
- 薛华杨海灵汪晓峰
- 关键词:生物化学浸入式教学线上教学精品课程
- 油松谷胱苷肽转移酶Tau1单体结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油松PtGSTU1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探讨油松PtGSTU1蛋白的单体稳定性。[方法]利用同源建模模拟PtGSTU1的三维结构,推测其N末端18位精氨酸(Arg18)和C末端103位天冬氨酸(Asp103)能够形成氢键来稳定蛋白单体结构。利用定点突变,分别将Arg18和Asp103突变为具有不同极性和构象的氨基酸残基,检测其蛋白的催化活性及结构稳定性。[结果]6个Arg18突变体均无法获得高纯度的具有正确折叠的可溶蛋白,而Asp103突变体可以表达为可溶蛋白,Asp103突变体对不同底物的催化活性和亲和力明显低于野生型,对经典底物CDNB和GSH反应的催化速率(Vmax)降低了至少9倍,对底物的催化效率(kcat/Km)也明显降低。[结论]Arg18和Asp103之间形成的氢键对稳定PtGSTU1单体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植物GST蛋白N端的保守性和C端结构域的多变性,Arg18的突变对结构和活性的影响大于Asp103,同时预示着C端结构域中可能存在其他氨基酸位点能够与18位精氨酸形成氢键,从而稳定蛋白单体折叠结构。
- 王晓霞杨海灵毛建丰王晓茹
- 关键词:酶学测定谷胱苷肽转移酶油松定点突变
- 中国石灰岩专性凤仙花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被引量:7
- 2011年
-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国产的8种凤仙花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6种产于石灰岩地区,另外2种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中国石灰岩地区的6种凤仙花的叶表皮微形态上、下表皮差异明显,上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和多边形,一般不具气孔器;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均具气孔器,气孔器多为不等型。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器及其类型、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气孔长宽比等性状均可作为分类学的佐证。前人研究中提及气孔的保卫细胞两极具"T"型加厚这一性状不稳定,不应作为分类处理的证据。
- 高萌许为斌杨海灵于胜祥
- 关键词:叶表皮微形态电镜扫描凤仙花科石灰岩地区
- 江南卷柏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分子特性被引量:5
- 2011年
-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在植物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江南卷柏中克隆到2个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分别命名为SmDHAR1和SmDHAR2。SmDHAR1和SmDHAR2分别编码218和24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分别是23.97 kDa和27.33 kDa。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这2个基因分别含有5和6个内含子。器官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这2个基因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是组成型表达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2个基因的重组蛋白。酶活性分析显示SmDHAR1和SmDHAR2蛋白对底物DHA的活性有显著差异,分别是19.76和0.17μmol/(min.mg)。热力学稳定性分析显示这2个重组蛋白的热力学稳定性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基因结构与酶学性质的差异预示着这2个基因可能存在功能上的分化。
- 成子硕兰婷李迪杨海灵曾庆银
- 关键词:江南卷柏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克隆蛋白表达酶活
-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1
- 2017年
- 研究生"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课程不仅面向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且对园林学院、林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尽最大能力保障学生的出勤率、实验的参与度、数据记录处理的科学性以及实验报告写作的规范性,是研究生"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课程探索与改革的主要内容。针对教学空间和时间受限、学生的学习背景差别大的问题,采取理论教学开设讲座并与知名学者报告结合、实验教学采用理论自测题和实验数据表、通过PPT展示汇报和实验结果讨论提高实验报告完成质量、提高师生配比增强"线下"交流等措施实施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教学工作促进科研工作的目的。
- 杨海灵薛华刘雪萍
-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