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涛

作品数:71 被引量:316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海淀区科技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9篇静脉
  • 31篇血液
  • 30篇血液透析
  • 24篇内瘘
  • 22篇动静脉内
  • 22篇动静脉内瘘
  • 22篇静脉内
  • 22篇静脉内瘘
  • 16篇导管
  • 12篇血液透析患者
  • 12篇透析患者
  • 12篇中心静脉
  • 10篇自体
  • 8篇动静脉
  • 8篇透析通路
  • 8篇维持性
  • 7篇维持性血液
  • 7篇维持性血液透...
  • 6篇中心静脉导管
  • 6篇自体动静脉内...

机构

  • 67篇北京市海淀医...
  • 7篇北京市红十字...
  • 6篇北京大学
  • 5篇蛟河市人民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 1篇北京市中关村...

作者

  • 69篇杨涛
  • 54篇王玉柱
  • 17篇张丽红
  • 12篇任树风
  • 11篇侯西彬
  • 11篇刘音
  • 10篇崔锐
  • 7篇王明慧
  • 7篇刘丽芳
  • 6篇胡普平
  • 6篇赖艳红
  • 5篇王新玲
  • 4篇方春燕
  • 4篇蔡美顺
  • 4篇王仲朴
  • 4篇肖光辉
  • 4篇刘瑞林
  • 3篇李大胜
  • 3篇梁萍
  • 2篇余阳

传媒

  • 26篇中国血液净化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中华肾脏病杂...
  • 7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狭窄或闭塞的中心静脉置入长期透析导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资源已耗竭的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方法 6例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并有多次多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史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血管彩超及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证实存在多处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对其狭窄或闭塞的头臂静脉行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然后经颈内静脉途径置入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术后应用导管透析,1例患者第2次透析时血流量仅达180ml/min,调整导管位置后血流量达到250ml/min以上,其余患者血流量均在250ml/min以上,随访2~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导管功能不良及感染。结论对于血管资源耗竭的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开通狭窄或闭塞的中心静脉留置长期透析导管,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方法。
刘丽芳刘伟詹申崔锐刘瑞林杨涛王玉柱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介入治疗血管再通
运用肝素酶血栓弹力图对等管腔容积肝素钠封管后凝血功能的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试验检测,分析应用肝素钠注射液经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按管腔标注容积封管的透析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肝素钠,以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共53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入组,分为临时导管组(n=16)、Permcath导管组(n=14)及Palindrome导管组(n=23)。所有患者在导管置入后缓慢注入与标注的管腔容积等量的肝素钠注射液封管,15~20 min后从外周静脉采血,以血栓弹力图肝素酶对比试验检测凝血功能。结果置管前三组性别、年龄和置管前凝血相关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管后只有2例患者肝素酶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为阴性,占全部检测者的3.8%。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为(26.84±7.94)s,经肝素酶修正后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为(8.69±2.57)s,两者差值为(17.92±6.35)s;三组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经肝素酶修正后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及差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按管腔标注容积肝素钠封管时,可即刻出现肝素钠溢入体内,影响机体凝血功能。
杨涛王春丽刘音王玉柱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肝素钠血栓弹力图
导管意外脱出后穿刺皮下隧道纤维鞘置入隧道式透析导管1例
2021年
动静脉内瘘是公认的最佳透析通路,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透析患者会长期以隧道式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做为维持性透析通路,TCC长期留置会导致穿刺入路的外周静脉及中心静脉狭窄甚至闭塞。临床中透析导管意外脱出并不少见,由于之前反复长期置管导致可用静脉资源耗竭,给再次置管带来极大的困难。
侯西彬杨涛王玉柱
关键词:透析导管维持性透析皮下隧道透析通路隧道式
人工血管内瘘自体静脉近静脉吻合口狭窄术前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通畅情况,探究人工血管自体静脉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的术前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在北京市海淀医院肾内科建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138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术后内瘘复查和随访,统计术后初级通畅率、初级辅助通畅率、次级通畅率,对人工血管内瘘自体静脉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组和非狭窄组的术前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狭窄发生的术前影响因素。结果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6、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1.1%、52.1%,初级辅助通畅率为88.1%、64.2%,次级通畅率为95.7%、91.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HR:2.713, 95%CI:1.324~5.56,P=0.006)是人工血管内瘘自体静脉近静脉吻合口狭窄术前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抗血小板药物(HR:0.242,95%CI:0.102~0.572,P=0.001)是其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经过积极处理可获得较好的次级通畅率。吸烟是人工血管内瘘自体静脉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是内瘘通畅的保护性因素。
温静杨涛詹申王玉柱
关键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透析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2007年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血液净化技术的持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其中老年患者比例增加明显,这些患者多同时存在多器官和系统疾病。近年来的观察发现,透析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较高,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占有很大比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更为严重。本文对透析患者冠脉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杨涛王玉柱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液净化技术中老年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探讨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及1,25(OH)_2D_3等对FGF-23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市海淀医院MHD患者98例,对照组肾小球过滤率正常共28例,MHD患者根据血磷水平分为低磷组、血磷达标组和高磷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中1,25(OH)_2D_3及FGF-23的水平,测定对照组及MHD患者血中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同时测定MHD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结果MHD组血清1,25(OH)_2D_3低于对照组(P<0.001),FGF- 23高于对照组(P<0.001):低磷组、血磷达标组和高磷组FGF-23水平无统计学差别(P=0.804),高磷组甲状旁腺激素明显高于低磷组及血磷达标组(P=0.001,0.01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1,25(OH)_2D_3,是MHD患者FGF-23的影响因素(r=0.481,P<0.001)。结论MHD患者血中FGF-23水平明显升高,1,25(OH) _2D_3为MHD患者FGF-23升高的影响因素,血磷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FGF-23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杨涛蔡美顺王梅韦洮王玉柱李欣连立超
关键词:血液透析25(OH)2D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治疗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总结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治疗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以头静脉一桡动脉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为透析通路,且临床表现为内瘘侧肢体缺血者1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吻合口桡动脉近心端及远心端血流方向相反,行血管造影显示大动脉通畅,行Allen实验提示尺动脉功能良好,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结扎吻合口桡动脉远心端治疗肢体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缺血综合征,术后观察缺血症状缓解情况、透析时内瘘泵控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尿素下降率、内瘘通畅性等指标。结果共观察上肢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缺血综合征16例(占同期因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住院患者的1.45%),其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6.2±11.2)岁,平均透析时间(66.32±85.26)个月,内瘘时间(57.75±88.41)个月,内瘘建立后出现缺血症状时间(39.62±58.31)个月;根据临床表现的缺血症状进行分级,其中13例(占71.40%)为Ⅲ级患者,3例(28.60%)为Ⅱ级,未出现Ⅳ级患者。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手术技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93.70%(15/16)。术前及术后第7天、第6个月、第12个月人组患者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258.63±25.44)ml/min、(246.61±24.24)ml/min、(260.42±20.83)ml/min、(254.87±22.44)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清除指数分别为(1.65±0.21)、(1.59±0.24)、(1.62±0.28)、(1.58±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下降率分别为(78.43%±3.27%)、(74.46%±2.64%)、(76.85%±3.84%)、(74.21%±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19.30±13.15)个月,通畅率100%。未�
张丽红詹申杨涛王玉柱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静脉增生的病理改变被引量:1
2015年
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多与吻合口处的静脉狭窄及血栓形成有关。有研究发现,静脉狭窄的组织学改变特征为内膜增生。本研究通过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增生肥厚静脉的病理改变,探讨该种原因内瘘功能不良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胡普平杨涛王玉柱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内膜增生病理改变静脉狭窄组织学改变
颈外静脉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位置异常1例被引量:2
2013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1岁,入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肾性贫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后闭塞。患者4年前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曾多次行双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2年前因外周血管耗竭开始以长期置管为透析通路,先后因“右颈内静脉长期管cuff脱出、左侧颈内静脉导管功能不良”予拔出导管,
詹申张丽红杨涛王玉柱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动静脉内瘘手术颈外颈内静脉导管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输注、悬浮红细胞输注、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132例,根据输血方法分为3组,洗涤红细胞输注患者44例为A组,悬浮红细胞输注患者44例为B组,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患者44例为C组。比较3组患者输血前后的临床指标,分析3种输血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输血后,3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明显上升,网织红细胞、胆红素均明显下降。C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网织红细胞、胆红素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A组,网织红细胞、胆红素均低于A组,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是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王明慧杨涛方春燕梁萍
关键词:血液置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