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红

作品数:68 被引量:356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海淀区科技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4篇静脉
  • 34篇内瘘
  • 34篇静脉内
  • 34篇静脉内瘘
  • 33篇动静脉内
  • 33篇动静脉内瘘
  • 32篇血液
  • 31篇血液透析
  • 17篇血管通路
  • 16篇动静脉
  • 12篇导管
  • 12篇透析患者
  • 1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1篇自体
  • 10篇血管
  • 8篇维持性
  • 8篇维持性血液
  • 8篇维持性血液透...
  • 8篇超声
  • 7篇中心静脉

机构

  • 60篇北京市海淀医...
  • 9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方医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 1篇北京市中关村...

作者

  • 66篇张丽红
  • 65篇王玉柱
  • 17篇杨涛
  • 13篇肖光辉
  • 7篇崔锐
  • 6篇任树风
  • 6篇刘音
  • 5篇刘丽芳
  • 4篇刘瑞林
  • 3篇李大胜
  • 3篇侯西彬
  • 3篇杨涛
  • 2篇刘文虎
  • 1篇刘丽芳
  • 1篇付纲
  • 1篇邢炜
  • 1篇齐良书
  • 1篇马文录
  • 1篇曾奕
  • 1篇李明明

传媒

  • 25篇中国血液净化
  • 14篇临床肾脏病杂...
  • 6篇中华肾脏病杂...
  • 4篇肾脏病与透析...
  • 3篇世界临床药物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肾病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7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介入治疗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方法 20例上肢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对比PTA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表现、透析血流量及血管造影改变。结果所有病例经PTA治疗后,狭窄段明显扩张,透析血流量大于220ml/min,经造影证实狭窄小于30%。结论 PTA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近期效果明显。
詹申杨涛张丽红刘丽芳王玉柱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透析通路介入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液透析
透析科内瘘用保温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透析科内瘘用保温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套、密封机构、加热机构、让位孔、排热机构、温控器、控制器、锂电池、密封板、放置孔,该透析科内瘘用保温固定装置,首先该装置可将患者的手臂进行伸直固定处理,再通过加热机构的使...
肖光辉詹申张丽红王玉柱
文献传递
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治疗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总结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治疗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以头静脉一桡动脉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为透析通路,且临床表现为内瘘侧肢体缺血者1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吻合口桡动脉近心端及远心端血流方向相反,行血管造影显示大动脉通畅,行Allen实验提示尺动脉功能良好,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结扎吻合口桡动脉远心端治疗肢体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缺血综合征,术后观察缺血症状缓解情况、透析时内瘘泵控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尿素下降率、内瘘通畅性等指标。结果共观察上肢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缺血综合征16例(占同期因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住院患者的1.45%),其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6.2±11.2)岁,平均透析时间(66.32±85.26)个月,内瘘时间(57.75±88.41)个月,内瘘建立后出现缺血症状时间(39.62±58.31)个月;根据临床表现的缺血症状进行分级,其中13例(占71.40%)为Ⅲ级患者,3例(28.60%)为Ⅱ级,未出现Ⅳ级患者。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手术技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93.70%(15/16)。术前及术后第7天、第6个月、第12个月人组患者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258.63±25.44)ml/min、(246.61±24.24)ml/min、(260.42±20.83)ml/min、(254.87±22.44)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清除指数分别为(1.65±0.21)、(1.59±0.24)、(1.62±0.28)、(1.58±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下降率分别为(78.43%±3.27%)、(74.46%±2.64%)、(76.85%±3.84%)、(74.21%±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19.30±13.15)个月,通畅率100%。未�
张丽红詹申杨涛王玉柱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前臂人工血管内瘘术后血清肿诊治一例被引量:9
2014年
女性,65岁,主因“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左前臂内瘘吻合口处包块2个月”入院,3个月前以不带cuff导管开始血液透析,随后行左肱动脉、肘正中静脉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U型)。2个月前患者内瘘吻合口处无明显诱因m现无痛性、无搏动性包块人院(内瘘尚未使用)。查体:内瘘走行区杂音震颤良好;吻合口处可见大小约5cmx4m.包块,见图1。局部皮肤无红肿、疼痛、破溃,触诊无搏动。入院后查血生化示:总蛋白74.3g/L,白蛋白40.8g/L。包块彩超: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为低至无回声区。考虑人工血管吻合口处血清肿可能性大,给予完整分离包块许切除,见图2。
张丽红詹申邢炜王玉柱
关键词:血管内瘘人工血管搏动性包块血管吻合口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与维护新技术被引量:3
2022年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在透患者透析龄延长,血管通路建立及维护越来越困难。自1966年Bresia和Cimino首次外科手术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以来,血管通路技术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比较缓慢。近年来,新技术及新器械的陆续出现,使血管通路建立与维护突飞猛进。本文拟综述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相关的技术进展,主要包括腔内技术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新型移植物材料建立移植物动静脉内瘘、药物涂层球囊、覆膜支架等。
郝旭阳(综述)张丽红王玉柱
关键词:血管通路覆膜支架
透析导管末端位置异常的原因分析与处理被引量:8
2013年
尽管K/DOQI(kidne y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指南建议将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比例控制在10%以下^[1],但随着老龄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逐年增加,透析龄的不断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建立越来越困难。对于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
淹曳张丽红杨涛刘丽芳王玉柱
关键词:透析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插管长度对导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长度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寻找导致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231名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右侧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置管后摄正位胸片。根据管路长度分为36cm组、40cm组及45cm组。观察年龄、身高、体质量、管路末端位置、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及是否患有糖尿病及冠心病对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的影响,比较不同长度管路血流量及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254.4±30.6)ml/min,(257.7±23.1)ml/min,(253.0±28.0)ml/min,P=0.603];3组导管功能不良发生比例行卡方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715);管路末端在心房者与不在心房者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0)。Logistic回归提示血红蛋白(OR=1.037,P=0.002)、白蛋白(OR=0.922,P=0.041)及身高(OR=0.910,P=0.002)为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身高、血红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但管路长度并不是其影响因素。
杨涛张丽红詹申李大胜王玉柱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发展史——血管通路被引量:13
2019年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血管通路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动静脉外瘘、动静脉内瘘的出现是血管通路发展史上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动静脉内瘘仍是不可替代的最主要的永久性血管通路.移植物内瘘为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提供了选择,聚四氟乙烯(polytetrfluroethylene,PTFE)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移植物,生物工程人造血管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期待.中心静脉导管曾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主要作为过渡通路应用广泛,未来需继续改进移植物及导管材质及构型以改善长期通畅性.对于血管通路工作者而言,工作重点需由通路建立转移至早期血管资源的保护,合理的血管通路规划,适时的通路监测及干预维护.
王玉柱张丽红
关键词:血液净化血管通路
北京市单中心初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初始透析动一静脉内瘘使用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提高初始透析动一静脉内瘘使用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6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患者疾病相关情况[如原发病、透析时间、肾科专科随访时间、在预计进入透析前半年行建立透析通路告知(以下称“预先通路告知”)、告知透析医院级别、居住地与最近医院距离、居住地与透析医院距离];对上述指标进行量化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北京市海淀区单中心初始血液透析动一静脉内瘘使用率约为30.2%(26/86),肾科专科随访1年以上(OR值4.825,P=0.02)、预先通路告知(0R值22.15,P=0.006)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早期肾科专科随访、预先通路告知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动一静脉内瘘使用的重要因素,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肾科专科就诊、告知患者选择合适时机建立动一静脉内瘘可以提高初始血液透析动一静脉内瘘使用率。
张丽红齐良书王玉柱
关键词:肾透析动静脉瘘
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诊断及防治策略被引量:24
2012年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在建立及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和(或)血肿、导管打折及位置异常、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纤维鞘等并发症,严格按照置管常规和护理常规进行操作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关键,正确识别相关并发症并进行治疗对于维持长期导管功能、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王玉柱张丽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感染血栓形成出血血肿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