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瑾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日常保健
- 2023年
- 慢性肝炎主要是由急性病毒性肝炎转化而成,而人体免疫机能失调、长时间使用损伤肝肾药物或对药品敏感、酗酒或某些酶缺乏、新陈代谢障碍等,也都可以引起慢性肝炎. 乙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种类,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患者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日常生活的保健.
- 杨潇瑾赵映宝
-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肝炎日常保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酶缺乏慢性肝炎人体免疫
- MDSC在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衰竭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研究背景及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在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地区的流行情况非常严重,我国亦是HBV感染高发地区,人群携带率约10%,由HBV引起的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he...
- 杨潇瑾
-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免疫学机制
-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治疗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对症治疗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临床恢复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感染科,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术后86例患者,临床恢复期内,使用常规对症疗法治疗术后并发症的疗效。结果患者在肝癌介入术后一般对症疗法,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一般性对症支持疗法缓解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和治疗安全性。
- 杨潇瑾张振纲杨道锋宁琴吴迪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手术术后并发症
- 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中γδT细胞的抑制性受体表达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在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中,小鼠感染病毒前后γδT细胞其抑制性受体NKG2A表达情况,以此探讨爆发性肝炎初期疾病急速恶化的机制。方法:建立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观察小鼠的死亡率;并检测在不同感染时间点0h、12h、24h、48h时对小鼠肝组织行伊红-苏木精染色(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ALT和AST水平。流式细胞学方法,标记γδT细胞,并标记其NKG2A的表达。结果: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中,γδT表面所表达活化性受体NKG2A表达维持低水平。结论:小鼠爆发性肝炎初期,肝脏重要的天然免疫效应细胞γδT细胞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NKG2A维持低水平表达,提示机体负调控机制缺失,导致γδT细胞可抑制性低下,最终引起免疫失衡。
- 杨潇瑾严伟明吴迪陈韬罗小平宁琴
- 关键词:暴发性肝炎ΓΔT细胞NKG2A
- 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和安全性
- 2021年
- 目的观察IFN-α联合RBV与DAAs方案治疗C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117例CHC患者不同的情况分为传统标准治疗组37例,DAAs治疗组80例,通过采用RT-PCR定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CV-RNA含量,检测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以及持续≥24周的病毒学应答(SVR24);通过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以及APRI指数以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情况;记录研究过程中所有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DAAs方案治疗在基因水平上ETVR 100%,SVR2488.8%均明显高于传统标准治疗组ETVR 67.6%,SVR2459.5%;在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方面,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均得到有效改善,但DAAs治疗组较传统标准治疗组的疗效更好;在安全性方面,两组的不良反应大多相似,但DAAs方案的整体安全性以及耐受程度要优于传统标准治疗组。结论DAAs方案无论病毒学疗效还是安全性均优于传统标准治疗组。
- 杨潇瑾袁颖华度尧谢德胜
- 关键词:CHC干扰素
- 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中rdT细胞活化性受体表达
- 背景及目的T细胞免疫应答可广泛参与天然免疫以及特异性免疫,其中γδT细胞由于其以非MHC限制性参与免疫应答以及在特定器官分布特点,在天然免疫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γδT细胞的功能调控(人和小鼠γδT细胞表达CD94/NKG...
- 杨潇瑾王卫华严伟明吴迪韩梅芳宁琴
- 关键词:暴发性肝炎MHV-3活化性受体
- 1982例成人急性腹泻病例病原谱检测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了解成人腹泻病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分布,为临床制订防控及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成人24 h肠道门诊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急性腹泻患者粪标本1982份,送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 1982份粪便标本中,感染任一致病菌282例,感染率为14.2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率最高(8.48%)。感染任一病毒160例,感染率为8.07%,其中诺如病毒感染率最高(5.20%)。本研究显示,无论细菌或病毒感染,均呈现比较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夏秋季以细菌性腹泻高发,而病毒性腹泻多出现在冬季。结论 本研究急性腹泻患者中病原谱较广。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为细菌性腹泻的主要致病性病源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致病性病原病毒,应根据不同病原的流行情况,在不同季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 杨潇瑾袁颖华黄建芳黄海滨度尧马瑨吴缨芳谢德胜
- 关键词:急性腹泻病原谱
- 替比夫定在病毒性肝炎模型中促进Th1细胞因子产生,并下调PD-L1的表达
- 左旋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有特异抗乙肝病毒的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提示:慢性乙肝患者在替比夫定治疗期间有较高的血清学转换率,提示其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鼠3型肝炎病毒(MHV-3)所诱导的慢性感染模型中,替比夫...
- 武泽光严伟明郭威陈韬邹勇王洪武王晓晶杨潇瑾陆玉蕾宁琴
- 关键词:免疫调节作用PD-L1TH1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中γδT细胞的活化性受体表达
- 2013年
- 目的探讨暴发性肝炎初期疾病急速恶化的机制,探讨在3型鼠肝炎病毒(MHV-3)诱导的小鼠爆发性肝炎模型中,小鼠感染病毒前后γδT细胞其活化受体NKG2D表达情况。方法建立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在不同感染时间点0、24、48 h时对小鼠肝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标记γδT细胞,并标记其NKG2D的表达。结果 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中,γδT表面所表达活化性受体NKG2D表达增高。结论小鼠暴发性肝炎初期,肝脏重要的天然免疫效应细胞γδT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表达增高。
- 杨潇瑾王卫华严伟明吴迪韩梅芳宁琴
- 关键词:暴发性肝炎ΓΔT细胞NKG2D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炎性反应指标与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炎性反应指标与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CHB患者作为CHB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根据肝组织病理学诊断将CHB患者肝组织炎性反应分为G0~G4级,根据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期,分析CHB患者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CHB组血清TBiL、ALT、MCP-1、TGF-β1、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G0~G2级者血清TBiL、ALT、MCP-1、TGF-β1、IL-6水平均低于G3~G4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纤维化分期S0期血清TBiL、ALT、MCP-1、TGF-β1、IL-6水平低于S1~S2期,S1~S2期各项指标均低于S3~S4期。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与MCP-1、TGF-β1、IL-6呈正相关(P<0.05),纤维化分期与MCP-1、TGF-β1、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B患者血清MCP-1、TGF-β1、IL-6水平与CHB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有密切的关系,上述指标均可为CHB病情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 袁颖华杨潇瑾黄建芳庄春芳谢德胜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纤维化